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陀山法師閉關15年圓滿出關 來說說那些年你對閉關的誤解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道慈法師

前往普陀山慧濟禪寺

等候恭迎演昌法師

這是演昌法師

來到普陀山的第15個年頭

從2003年2月23日

到2018年4月23日

他在慧濟禪寺已經

閉關潛修了15年2個月之久

道慈法師特前來恭迎

並為出關儀式拈香主法、宣說法語

他對演昌法師的精進修行讚歎不已

看著演昌法師所在的關房

樸素到可稱得上簡陋

禪風君不禁想起日前網友

在禪風網公眾號下的留言

當身處喧囂鬧市裡的人們屢屢

陷入“被拋棄”的焦慮中時

在“海天佛國”的方寸太空裡

有人在閉關潛修

那不是遠離紅塵的逍遙度日

而是夜以繼日的精進修行

是積極努力地斷惡修善

是堅持追尋真理和智慧

什麽是佛教的閉關修行?

“閉關”到底能帶來什麽?

今天,禪風君帶大家一起探尋

佛門閉關的那些事

那些年你對閉關的誤解

其實,對大眾而言

“閉關”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

反而會讓人有無限的遐想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

“閉關”廣泛流行於各類

武俠小說和奇幻影視劇中

閉關苦修16年練成絕世武功

還順帶養了一隻霸氣的寵物雕兄

中昆侖墟之主墨淵上神

為拯救蒼生而魂飛魄散

也同樣要靠閉關恢復元神

或許都來自於影視劇對

達摩祖師閉關修行的改編

在一系列有關少林寺的影視作品中

往往都有閉關練功的橋段

在武俠和玄幻的世界裡

“閉關”似乎是件很厲害的事

那佛教的閉關到底是什麽樣的呢?

不破參,不住山;

不開悟,不閉關。

這是什麽意思呢?

對僧人而言閉關這件事

並不是想閉就能閉的

必須等開悟後才有資格

閉關是一種修行方法

佛門修行中有定時、定期的功課

如現代寺院常見的“打禪七”

專心修持,克期取證

這種修行需要一定的基礎

且時間相對較長

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修行中

出家人閉關時或學經

或專修某一法門

斷絕世間一切事務往來

安住在僻靜的關房內

生活上的飲食、醫藥等事務

一應交給關房外護持的人

有的專門念佛,閉淨土關

有的誦《華嚴經》,閉華嚴關

有一種閉關名為“閉生死關”

修行人發大誓願

願於一生中了脫生死

所以人生最後的幾年光陰

選擇在閉關中度過

直到自己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關

如果沒有把握,便誓不出關

不僅因為這十分考驗禪定功夫

也因為成就精進學道的因緣難得

所以,佛門的閉關修行

與“江湖上”流傳的閉關不同

這種獨自一人密集的修行

是讓人觀照內心、參悟佛理

閉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熟悉佛教歷史的人或許了解

歷史上有許多高僧大德

都是“閉關愛好者”

印光大師

1897年到1990年第一期三年閉關

1990年到1993年繼續閉關三年

印光法師專修念佛,閉淨土關

在與弘一大師的書信往來中

印光法師曾談到閉關:

關中用工,當以專精不二為主。

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

廣欽法師

受比丘戒後入泉州清源山潛修

找了一個寬五六尺的山洞

在洞中坐禪念佛持續十多年

有一次廣欽法師禪坐入定

被樵夫發現狀態安然卻不吃也不動

便去告知承天禪寺的法師

眾人都不知其是生是死

於是請弘一大師來鑒定

弘一大師知道這是入定了

便敲磬引廣欽法師出定

弘一大師讚歎:

像這樣甚深的禪定

在古來大德也是非常難得稀有

可見閉關對僧人的修行功夫

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

發展到現代

同樣會有法師長期閉關修行

不過面臨的環境和考驗

與從前卻是不同了

2010年11月

柏林禪寺方丈明海法師

赴五台山聖寶山閉關

歷時整整兩年

圓滿出關時

淨慧長老語重心長地說:

“大和尚閉關,

是以身作則,將身垂范。”

而閉關中的明海法師

卻是在讓自己“降伏其心”

明海法師在分享閉關體會時

談到資訊泛濫的問題

資訊大爆炸給許多人帶來困擾

這與古時候有很大不同

因為手機、網絡的普及

閉關中的明海法師依然

能接收到柏林禪寺的消息

當得知護關法師不會發簡訊時

明海法師卻很讚歎、很羨慕

“在我們還沒有禪定力的情況下,

這些資訊令心散亂,

還有很多資訊傷害我們的信仰。”

對於一個閉關中的師父尚且如此

更遑論喧囂塵世中的人們

在閉關時

明海法師也思考這些事情的危害

尤其是對修行者信心的傷害

或許我們都能發現

關房裡的悠悠歲月

其實都是十分珍貴的

即使身處一個繁花似錦的世界

有人還是常常感歎虛度年華

而在關房這一方陋室中

卻沒有僧人會浪費一刻修行時光

這樣的閉關修行

是否如你所想呢?

歡迎大家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文章由禪風網整理 轉載請聯繫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