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融鈺集團遭遇山寨央企 此前僅接觸1個月便簽合作協定

  8月5日晚,被質疑與“山寨央企”合作的融鈺集團發公告稱,擬合作方中核國財身份並非國資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部門,公司將終止與其合作。而在最初披露的合作公告中,融鈺集團屢次強調“央民合作”等關鍵詞。

  “山寨央企”事件曝光前,融鈺集團大股東曾一度突破平倉線。7月31日,融鈺集團承認中核國財是“山寨央企”之後,公司股價跌至近3年最低。

  8月3日,新京報記者就與“山寨央企”中核國財合作一事,撥打了融鈺集團年報中披露的董秘辦聯繫電話,但接聽電話的人員告訴記者,該電話無法聯繫到董秘辦,也拒絕提供相關電話。多次溝通之後,該工作人員表示可以轉達記者的採訪內容。截至8月5日,記者未得到融鈺集團回復。

  “山寨央企”事件中,雙方僅接觸1個月便簽署了戰略協定,而在此之前,融鈺集團剛剛終止一次重大資產重組。融鈺集團自去年以來收並購事項不斷,連續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失敗。

  公開合作細節,與“山寨央企”接觸1月便簽協定

  6月11日,34歲的融鈺集團董事長尹巨集偉帶著公司總經理江平、投資部總經理任麗如與中核國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國財)總裁饒驊、總裁助理楊晶接觸,探討合作事宜。

  融鈺集團作為A股的上市公司,旗下業務覆蓋交通設施、開關、電表、汽車、全管道數字化零售管理解決方案、征信大數據、保理業務等。中核國財戴著“中核”的帽子,但公司今年5月才在香港注冊。

  彼時的融鈺集團,剛剛經歷一次重組失利。在和中核國財接觸20天后,即6月30日,融鈺集團投資部總經理任麗如就與中核國財總裁助理楊晶進一步洽談,確定了成立50億-100億元規模並購基金的計劃,還對擬合作的馬來西亞惠民工程項目進行探討。

  7月10日,融鈺集團與中核國財的《戰略合作協定》內容完成定稿,雙方溝通蓋章事項安排。第二天,融鈺集團董事會通過了與中核國財簽署戰略合作協定的議案,當天下午,公開披露這次合作。

  1個月內商定的戰略合作,涉及的內容卻不少,包括雙方擬在相關項目的電氣設備領域及產業鏈延伸領域展開合作;三年內擬共同打造50億-100億元的基金投資平台;融鈺集團計劃向中核國財或者中核國財的關聯公司增資入股等。

  在當時披露的公告中,融鈺集團不斷強調合作對象中核國財的“央企”屬性,並稱“融鈺集團為國務院國資委下屬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資中核集團)的合格供應商”“國資中核集團是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乾企業”“資本合作,打造央民合作新平台”。

  7月12日,合作公告披露的第二天,融鈺集團股票漲停,當日漲幅9.93%,總市值從33.85億元增加至37.21億元。

  深交所兩發函,公司稱“央民合作”非身份確認

  在雙方快速的戰略合作中,中核國財的身份也迅速被質疑。

  7月13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發關注函,要求融鈺集團用方框圖或者其他有效形式披露中核國財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直至披露到自然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者股東之間達成某種協定或安排的其他機構,並補充披露中核國財從事的業務及最近3年的財務狀況。

  7月17日,有媒體質疑中核國財的“央企”身份,稱其與此前被(國資)中核集團打假的“央企子公司華宇公司”有關聯,國資中核集團也否認中核國財為旗下子公司。

  7月18日,融鈺集團回復關注函稱,中核國財母公司為深圳中核集團有限公司,但無法確認中核國財的產權及控制關係,也無法確認其是否與央企存在關聯關係。

  本來說好的“央民合作”,在回復中卻變成“無法確認其是否與央企存在關聯關係”。7月23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再次發函,要求融鈺集團核實並披露公司與國資中核集團及其旗下公司發生的交易的詳細情況,並說明公司及相關董監高在與中核國財擬定《戰略合作協定》時,強調國資中核集團的合格供應商並對國資中核集團做詳細介紹的目的、原因及合理性。

