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腰背痛常見病症康復方案

博主推薦

全國第十九屆針刀醫學新進展培訓班(濟南站)

培訓時間:2019年3月1-9日(星期五報到)

培訓地點: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腰背痛是一組症候群,臨床表現為單純腰痛,腰痛並發下肢痛或腰痛、下肢痛和括約肌癥狀等。據統計,能導致腰背痛症候群的疾病多達158種,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最常見的幾個病種的康復方案。

1

腰肌勞損

急性腰損傷後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長期彎腰勞動,腰椎先天或後天畸形,腰椎骨、關節、韌帶退行性改變易產生慢性腰肌勞損。

(1)典型表現:既往有腰部外傷史,具有職業特點。廣泛腰背痛,一般勞累或遇冷時加重,休息或保溫則減輕。

(2)體格檢查:常見背伸肌緊張,前屈受限較顯著。患部怕涼喜按,輕手法按摩或叩擊腰背部疼痛可減輕。腰大肌外沿多有壓痛,以肋腰點顯著。

(3)X線檢查:常無明顯陽性發現。

2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橫突部位明顯疼痛和壓痛為特點的慢性腰痛。

(1)急性扭傷史:部分患者有急性腰扭傷史,主訴為腰背及臀部疼痛,晨起或彎腰時直起困難,準備活動後可減輕。

(2)壓痛點:第三腰椎橫突有明顯甚至敏銳壓痛點,多數患者可觸及軟組織硬結,此為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特點。

(3)直抬腿試驗:一般陰性,實驗室檢查無特殊改變,X線檢查多無異常。

3

棘上與棘間韌帶損傷

急性棘上韌帶損傷多因驟然使腰椎向前屈曲的暴力所致,多見於彎腰搬取重物或激烈的運動訓練、比賽中。慢性棘上韌帶損傷多由長期反覆的損傷或急性期治療不當所致。

(1)典型表現:有腰部外傷史,腰前屈位疼痛,前屈受限。

(2)局限性壓痛:體格檢查棘突間後正中線處局限性壓痛並可捫及局部的棘上韌帶缺如。

(3)X線檢查:常無明顯陽性發現,棘上、棘間韌帶損傷在局部封閉下拍屈位片,可見椎間隙後部增寬加大。棘間韌帶造影可發現棘間韌帶損傷。

4

臀上皮神經炎

臀上皮神經炎又稱臀上皮神經損傷,是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常因劇烈疼痛而影響運動員的訓練質量。

(1)扭傷史:多數患者有腰部扭傷史、感受風寒史或近期臀部肌內注射史。

(2)典型疼痛範圍:急性患者患側腰臀部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樣痛,體位改變或腹壓增高時疼痛加劇,可以往膕窩乃至下肢放射,但多數不超過膝關節,無小腿麻木癥狀。

(3)典型壓痛區:通常第二腰椎至第三腰椎橫突投影部位有深壓痛。在髂脊中點直下3~4cm處或取髂前上棘和大粗隆連線中點向內3~5cm處可觸及自上而下的痛性條索狀物,質硬,壓痛,可移動,有時伴脹麻或放射痛。

(4)影像學檢查:X線、CT、MRI等檢查有鑒別診斷意義。

5

腰椎關節突關節紊亂症

本病由於腰椎小關節移位引起滑膜嵌頓,產生劇烈腰痛。發病誘因多為腰前屈及旋轉的聯合動作或在不經意的動作中出現。

(1)主要癥狀:腰部、腰骶部疼痛劇烈,患者強迫體位,腰肌板硬。

(2)查體:見骶棘肌痙攣,關節突關節處深壓痛,無神經根性癥狀,腰椎各節段間活動受限,旋腰困難而感覺正常。

(3)X線檢查:除顯示腰椎曲度改變外,無其他異常。

6

腰骶部椎骨發育異常

脊椎骨畸形臨床極為常見,特別是腰骶部較其他部位多,均由發育異常所致。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異常有脊柱隱裂和移行椎(又稱腰椎骶化與骶椎腰化)。

(1)臨床癥狀:多數脊柱隱裂患者無癥狀,少數患者在勞累後感到腰部不適、疼痛。彎腰後迅速將腰伸直時可誘發疼痛。第1骶椎或第5腰椎骨處局部壓痛明顯。

(2)色素和體毛改變:部分在腰骶部可見皮膚色素沉著,叢毛存在。

(3)移行椎:最常見的癥狀為腰痛,腰痛往往在久站、久坐、走長路或勞累後出現或加重,臥床休息後可減輕或消失。

(4)X線檢查:提示椎板未閉合,或伴有遊離棘突。如腰椎骶化X線檢查提示第5腰椎的一側或兩側橫突增生肥大和骶椎融合,或與髂骨形成假關節,而骶椎腰化則呈現第1骶椎與骶骨融合塊分開,其外形類似腰椎,出現6個腰椎。

7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主要表現為下腰部、臀部、腹股溝區以及大腿前外側等部位的疼痛和這些部位皮膚的感覺異常。

壓痛點以L4、L5、S1棘突為主,患者無根性神經疼痛、麻木等癥狀,肌力正常,皮膚感覺、膝腱反射、跟腱反射通常無改變,無下肢病理體征。

國內目前有用MRI檢查發現後纖維環HIZ作為椎間盤源性下腰痛的影像學診斷依據。

8

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扭傷多有明顯急性腰扭傷史,下腰段為好發部位。

(1)腰痛:腰骶部有明顯疼痛點和肌痙攣,伴脊柱側彎以減輕疼痛。有明顯的放射痛的牽涉痛,咳嗽、小便時加重。

(2)體格檢查:有明顯的局限性壓痛點;肌痙攣、僵硬;脊柱側凸畸形,活動受限。

(3)X線檢查:X線平片常無明顯陽性發現。

腰痛怎麼處理?

