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童星跨不過的坎,看楊紫就知道了

這個夏天成了分手季。

7月5日,井柏然、倪妮宣布分手;7月31日,闞清子、紀凌塵宣布分手;8月8日,馬思純、歐豪宣布分手;8月13日,才撒了狗糧不久的楊紫、秦俊傑也突然加入分手大軍。

楊紫27歲,12歲以《家有兒女》中的小雪成名,此後十幾年都在盡力抹掉“小雪”的舊印象,演《戰長沙》中的胡湘湘、《青雲志》裡的陸雪琪、《歡樂頌》中的小蚯蚓,試圖讓觀眾意識到,她不再是扎高高馬尾的驕傲女孩,而是形象多變的成熟演員。

楊紫喜歡演戲,起因是看了《還珠格格》,喜歡上小燕子和紫薇,常常在家自導自演,家長覺得玉雪娃娃癡心可愛,就送她去少年宮學表演,五歲開始就在廣告中露臉,直至今日,與大她五歲或小她五歲的同輩們相比,她的演技都算可圈可點,不負多年訓練與喜愛。

但童星長大,都不得不面對一個大坎:形象稚齡化。

楊紫是典型的洋娃娃長相,圓臉圓眼睛,笑起來兩個大酒窩。模樣可愛,演幼女、少女,都招人喜歡,但這樣的容貌特徵,也將她牢牢釘在孩子氣的標簽上,讓成年後的她很難說服觀眾。

而在她的眾多新角色中,最深入人心的還是外表、人設與她更貼近的小蚯蚓。

童星的轉型是難的,相貌特徵的製約之外,觀眾也不肯打破過往的記憶,於是童星們總會遭受更多的苛責。

很多曾紅極一時的明星,想在成年後重返演藝路線,都無比艱難,比如金銘、釋小龍、郝劭文。

依然跌撞前行的,像丹尼爾·雷德克裡夫,難說是否已經找到通向哈利·波特後時代的路線。而艾瑪·沃特森,則乾脆將社會形象放在職業路線之前。

這些年,楊紫盡量接不同性格的角色,為自己拓寬邊界。但無論這些角色,經歷若何、年齡若何,始終不脫面向低齡人群的“偶像”概念,表現得依然是甜與純之類的純潔人性。於是她演得再賣力,在成熟這個切面,展示得照舊十分有限。

這是80後90後整體晚熟的緣故。眾晚熟,愛看少女戲。演員晚熟,在少女形象中久久徘徊。在這種集體氛圍裡,從製片方到宣傳方,對成熟的解讀,都停留在外觀。

有戀愛、求職、生子等段落的影視劇,就是成熟女性戲了嗎?太多故事,不過是在用一個成人的外殼去演繹一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對孤獨的不能承受、對不如意的委屈憤懣,更甚者,對待自己不善的規則的迎合。常常選擇這樣的角色,或多或少,都說明其內核與演員有互相呼應之處。

楊紫雖然是童星,但從小就不夠自信,演《家有兒女》時因為不會演喜劇,第一天就差點崩潰,製片方開會,她趴在門縫上戰戰兢兢地偷聽,生怕自己的演員夢就此斷送。

這樣一個小女孩遭遇打擊,自然不敢質疑選擇標準的膚淺,只能責怪自己:“為什麽不能漂亮一點?”留下對外表過分在意的心結。

青少年時,世界如何向他們打開,他們將會如何定義世界,如何要求自己。從小在劇組長大,娛樂圈那套過分在意外表、且審美單一、潮流化傾向的膚淺規則,很難說對她的人格成熟,帶來見多識廣的益處多,還是誘發自卑的壞處大。

她不算頂美,實在不必去扮演什麽顏值驚人的仙女,離開偶像劇,嘗試小製作小配角,未必不是更好的選擇。演員的外貌,除了標準的美之外,從形象到氣質的異質感是更重要更長久的東西。

楊紫其實是早慧的那類人,早早發現自己的興趣,也勤勤懇懇將技藝練到不錯的水準,但可惜被卡在外界的評價中,在脆弱、討好和委屈裡,進退兩難。

梅麗爾·斯特裡普第一次試鏡,被名導攻擊相貌醜陋,她反唇相譏:“你這麽以貌取人,電影肯定不怎麽樣。”安妮·海瑟薇不算彪悍,也敢拒絕在《悲慘世界》裡染成金發,拒絕迎合大眾的扁平審美。

當你越在意美貌時,越會覺得世界的根本規則就是以貌取人,略有和流行相背的都是巨大缺陷。她曾發微博問如何去掉天生的法令紋,劉濤回復:“天生的氣質,為什麽要去掉呢?”

楊紫對自己的期許依然是演員,微博也常年置頂著她對演員的理解,但以她選擇的角色和時尚資源來看,她還在偶像與演員之間艱難選擇。

曾經“少女感”三個字充斥在每個女明星的通稿裡,如今悄悄地,世間風向又變了。這些未成熟的少女們終究要走出夢幻偶像劇,能否承擔更複雜的角色、能否找到單調審美中的異質感,會是比長大更大的考驗。

童星是特別的,因為他們過早被引誘期許了一個幻夢,於是不得不花費更長的時間面對它的破滅,除非拿出更大的勇氣,把它變成艱辛但踏實的樂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