  7月31日,融鈺集團對深交所的回復終於證實,中核國財為“山寨央企”。融鈺集團在回復函中稱,7月20日收到國資中核集團發來的聲明,中核國財與國資企業深圳中核集團有限公司、國資中核集團均不存在產權及控制關係。

  根據融鈺集團披露的股權關係,中核國財由“深圳中核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權,後者由中核國財建工集團持有100%股權。而中核國財又持有中核國財建工集團100%股權。這意味著,中核國財及相關公司不僅與國資中核集團無關,還存在循環持股的情況。

  融鈺集團稱,在雙方洽談時,中核國財負責洽談業務的人員口頭及非正式書面確認其與國資中核集團旗下相關主體存在關係,“央民合作”是簽署的《戰略合作協定》中雙方協商確定的內容。

  這裡所說的“央民合作”,被融鈺集團解釋為“實為資源對接並非身份確認”,“是指中核國財基於公司開關產品在大型企業實現的銷售業績及具有的中國核工業集團合格供應商資質,擬為我公司對接央企項目資源。”

  今年來發起20起並購,有3起終止實施

  融鈺集團遭遇“山寨央企”之前,剛剛終止一次重大資產重組。

  今年2月,融鈺集團宣布計劃通過發行股份與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安徽黃埔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黃埔股份”)66%股權。6月1日,融鈺集團突然公告稱,雙方無法就標的資產的交易方式等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決定終止資產重組。

  這不是融鈺集團今年首個終止收並購案例。choice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融鈺集團發布的並購事件共涉及20起,除黃埔股份外,公司對乾康(上海)、長沙財中部分股權的收購,分別在7月和6月停止實施。

  回溯到2017年,融鈺集團曾計劃9.75億元收購廣州駿伯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這次交易也被市場質疑是駿伯網絡試圖借殼,最終去年9月,融鈺集團宣布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

  大規模擴張之下,融鈺集團有較多的新增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根據融鈺集團2017年年報,報告期內,子公司融鈺創新虧損220.5萬元,融鈺華通2017年虧損98.8萬元,子公司承德融鈺虧損220.7萬元;此外,主做汽車及配件等銷售的子公司寧波融鈺博勝汽車2017年虧損12.77萬元,主做技術推廣服務的子公司北京陸陸捌科技虧損20.6萬元。

  上述虧損子公司中,寧波融鈺博勝汽車、承德融鈺、北京陸陸捌科技均是在2017年收購或設立。2018年3月,承德融鈺因未開展實質性業務,且受行業監管政策影響,最終被注銷。

  頻繁的擴張背後,融鈺集團在2016年、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321萬元、1.67億元。公司負債率由2016年底的7.77%變為2017年底的27.29%。

  股價不足擬轉讓價的1/4,大股東“賣股”遇挫

  在擴張的背後,融鈺集團的股價每況愈下。2018年5月7日,融鈺集團收到了第一大股東匯垠日豐的告知函,稱因公司股價下跌,匯垠日豐持有的公司股票已經突破平倉線。

  資料顯示,融鈺集團5月7日的收盤價為8.43元/股,當日跌幅-10.03%,總市值為70.81億元。匯垠日豐持有融鈺集團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3.81%。

  面對平倉風險,融鈺集團當時稱,匯垠日豐正與各合夥人保持密切溝通,在積極采取籌措資金、追加增強信託資金等相關措施防範平倉風險。

  事實上,融鈺集團的大股東此前就已經計劃轉讓手中股票。2017年12月,匯垠日豐分別與上海誠易、安吉興鋒簽署了《股份轉讓協定》,匯垠日豐擬以每股16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公司15%的股權轉讓給上海誠易,5.81%轉讓給安吉興鋒。

  7月27日,融鈺集團披露進展稱,因2018年上半年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融鈺集團股價發生了大幅波動,安吉興鋒需要重新履行股份轉讓事宜的內部審批流程。匯垠日豐與安吉興鋒約定,在8月17日前商定事項另行簽署補充協定。

  同樣,匯垠日豐與上海誠易的股權轉讓,也有所延期,目前股權轉讓交易尚未完成。

  數據顯示,自融鈺集團承認合作方中核國財與國資中核集團無關後,公司股價大幅下跌。截至8月3日收盤,公司股價報3.63元/股,不足匯垠日豐計劃16元/股轉讓價格的四分之一。

  新京報記者 李雲琦 [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