1

急救

急性腰扭傷、腰部扭挫傷、撞擊傷等需要急救。

(1)支撐:腰部損傷發生後應首先予以適當的支撐,以防摔倒等意外的發生。穩定後調整呼吸,慢慢移動躺下來,觀察生命體征,必要時送醫院急診。

(2)臥床休息:停止訓練、比賽,絕對臥床休息。應仰臥於硬板床上,床上墊一厚被、腰下墊一軟枕,可減輕疼痛和緩解肌痙攣。

(3)冰敷:可以使用冰袋敷在腰部疼痛部位,注意不要凍傷。用冰塊直接對受傷部位皮膚摩擦,效果也很好。

(4)腰圍支持:增加腹內壓,穩定腰骶關節,給腰部的肌肉支撐的外力。

2

預防

(1)避免過度疲勞:不要在某一特定姿勢下訓練過久,訓練一段時間後可適當進行原地活動,特別是腰背部的活動,以消除腰背肌的疲勞。

(2)熱身、牽伸:運動訓練前應進行15~20分鐘的慢跑熱身、5~10分鐘的腰部和下肢牽伸,使腰部肌肉充分動員,富於彈性。

(3)積極正確地進行核心肌力訓練。

(4)適當使用腰圍。

【康復分期】

(1)急性期:發病1周內。

(2)緩解期:發病後1~2周。

(3)恢復期:發病2周後。

【康復方案】

1

急性期康復方案

(1)鎮痛:疼痛甚者若胃腸許可,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如雙氯芬酸50mg,每天2次;或塞來昔布5mg,每天2次,以緩解疼痛。

(2)製動:除治療外,應臥床休息或減少坐位時間,避免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

2

緩解期康復方案

(1)仰臥位普拉提斯牽伸訓練:患者取仰臥位,下肢伸直(或屈髖屈膝),帶動腰部向一側旋轉,上肢保持平直。保持該姿勢10~20秒後回到起始位,再反方向右側完成該動作為一次訓練。每天3組,每組10次。

(2)巴氏球牽伸訓練: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外展90°位置於體側,雙下肢屈髖屈膝置於巴氏球上,身體軀乾及上肢保持不動,雙下肢隨巴氏球向體側運動至最大範圍。維持該姿勢10秒左右回到起始位,再反方向完成該動作為一次訓練。每天3組,每組10次。

(3)麥根斯背伸運動:急性期過後開始進行。以肘部支撐儘力做背伸動作至最大程度或感腰部輕微疼痛。維持5~10秒,放鬆。10個/組,1或2組/次,3次/天。隨著癥狀緩解,可以手掌支撐背伸,維持時間逐漸延長。

(4)背肌牽伸訓練:根據日常生活規律,可安排坐位牽伸訓練和站立位牽伸訓練。

(5)坐位牽伸訓練:患者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雙膝屈曲90°,雙手置於大腿下段。腰部前屈,雙手順小腿下移至踝關節或至腰部感疼痛處。保持該姿勢10秒左右後緩慢回到起始位。雙手後置於腰部,腰部後伸到最大範圍。保持該姿勢10秒左右後回到起始位為一次。每天3組,每組10次。

3

恢復期康復方案

恢復期宜增加松解粘連,恢復脊柱功能的鍛煉。

(1)膝胸臥式訓練。

(2)拱橋訓練。

(3)左右側屈訓練。

4

核心肌力訓練

隨著功能訓練強度增大,可逐漸過渡到核心力量訓練,至少持續3個月,以後適當進行鞏固性訓練。

5

康復要點

(1)恢復腰腹部肌力。腰腹部是穩定脊柱的重要器官,腰痛患者多數有明顯的腰腹肌尤其是核心肌力下降,從而極易造成脊柱的穩定性下降,造成腰痛病複發。由於腰痛病肌力訓練不易掌握而缺乏應有的正確腰腹肌訓練,可造成脊柱的穩定性進一步下降,引起腰痛病的發生或複發。解決對策為遵循科學的訓練原則,加強腰腹肌和核心肌力的訓練。

(2)避免局部和全身過勞。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出現腰痛病癥狀後難以得到及時休息,即使治療後也難以得到有效的休息,被迫過早恢復運動,導致腰背肌疲勞,增加椎間隙壓力,致使腰痛病康復受阻。應從以下六個方面予以調整。

1)運動量的調整。

腰痛病發生後應注意運動量的適當調整,根據病情,減少20%~40%的運動量,有利於腰痛病的康復。

2)間歇性牽伸訓練。

只要是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較大突出或急性期,均可進行臥位、坐位和站立位腰背肌牽伸,能有效減輕腰背肌的疲勞。

3)合理用腰。

在運動中注意腰部代償性活動的應用,如彎腰時採取手支撐,多用屈髖屈膝減少腰部活動,持物時盡量靠近軀乾,減小重物與腰腹部的距離。保持正確的坐姿,並經常更換姿勢以減少肌肉疲勞。

4)糾正錯誤的腰背肌訓練方法。

一定要正確進行腰腹肌訓練。如一般人群不適合背飛訓練,盡量以單飛燕訓練或巴氏球訓練取而代之,訓練仰臥起坐時注意屈髖屈膝,屏蔽髂腰肌的作用等。

5)支持。

腰圍或肌內效貼布有增加脊柱本體感覺和腹內壓的作用,對長時間工作或勞動的患者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6)有氧鍛煉。

鼓勵腰痛病患者積極參加一般的有氧運動,使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性得到訓練,且身體分泌的「類啡肽」物質有助於疼痛的緩解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中華中醫藥學會繼教部

二〇一九年三月-六月針刀培訓計劃如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