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茶的姑媽是神經病

本文全是劇透。算了,不劇透你也不會想去看。

如果不是在家加班無聊,我是斷不會國慶節跑去看《李茶的姑媽》。

開心麻花的作品也算看過不少,《夏洛特煩惱》和《驢得水》我都很喜歡。可最近兩年,不知是因為上市壓力大了還是要給新人機會,開心麻花的作品越來越像流水線生產,品質每況愈下。

先看看他們最近兩年電影的豆瓣評分吧,基本上是一路下跌:

如果說前面兩部還有清晰的故事邏輯可循,那到了這部《李茶的姑媽》,就只能用胡鬧坍台來形容了。

電影裡每個人都像神經病一樣24小時精力旺盛,沒有情緒起伏,也沒有起承轉合。每個場景都極盡瘋癲之能事,為了熱鬧而熱鬧,完全不顧劇情的合理性。

就說影片一開始的設定,把一堆人拉到一個島上並不稀奇,很多故事都這麼講過。娛樂如經典電影《上帝也瘋狂》,現實魔幻如前段時間黃渤的《一出好戲》,懸疑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

背景設定可以類似,講故事的技巧卻能不同。

島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封閉場所,這裡面有許多特質可以挖掘,比如與外界資訊的隔離,固定人數的成員等等。既然背景設定在這裡,那麼起碼就該讓觀眾看到它對劇情發展的推動作用。

至少為什麼要讓黃滄海假扮姑媽來矇混過關,你給個合理解釋呢?

我看島上那麼多女僕,長得也不差,這都比你找個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強啊。你要說為了笑果必須如此,可再荒誕基本邏輯也要講吧,否則還要啥劇本呢?想到哪兒拍哪兒,下一秒讓大家坐火箭去月球辦婚禮得了。

最讓我不解的是,明明黃滄海這個男扮女裝都這麼明顯了,周圍人居然沒一個覺得可疑。單憑這高八度的聲音我就分分鐘齣戲,導演好歹給他弄個變聲器呢?

要說話劇和電影,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

話劇注重的是情緒它通過演員的臨場表演來調動觀眾的情緒起伏,在嬉笑怒罵之間完成敘事,因此話劇演員的表演功底都很強。

而電影注重的是情節。它通過編劇,導演,剪輯的技巧來完成敘事,用不同的鏡頭語言排列組合來演繹故事,演員的表演是為了推動劇情而服務。

一個重演員輕劇本,一個重劇本輕演員。

把話劇改編成電影,最關鍵也是最難的地方就是編劇。一旦沒弄好,就會讓電影呈現十足的話劇感,演員表現用力過猛,劇情敘事羸弱不堪。

什麼叫用力過猛呢?

就是好好一句台詞,非要聲嘶力竭地吼出來,張牙舞爪地做出來才行。在劇院裡可以這樣,因為舞台有限,想要在兩個小時裡持續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必須不斷施加情緒刺激。

可你這套放在電影裡就是神經病了。電影的場景遠比話劇豐富地多,立體地多,它不需要過度依賴演員的語言肢體動作,而是更依賴導演對整體情節的調度和把控。

而說到演員,這部片子裡的角色全都臉譜化嚴重,膚淺不堪。

影片中的男人,上到大渣集團老總下到跟班小助理,全都為了錢權不擇手段。在開心麻花以往的作品裡,有錢人基本上都是這種唯利是圖的勢利眼形象,這種用爛了的設定從始至終沒變過。

而女人呢?全都是男人權錢交易的犧牲品。無論是這個富可敵國的姑媽,還是大渣集團老總的那兩個女兒,她們都是男人獲取利益的手段,是可以交易的籌碼。沒有一個男人真正把她們當「人」來看待。

拜託這都快2019年了,還有人用這麼膚淺的標籤去定義女性,用滿屋子化妝品和N克拉鑽戒來物質化女人,就不怕過幾天那些情感大V 們驚濤駭浪的口誅筆伐嗎?

而這個李茶姑媽的角色更讓人莫名其妙。她在劇中唯一有交集的人就是黃滄海扮演的假姑媽,所以如果把她拿掉也絲毫不影響劇情走向。

我沒看過話劇,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誤解,但直到電影結束我都沒明白這個角色的意義在哪裡。

既然電影叫《李茶的姑媽》,姑媽應該是主角吧。就好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不會一直去講朱麗葉的小姨子,《教父》也不會去說教父家的小舅子。是我錯亂了還是沒看懂,影片名不應該就是主角嗎?

可在電影中,這個姑媽像個外星人一樣神龍見首不見尾。她靜悄悄地來,又靜悄悄地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除了偶爾出來和黃滄海尬聊,剩下的任務就是和他談戀愛。

對了,姑媽應該是父親的姐妹吧?黃滄海不是李茶的哥們嗎?他跟哥們父親的姐妹談戀愛,這操作簡直騷上天了。

最後說說影片的主旨。

據說這是開心麻花作品裡最黃的一部。話劇版動不動就「啪啪啪」,堪比A片現場。這一點,看完電影后半段完全可以想像,這也是我認為這部電影最崩的地方。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影片想要傳遞的主旨。因為基本上後面就是葷段子滿天飛,什麼肩膀拍三下就是啪啪啪,一言不合鑽浴缸,定情信物是偉哥,不滿意還有SM催情大法......這些明裡暗裡的性指示難道就是這部電影的高潮麽?

還是說這部電影的主創們,你們覺得現在的觀眾就喜歡看這種東西?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搞笑就去好好搞笑,你還非得最後弄個價值觀出來強行拔高度。

這就好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前面700字洋洋灑灑,最後突然想起老師說要有中心思想,於是結尾趕緊再補個100字升華一下。

可升華就升華吧,基本邏輯要講啊。前面口口聲聲說金錢買不來快樂和幸福,轉眼間假扮姑媽的黃滄海就帶著美女開著300萬的邁凱倫馳騁在海濱大道上。

我看他們挺快樂的,導演這打臉速度可以慢一點嗎?

本來能夠灑灑雞湯,宣揚一下社會主義正能量。可你結局又這麼搞,這不等於告訴觀眾屌絲還奮鬥個啥呀,找個富婆最實在。

想要深刻一點,最後還是落入俗套。想要啟發思考,最後依然不痛不癢。想要幽默搞笑,最後只能堆砌段子。我不是說開心麻花以後就涼了,但你這麼搞下去,觀眾也不是傻逼啊。

如今《李茶的姑媽》眼看票房就要被國師追上了,第一名也已經拱手讓給《無雙》。你看,觀眾也會用腳來投票的嘛。

總之這真是一次失望的觀影之旅,走出影院的我不禁仰天自問:

我為什麼要看這電影,是加班不夠多還是手機不好玩?

完。

.......... 生氣的分割線 ..........

國慶假期,Boy的商城舉辦大促,

買電影票的錢先留著,

去商城看看再做決定吧,

戳下圖進入,還能領取優惠券噢!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