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圳這些“硬核”高科技在央視春晚露臉

2019年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主舞台充滿科技感。

穿行城市間的雲軌雲巴,柔性屏織就的炫彩舞衣,踏歌起舞的仿人機器人……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上,深圳亮出“硬核高科技”表演,驚豔全場。

“目光所及都是舞台。”春晚深圳分會場總導演孫濱介紹,設計上將城市樓宇以燈光秀的形式加入舞台,充滿未來感的主舞台與後方43棟樓宇燈光秀成為一體。演出全程將科技融於藝術,無處不在的科技元素展現出深圳的科技創新力量。

驚豔亮相展示未來之城形象

主持人從比亞迪雲軌車廂中走出。

以天為幕,以地為台,作為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深圳,向全球觀眾展示其改革開放創新的城市氣質。七分鐘的表演時間裡,“硬核”高科技的產品頻頻亮相。

四方樓宇霓虹閃爍,空中列車交錯駛過。2019年除夕夜,深圳市民中心廣場炫光四射,配上光中穿梭的比亞迪雲巴,科技感與未來感“爆棚”。

“我們在新型的雲軌車廂裡,給大家拜年啦!”春晚深圳分會場上,主持人楊帆、龐瑋在自由穿梭的雲軌車廂向觀眾送出祝福。話音剛落,車已到站。二人走出車廂,到達位於市民中心廣場的主舞台。這一別出心裁的驚豔亮相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晚23時37分,柔宇科技董事長、CEO劉自鴻發出了一條朋友圈:“近1000片高清超薄柔性屏,請大家欣賞!”配圖是正在後台準備的柔宇員工與柔性屏織成的舞衣。

不久,全世界都注意到了這些舞衣。在零點鍾聲敲響前幾分鐘上演的歌舞節目《青春暢想》上,30位舞蹈演員身穿柔宇科技量產的全柔性屏特製的“柔衣”閃耀登場,隨著韻律的變動,柔衣上的柔性屏顯現出流光溢彩的絢麗畫面,表演張力十足。

在《青春暢想》裡,與韓雪、關曉彤等明星同樣引人注意的,還有這麽一群人:他們一身白金相間的服裝,踏著節奏變換隊形,動作整齊劃一。

這是優必選公司的6台仿生機器人。他們的舞姿融合了現代舞及popping流行舞,加上臉上顯示屏不時變幻的“小眼神”“小表情”和實時模擬的嘴部動作,著實有幾分“仿人”的感覺。

除此之外,鳳凰造型的撲翼飛行器、演奏樂器的仿生機械臂、花團錦簇的無人機群,都為當晚的演出添上了滿滿的科技范。

“深圳作為青春時尚、科技未來之城的代表,春晚深圳分會場展示了其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城市形象。”春晚深圳分會場科技節目導演傅博表示。

科創企業助力高科技表演

比亞迪雲軌亮相春晚深圳分會場。

舞蹈演員身穿全柔性屏特製的“柔衣”演出。

優比選的仿人機器人在節目中伴舞。

“硬核”高科技表演頻出的背後,是深圳科創企業的大力支持。

在表演開場,為體現深圳“科技未來之城”的新形象,導演組希望有一個象徵“未來”的交通工具作取景元素,比亞迪的雲軌雲巴恰好符合這一想法。

據介紹,雲軌雲巴系統運能為6000人/小時,最小發車間隔可實現60秒,具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特點。憑借噪音小、車型微的優勢,雲巴可實現穿樓而過,將一個區域的住宅樓、學校、超市串聯起來。

“這是比亞迪針對當下的城市擁堵問題,經過多年的自主創新研發,先後推出的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產品。”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說。雲巴還搭載了無人駕駛、智能調配等數十項“黑科技”。

隨樂變換顯示的“柔衣”,同樣傾注了柔宇研發人員的心血。這些“柔衣”由32塊大小約8英寸的柔性屏組成,每片柔性屏集成了超過2000萬個柔性超精密器件,數百萬個柔性集成電路單元,近百種微納米薄膜材料。

為確保演員們穿上後可以做快節奏的舞蹈動作,所有螢幕的總重量僅相當於半瓶普通裝礦泉水。

“舞蹈演員把它穿在身上,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我們希望用科技加持藝術。”柔宇科技集團品牌總監孟志贇說。據介紹,每套“柔衣”上的多塊螢幕均可通過手機APP遠程無線控制影片、畫面切換,提高了舞台的視覺衝擊力。

這已是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第三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在2016年,優必選的540台Alpha機器人就曾為歌手孫楠伴舞。2018年,優必選為春晚定製了24台機器狗在開場舞中“賣萌耍寶”。

今年伴舞的機器人,是優必選的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新一代。這些機器人身高1.45米,有36個高性能伺服關節以及力覺反饋系統,同時加裝了基於多攝影頭協同的定位解決方案,擁有視覺、聽覺、空間知覺等全方位的感知。

深圳加速邁向全球創新之都

比亞迪雲軌。

柔宇科技發售全球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

優必選機器人。

當晚的演出,最大特色是“城市就是舞台”。導演組通過編排,將舞台前方的階梯和廣場,及後方的高樓大廈納入展演範圍。通過將整個城市打造為舞台,更加生動地展示了深圳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之城的獨特魅力。

同樣以深圳為舞台,科技創新力量正蓬勃發展。

2019年深圳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深圳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全社會研發投入超1000億元;科技人才加快集聚,全年新引進人才28.5萬名;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國內有效發明專利11.8萬件,增長10%。

2012年,劉自鴻在深圳創立柔宇科技,至2018年,公司已建成全球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滿產規模超過每年5000萬片。

“深圳這個城市充滿活力,更多元化、更具包容性,不同的文化會產生很多的火花,而這些往往是創新的來源。”劉自鴻對深圳的創新基礎深有體會。

深厚的創新基礎,孕育出高水準的科創力量,比亞迪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柔宇科技製造了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優必選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創企……

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預計新增3000家以上,總量超過1.4萬,居廣東首位。國內有效發明專利獲中國專利金獎4項、國家科技獎16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

“深圳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必將以改革開放、創新驅動而強。”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表示,深圳將扎實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金融支持的全鏈條創新,把深圳這座城市的創新基因再強化、再鞏固、再提升,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之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