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老師為職稱而鬧心,是教育之不幸

全文長1500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

來源:“明珠絮語”本文轉載已獲原作者授權。

01

今天上街,遇到了一位退休的老教師,在一起聊了一會兒天,話題難免轉到了教師最關心的職稱上。

我問她退休時是什麽職稱,現在退休金多少。

沒想到,她的臉色馬上就暗了下來。

她說,自己退休時是初級職稱,退休工資比別人少一大截。

我忽然發現,我不小心碰到了她內心最痛的地方。

其實在我的印象裡,那位老師退休前雖然工作談不上多麽出色,但也稱得上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她評不上職稱的原因也許有很多種,但其中至少有一種是太老實。

這年頭,在僧多粥少的評職競爭當中,如果頭腦不活絡一點,真的一輩子都可能評不上。

02

有一位98年參加工作的初中教師,也曾在網上吐槽,稱自己可能乾到退休也還是初級職稱。

他說,自己第一次評職稱時,和別人一起準備材料,忙得昏天黑地,但結果只有個別有關係的評上了,其他大都沒有評上。

那些評上職稱的老師,都是四處活動,找人抄襲資料、找人發表論文、打聽評委。

他比較清高,對這種做法是鄙夷的,不願意為五鬥米折腰,所以第二年乾脆放棄了評職。

沒想到,再往後評職開始有了名額限制,變得更加難評。

雖然他獲得過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論文、公開課獲獎等不少榮譽,但一直都是初級職稱。

雖然他始終在一線教書,也稱得上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但在職稱上一直抬不起頭來,心裡非常痛苦。

03

上面的例子,只是很多中小學教師的縮影。

在學校裡,很多教師之所以評不上職稱,並不是因為工作能力不夠、貢獻不大。

他們或者是不願意低下高貴的頭顱去搞歪門邪道,或者是由於名額所限,使得他們的職稱一直停留在較低層次。

而這樣的現狀,越來越影響老師們的工作情緒。

因為職稱不僅關係到教師的收入,更關係到他們的尊嚴

身為教師,最大的利益無非就是評上職稱,多掙點工資;身為老師,對他們能力最重要的評價標準也無非就是評上高一級職稱,說起來臉上有光。

但由於評職規則的問題,使得很多老師的職稱一輩子都難以晉升,這是讓他們心裡難以接受的。

04

有沒有一個好的法子,讓教師不再受職稱之苦?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現行的公務員職級制度,就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我們知道,以前基層公務員“天花板”現象嚴重,如果在職務上得不到提拔,可能乾一輩子都是個小科員,永遠掙最低的工資。

而公務員職級製,則可以使公務員即使在非長官崗位上,仍然可以按年限自然晉升職級,規則是:

辦事員滿8年晉升科員,科員滿12年晉升副科級,副科級滿15年晉升正科級,正科級滿15年晉升副處級,副處級滿15年晉升正處級。而且,每1個年度考核獲得優秀,任職期限要求就可以縮短半年。

看起來似乎有些漫長,但比起當一輩子科員,顯然有了更明晰的晉升規則,也更有盼頭。

按照上面的規定,基層一位普通公務員就算一輩子沒有當上長官,退休前也能晉升到正科級,如果工作出色,年年考核為優秀,到副處級甚至正處級也有可能。

這樣的作法,完全可以用於教師評職稱,讓職稱按年限自然晉級,業績優秀者可以提前晉升,不失為較為完美的解決方案。

05

毫不誇張地說,現行的教師職稱制度已經弊大於利,嚴重影響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解決職稱問題,一是放開名額限制,誰夠條件誰評;二是參照公務員職級製,按年限正常晉升。

至少,也應該規定教師在退休前可以晉升高一級職稱,不讓教了一輩子書的教師以最低的職稱退休。

因為,不讓教師從初職退休,這是對教師最起碼的尊重。

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制度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讓老師們天天為職稱鬧心,甚至因此把心思都用到教育教學以外的地方去,真的不是教育之幸。

作者:遺君明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