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便秘護理須知


泉州鯉城博仕肛腸

大魚號

1分鐘前

首先明確兒童便秘的臨床定義:可以概括為大便次數減少(每周少於3次),並存在著排便的困難,大便性狀的乾硬,分析如上,家長們可以分析情況看看孩子是不是存在便秘。

或者還不清楚,可以簡單按照下圖對號入座:

兒童便秘,大多是功能性便秘(90%以上),器質性很少,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飲食因素多見)導致患兒排便不順暢,使得糞便在大腸內淤滯,同時每周排便次數減少,引發兒童不適感,且長期便秘可嚴重影響患兒及家庭的生活品質,甚至患兒的生長髮育。

正常兒童的排便次數根據年齡段不同而有所不同,出生後第1周內約4次/日,以後隨年齡增長而下降,4歲以上時排便次數類似於成人(見表1)。

兒童便秘的原因包括挑食、飲食習慣異常、食物過敏、遺傳因素、排便訓練及餵養不當、精神心理因素如就學壓力等,上述原因導致糞便在結腸和直腸內瀦留、存積,水分被過多吸收,糞便變粗、變硬,排出困難,導致患兒害怕排便,從而進一步加重糞便瀦留,形成惡性循環,部分患兒還會繼發大便失禁,嚴重影響生活、學習品質。

除了大便乾結、排便費力、大便次數減少外,兒童便秘還可以有腹脹、排便不順暢,始終殘留和以及腹部不適存在下墜感等。還有些兒童可有反酸、胃燒心、上腹脹、早飽感、厭食、噁心和嘔吐胃部癥狀。經過專業醫生的檢查,查體,也比較容易診斷明確兒童功能性便秘。

而對於治療便秘,其目的不僅僅是通便和清除結直腸內糞塊,最重要的是去除引發便秘的病因,改善飲食習慣和膳食纖維食物攝入,恢復正常胃腸蠕動功能,改善糞便性狀,解決便秘。

首先需要去除結直腸內聚積的糞便,對有糞便明顯堆積於結腸的患兒,可行清潔灌腸,以解除腸道堵塞、快速緩解便秘不適癥狀,之後可以再選用滲透性藥物(如乳果糖),保持排便通暢。建議應用開塞露,可潤滑腸壁,軟化大便,馬上排出腸腔糞便,尤其針對於便秘引發腹痛、腹脹等急性期癥狀,但不主張長期反覆使用,容易耐葯和依賴性。對於兒童,應避免使用肥皂液(包括鹼性液體)灌腸。

具體說兒童便秘的臨床治療,主要包括基礎治療、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基礎治療以家庭教育、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改變為主。要足量飲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和果汁)、均衡膳食纖維(小嬰兒鼓勵母乳餵養,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主要為粗糧成分)、適當運動、合理如廁訓練(4歲以上兒童,每天每次餐後如廁5~10 min)。如基礎治療2周無效,即開始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首選口服滲透性瀉藥(乳果糖),持續3~6天,以便於盡早恢復排便規律性、舒適性排便習慣。通便治療結束後,即開始維持治療,防止糞便再次蓄積。維持治療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和行為療法,而對於治療困難、年較大(6歲以上)患兒可主動配合兒童,還可輔以行為心理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鼓勵患兒積極排便,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和進行排便習慣訓練。增加運動量,持患兒愉快精神狀態,力形成定時排便生物鐘。可持續2個月。維持治療階段的藥物可選用滲透性瀉藥,如乳果糖適用於所有年齡。

重點說行為治療:

尤其對於維持治療後期,養成正常規律的排便習慣,進而減少便秘有明確效果。

鼓勵孩子在餐後30分鐘之內坐馬桶(例如,每天2-3次,每次5-10分鐘),每天堅持。

設計獎勵計劃來鼓勵孩子的努力,孩子坐在馬桶上就可以得到獎賞,並不一定非要排便。學齡前孩子的獎勵可以是糖果或者巧克力,坐在馬桶上時讀書給孩子聽故事或聽歌。學齡兒童的獎勵可以是一起閱讀,只有坐在馬桶上才能玩的遊戲書或者電子遊戲。

還有就是益生菌,對於益生菌治療功能性便秘可能是有益的,但沒有明確的文獻臨床試驗證明。藥物治療如連續2個月有效,才可考慮減量,不能突然停用。減量維持可長達數月,以觀察糞便的鬆軟度和排便次數的變化,直至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