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稅延養老試點步入實操 保險公司競逐千億新市場

  稅延養老試點步入實操 保險公司競逐千億新市場

  記者 楊倩雯

  [ 若後續該政策在全國範圍鋪開,可以測算出全國壽險新增保費約3360億元,相比2017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可以提升15.66個百分點。 ]

  隨著稅延養老產品的獲批以及即將隨之而來的出單,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下稱“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即將正式拉開帷幕。

  6月6日,第一財經記者從首批12家獲批稅延養老試點資格保險公司中的太保壽險、平安養老、太平養老等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其申報的稅延養老保險產品已獲銀保監會批準。不過截至發稿,銀保監會還未在官網發布許可證,亦有多家保險公司未就該問題明確回復。

  同時,第一財經獲悉,中國保險資訊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保信”)的稅延養老平台將於6月7日上午開通接口,各家拿到許可證的保險公司可以在其中進行產品配置及用戶注冊。據上述三家保險公司對第一財經回復,其稅延養老產品的預計出單時間也基本集中在7日。

  多款產品匹配不同需求

  根據此前的管理辦法和產品指引,此次試點的稅延養老產品分別為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包括每月結算的B1款產品和每季度結算的B2款產品)以及C類收益浮動型產品。

  第一財經從上述三家保險公司的獲批情況來看,各家保險公司申報的產品均含多種種類,以滿足不同投資風險偏好的客戶需求。但其申報種類不盡相同,太保壽險申報獲批了A、B1、B2、C類全套產品,而平安養老申報獲批了A款、B1款、C款三類,太平養老則僅申報獲批了A、B1兩款產品。

  從多名保險公司高管對本次稅延養老保險產品開發原則的特點歸納來看,安全性、靈活性、保障性、收費合理性是提到頻率最高的。

  安全性方面,銀保監會對收益率、利率演示、投資者適配角度均做了相應規定。

  第一財經從多家保險公司了解到,儘管5月初銀保監會發布的產品開發指引中並未涉及收益率的規定,但銀保監會的視窗指導中,A類收益確定型產品的固定收益率範圍為3.5%~4.025%,B類收益保底型產品的保底收益率範圍為2%~2.5%。

  從第一財經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太保壽險及平安養老的A款的固定收益率及B款的保底收益率均為3.5%及2.5%,太平養老的上述兩項則分別為3.8%及2.5%。

  而C款產品收益率下不保底,上不封頂,因此在管理辦法中,銀保監會規定,參保人年齡大於55周歲的,保險公司不得向其銷售C類產品,並且設定了兩個“50%”的限制,即參保人每次交費(含轉入產品账戶價值)時,購買C類產品不得超過其當次交費的50%;參保人進行產品轉換時,C類產品账戶價值不得超過其全部產品账戶價值的50%。

  “養老金特有的要求,就是穩健和長期。養老金的收益不應單純以高低為標準,而應以穩定、不大起大落為標準。”太平養老產品精算部總經理謝琦表示。

  在利率演示方面,銀保監會的規定也被認為頗為嚴格。“目前僅B類產品可以進行銷售演示,規定利率演示區間是保底利率到4.5%,這是前所未有的。而C款是禁止演示的。”謝琦表示。

  同時,太保壽險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稅延養老保險產品的一大特點是,之前保險產品基本都以保單為部門,但此次要求以账戶為部門,參保人員擁有專屬的與身份證綁定的唯一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账戶,參保人員可以通過這個獨立账戶進行账戶查詢等便捷操作。

  而在靈活性方面,多名保險公司高管認為,一方面是領取期限靈活,例如太保壽險獲批的產品中,就有終身領取或15年、20年、25年長期領取等方式可供選擇。

  另一方面則是轉換靈活。“A款、B1款、B2款、C款四種不同账戶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的設計,可滿足客戶在不同年齡段對不同風險水準養老金積累账戶進行配比調整的需求。”上述太保壽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保障性來說,若被保險人於60周歲前且尚未開始領取養老年金時發生身故或身體全殘,將一次性獲得產品账戶價值,並扣除對應應納稅款,同時提供產品账戶價值5%的額外身故與全殘保障責任。

  此外,在收費方面,相比市場上其他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此次稅延養老產品收費項目少,僅兩項收費(初始費和轉換費)。

  從第一財經了解的情況來看,上述保險公司獲批產品中的初始費用均低於銀保監會規定的上限(A、B類產品收取比例不超過2%,C類產品收取比例不超過1%),例如太平養老A款和B1款初始費用分別為1.5%及1%,太保壽險A款和B1款的初始費用均為1%。在轉換費方面,公司內部各產品之間的轉換基本都無需費用,外部產品轉換則以第一年到第四年從3%到0%之間過渡。業內人士分析稱,今後比較稅延養老產品的時候,不能只看收益率,要從收益率及初始費、產品轉換費、服務能力等綜合來看。

  爭搶“第三支柱”大蛋糕

  稅延養老被認為是激活我國養老體系中“第三支柱”的重要政策,也是一塊“大蛋糕”。

  根據國泰君安此前預測,新政有望為三個試點地區帶來壽險保費的增長約259億元,相比2017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提升1.21個百分點。若後續該政策在全國範圍鋪開,可以測算出全國壽險新增保費約3360億元,相比2017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可以提升15.66個百分點。

  在此政策紅利和市場前景下,各家保險公司也將在接下來的正面競爭中開始使出“渾身解數”。

  除了推出稅延養老產品外,不少試點保險公司表示,將結合健康管理產品提供特色服務,並以移動互聯網、人臉識別等科技手段提升客戶體驗。

  事實上,保險公司未來的競爭對手不僅僅來自於行業內部,也將來自於更廣泛的資管領域。

  4月發布的試點通知中明確表示,試點結束後,根據試點情況,結合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制度建設的有關情況,有序擴大參與的金融機構和產品範圍,將公募基金等產品納入個人商業養老账戶投資範圍,相應將中登公司平台作為資訊平台,與中保信平台同步運行。

  “這一年算是給保險業一個‘護城河’時期,之後將面臨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挑戰,不可謂不嚴峻,我們需要盡快‘修煉內功’。”一名此次參與試點的大型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表示。

  東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美國個人退休账戶持有資產7.85兆美元,其中近47%由共同基金管理,40%由證券公司管理 ,銀行與壽險公司持有份額分別為7%、5%。

  據了解,3月2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並實施《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業內普遍認為這將有利於發揮公募基金專業理財在居民養老中的作用,而首批養老目標基金也於4月11日正式開始申報。據媒體統計,截至上月末,已有逾50隻養老目標基金靜待證監會的批準,涉及超過20家公募基金公司。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