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詩經裡的這首詩不能讀,要唱出來才好聽

《國風·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詞句注釋

⑴采采:采而又采。芣(fú)苢(yǐ ):野生植物名,可食。一說即車前子,其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有明顯的利尿作用,並且其穗狀花序結籽特別多,可能與當時的多子信仰有關。

⑵薄言:發語詞,無義。這裡主要起補充音節的作用。

⑶有:取得。

⑷掇(duō):拾取,伸長了手去采。

⑸捋(luō):順著莖滑動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一手提著衣襟兜著。

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帶上,再把東西往衣裡面塞裹。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來。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來。一打開這首詞,整個人便不自覺變得歡愉起來。那是屬於農村特有的場景,帶著自然的芬芳。

看到這首詞相信無論誰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觸,感覺似曾相識。不是因為她們采的車前子而是她們采車前子的場景。猶記小時候恰是如今的十月家裡便會收拾空地我們稱“盤場”收拾各類豆子穀物,我們小孩子便去采各種野藥材。氣象算不上熱,還可以說是帶點冷,但因為那一份忙碌而變都格外溫暖。帶著對蒼天的感激,懷著收獲的欣喜。

以前多戰亂,且農業技術沒有如今這般先進,所以農民生活匱乏。正如唐李紳《憫農》所寫“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從春天耕種到秋天割收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然而除卻天災和賦稅後,農民所剩只剩百分之幾。

農民多食不果腹,野菜便滿足了農民對美味的追求,既可以填飽肚子又鮮嫩美味。當春天來臨萬物復甦,車前子也便長了出來。這便是突然而來卻盼望已久的欣喜。它們都是上天對農民的恩賜,是自然的饋贈。紅紅的小果子一串串掛在灌木之上,誘人采摘,所以自然而然帶動起了一種歡樂的氣氛。

當車前子一串串掛上枝頭後,婦女們便結伴去川原上采摘。一邊唱一邊唱采呀采,以表達她們對自然的感恩。而農人穿的衣服也定不會是寬袖拖地的,而會是那種粗布帶布巾的。把腰間的布巾往上一翻把一角塞進腰間便成了一個大兜,一手提住兜的一角防止車前子撒掉,一手便從根部把車前子順著莖一把捋下來放進用布巾翻成的兜內。

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袺之,薄言擷之,是全詩裡的唯一變動。但也恰是這幾個字繪出了全詩的主旨。六個動作寫出了農民采摘車前子的熟練,卻也飄著一絲絲諷刺與無奈。

清代學者張郝懿解讀芣苢說“野人亦煮啖之”。芣苢本為藥材,有助懷孕,而他的話卻也恰映射出了作為農民一定程度的心酸。當官的大魚大肉而農民卻因為上天所賜的一份野菜而欣喜感激,甚至因為長期采摘連動作都那麽一致。采、有、掇、捋、袺、擷。從看到車前子到抓住它,從根部把它捋下來,一系列動作雖明媚卻也夾雜無奈。

車前子呀采呀采相當於如今的民歌,如青海我們在砌牆或抬東西時會唱,哼哈一二一,哼哈一二一,喝酒時會唱響應花兒如水紅花令,牡丹令,行酒令,可以活躍氣氛,減輕勞累度。也可防止枯燥。

她們唱的這歌也無形中更增添了一份歡愉。一個個女子在明媚的陽光下,走在鄉間陌上,伴著微風,采下一把把車前子。動作整齊而熟練,歌聲嘹亮,響徹四面清風。或許此時恰好可算一次在勞累時間中的放鬆,也有一份對未來的期待,紅紅車前子,細細的情絲。

記得新版還珠格格中,最後一個場景。乾隆乘車去雲南看小燕子們。在到達一片茶田後看到一個個女子戴著頭巾在采摘茶葉,而小燕子的孩子們在用黃梅調唱成語。恰如本首詩,明媚而溫暖是世間少有的風景,渾然天成卻賞心悅目。

采采芣苢……重章疊唱中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恍如帶人穿梭回了先秦到了春秋,空氣之中猶有泥土的芬芳,而一個個婦女在勞作完田間活動後便乘夕陽未落采下一布巾芣苢,她們唱著采采芣苢也期待著明天。

作者:汐蕪,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