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的舌苔變「地圖」?快用這幾種方法照顧「地圖舌」寶寶


今天有一位約診的孩子爸爸,發送過來的資料非常詳細,包括所有的檢查和舌苔照片。他還專門和我說:「黃博士,我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孩子看舌苔。兒子現在有地圖舌,總是不好,看著他的舌頭我都心疼。」

原來約診的大多是媽媽,最近遇到了好幾位寶寶爸爸來約診,他們照顧孩子日常起居也是無微不至。感覺很欣慰,看來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詐屍式育兒,希望這樣溫暖的寶爸更多一些。

說回我們的正題,經常觀察孩子的舌苔是很好的習慣。那麼這位寶爸說的地圖舌是什麼呢?相信有不少父母都不陌生。

有時候會看到孩子舌頭上有一塊塊形狀不同、大小各異的紅色區域,

整個舌頭看起來就好像地圖一樣。這種情況被形象地稱為「地圖舌」。

可是,好端端的,為啥孩子會出現地圖舌?爸爸媽媽看著不知道有多擔心。

清代章虛谷在其《傷寒論本旨?辨舌苔》指出: 「舌苔由胃中生氣所現,而胃氣由心脾發生,故無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氣,如地上之微草也。」

這段話大概的意思是說,我們舌頭上那一層薄薄的舌苔,就好像地面上的小草一樣。它由胃氣所生,是胃氣的一種體現。

中醫認為舌為脾之外候,苔為胃氣所上,所以,地圖舌和身體脾臟的功能關係密切。脾胃濕熱、脾胃氣虛、脾胃陰虛、氣虛血瘀等都可能導致孩子形成地圖舌。

而孩子生長髮育迅速,對營養物質的要求比較多,但脾胃又比較嬌弱,不小心吃多了就很容易影響脾胃的運化,再加其他疾病影響,更容易加重脾胃損傷,使舌苔剝脫,從而形成地圖舌。

那麼,如果孩子出現地圖舌,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情?

1.處理舌苔

要保持孩子口腔清潔衛生,每天早晨可用軟毛牙刷從舌頭表面向外輕輕洗刷1- 2次,將剝落的上皮清除乾淨。

2.消除感染源、避免刺激

口腔內的某些細菌也可誘發地圖舌。因此,要仔細檢查孩子的口腔以及頰黏膜是否發生感染,一經發現要及時加以治療。同時避免可能誘發本病的刺激性因素,如某些抗生素、藥物等。

3.科學餵養,保護脾胃

既然脾胃損傷是最主要的原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要注意科學餵養,盡量減少對孩子脾胃的傷害。同時也要防止孩子偏食、挑食、以免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和營養缺乏。

平時多給孩子吃一些健脾益氣的食品,比如薏米、山藥、扁豆、蓮子、大棗等,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和胃。

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一方面孩子食用方便,不增加消化負擔,另一方面粥可以溫養脾胃,健脾益氣。

同時注意不要給孩子吃辛辣刺激、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零食,不吃膨化食品,不吃冷飲冰凍的食品。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如果孩子出現了地圖舌,一定要注意幫助他保持口腔清潔,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同時保持充分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同時,父母要多帶孩子去參加戶外活動,接觸新鮮空氣與陽光,增強體質。

5.推拿按摩

推拿治療的效果比較好。一般建議每天給給孩子捏脊、摩腹,按摩足三裡、三陰交、中脘等穴位。推拿的頻率一般要在每分鐘100 次,每個穴位20分鐘,推拿的時候要柔和、有力、深透。如果父母不會,建議去專業的小兒推拿館進行推拿按摩。

舌苔是寶寶身體健康的「晴雨表」,建議爸爸媽媽多多留心觀察,精心照顧好自己的小寶貝!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