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不愛吃飯是什麼原因?這6點小建議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吃飯

母嬰育兒新知,新手媽媽的貼身育兒手冊

我曾聽一個媽媽說,她兒子有一段時間吃東西讓她很頭疼。

原來孩子一直喜歡吃的東西,從某天開始,就

關於孩子飲食行為發展,我覺得有4點父母必須要了解。

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會變得特別挑食。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這種現象發生的生理原因,是孩子身體生長的速度開始減緩,對食物的需求就會下降。主要表現就是食慾下降。

很多孩子在兩歲以後會越來越有自主性,在吃東西上面,他們也會越來越「不聽話」。

很多孩子會更傾向吃原來已經吃過的、熟悉的東西,尤其是當他們的撫養者不在身邊,或者去不熟悉的地方吃東西的時候。

這是進化中的一種自我保護心理機制。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選擇自己熟悉的東西吃,會避免掉很多危險。

挑食的情況一般會持續一段時間,不同孩子挑食的時間長度不同。

孩子和成人一樣,需要豐富的食物。怎樣鼓勵孩子吃豐富的食物呢?最好的辦法是小量、反覆地給孩子提供某一種新食物。

有一個研究讓從沒吃過豆腐的孩子嘗試吃豆腐。

大概反覆、少量吃上8-15次,孩子會開始主動願意吃豆腐。但是對豆腐的烹飪法有自己的偏好。

那些更多吃甜食的孩子,喜歡甜的豆腐;更多吃清淡味道食物的孩子,喜歡不放調料的豆腐。

孩子的基本口味偏好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如果你希望孩子少吃甜食,平時飲食中需要注意減少食物的甜度。

吃飯時的感受,也對孩子飲食習慣有很大影響。

有些父母總是擔心孩子不好好吃東西,孩子吃飯就變成了一家人的壓力。

有些父母會恐嚇孩子吃,有些父母會強迫孩子吃。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更加反感這種食物——食物和壓力聯繫在了一起。

還有一些父母會嘗試「賄賂」孩子。

有父母會對孩子說:


「你只要吃完蔬菜,我就讓你吃蛋糕。「

這種方法對嗎?

很遺憾,不對。這種方法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吃蔬菜,卻越來越喜歡吃蛋糕。

怎樣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吃得更營養?

這裡有6點小建議。

  • 盡量給孩子提供營養豐富、口味多變的餐食。

如果在小時候,孩子總是吃到甜食,或者垃圾食品,他們會越來越喜歡吃這些東西。

其實這個也比較好理解,成人也很喜歡吃「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小時候味覺會根植到一個人記憶深處。對孩子來說,早期味覺經驗對他們飲食習慣影響很大。

  • 每餐飯定時,每頓飯之間給孩子提供一定量的零食。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只要吃飽了飯就不會吃零食。其實這種認識也可能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兒童的胃比較小,他們很難每頓飯吃到足夠飽,能夠支撐到下一頓飯。加上如果兒童活動量比較大,他們很可能在兩頓飯之間就覺得餓了。

所以可以在兩頓飯之間給孩子提供一些零食,這些零食也能補充孩子的營養。

  • 給孩子吃飯的時候,每一種菜先給他們少量(他們很可能吃了以後,會主動要求再吃一點的量)

如果一次給孩子的食物太多,他們很可能先在情緒上就抵觸。就像有時成人會說:那麼多吃的,我看著就飽了。

如果吃飯已經變成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個壓力事件,孩子心理對食物的負擔會更重。有些孩子可能會一口都不吃。

所以,如果將菜分給孩子,一次不要給太多。

  • 如果想讓孩子嘗試他沒吃過的東西,最好在一餐飯剛開始吃的時候就給他。

剛開始吃飯的時候,孩子還比較餓,更容易接受口味不熟悉的食物。

一次不要給太多,也不要強迫他吃了第一次就會喜歡,可以通過好幾頓飯漸漸習慣。

如果你想讓孩子吃他從沒吃過的東西,最好也能讓孩子看見你是喜歡吃這些食物的。

如果孩子這次拒絕吃,也不用生氣,可以換一頓飯再提供這個食物。孩子對這種食物越熟悉,他會越願意接受。

其實成人飲食習慣形成規律也一樣,你會發現本來不能吃辣椒的人,如果長期在四川、湖南等地生活,他們就會越來越能吃辣的東西。

  • 吃飯時段保持輕鬆愉快,家人最好能在這個時間段進行輕鬆的聊天。

愉快而輕鬆的吃飯環境,會幫助孩子發展出對食物的正面情緒。

正面情緒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接受各種各樣的食物。

  • 千萬別把食物當成某種獎勵。

盡量不要給孩子定理這樣的規矩——你必須要吃完你的飯,才可以吃零食。

這句話在暗示孩子兩點:

第一,不管你餓不餓都必須要吃飯;

第二,零食是正餐的一部分。

吃飯是人類的天性,即便是小孩子,都不會讓自己太餓。

但是健康的飲食習慣需要特別培養。如果不希望孩子未來過度肥胖,或者因為營養不良影響了身高、智力、認知能力等發育,一定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給他們提供一個好的用餐環境。

再提醒一點,盡量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父母也盡量不要看手機。用餐時間往往是一家人重要的團聚時間,建議一家人最好能夠在這個時間聊聊天。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