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泰副總裁黃華正式告別證券業 下一主攻地平安銀行

  中泰副總裁黃華正式告別打拚24年證券業!下一主攻地平安銀行,重點是,平安私行將有變陣新打法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中泰證券副總裁黃華將在近期加入平安銀行,擬任零售業務總監兼私鑽客群事業部總裁。

  這次,黃華告別了深耕24年的證券行業,奔向銀行財富管理。在證券行業的24年間,黃華一直重視互聯網金融轉型和財富管理。推動業務線上化,加大科技投入,組建IT自主開發團隊,彌補了IT短板,都是黃華的業務發力點。

  這也推進了中泰證券在APP研發、XTP系統(全市場唯一券商全自主研發極速交易系統)、大數據分析等方面行業領先,將零售業務轉為金融科技驅動。

  平安銀行的私人銀行部是黃華的下一個主攻之地。但在零售轉型之路上高歌猛進的平安銀行,私行板塊目前還是整個大零售條線上的短板。縱然平安銀行擁有集團綜合金融牌照優勢和交叉銷售管道,在普通零售業務擁有先天優勢條件,但這樣的優勢條件目前還很難支撐其私行部門馬上進入第一梯隊。

  券商中國記者從可信管道獲悉,不僅僅平安信託的財富管理團隊將並入平安私行;在集團的規劃裡,最理想的情況是:平安集團將所有TO C部分全部並入銀行,包括平安財富寶APP等所有直銷團隊。具體方案最快本月會正式對外公布,並於本月底前正式實施。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告別證券業,繼續追逐“財富管理”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中泰證券副總裁、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黃華將赴平安銀行,擬任零售業務總監兼私鑽客群事業部總裁。

  黃華在中泰證券分管的經紀業務和資產託管業務將分別由首席財務官袁西存和副總裁鍾金龍分管。記者最新了解到,中泰證券今日發文免去黃華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職務,由首席財務官袁西存接任,同時分管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下的經紀業務部、網絡金融部;副總裁鍾金龍在原先分管登記結算部、信用業務部、證券發行審核部的基礎上新增分管託管部。

  業界大多對黃華的這一轉型感到意外,不僅因為他告別了深耕24年的證券行業,奔赴銀行業這個他完全不熟悉的“戰場”,更重要的是,在過去24年裡,他一直身處經紀業務領域,而到平安銀行,他將面對資產100萬美金以上的客戶。從交易型客戶到資產配置型客戶,兩邊的打法可謂是天差地別。

  據接近黃華人士透露,黃華離職的原因主要是與中泰證券的合約到期,個人在金融機構轉型財富管理領域有自己的想法。

  該人士表示,黃華多年來一直在思考財富管理的模式,他也多次提起,不論是券商、銀行還是保險,金融機構零售業務的最終走向一定是財富管理。銀行相對券商來說,有基於存款、信用卡等更多的流量入口,或許這是他選擇去銀行的原因。

  回顧黃華的從業經歷,他自1994年加入財通證券(前身為浙江財政證券)擔任電腦部、營業部電腦主管,自此開啟了24年的證券行業生涯。

  他在財通證券從基層做起,做過幾家營業部的總經理,經歷13年的時間,至2007年開始擔任財通證券經紀業務總經理;2009年至2012年加盟中國銀河證券擔任經紀管理總部總經理;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任上海證券副總經理,分管經紀、信用交易、財富管理和電子商務。2014年9月則加盟齊魯證券,也就是更名前的中泰證券。

  “黃華無論在營業部擔任總經理,還是到之後的多家券商擔任經紀業務負責人,都非常重視財富管理和互聯網證券業務。此外他此前的履歷中被人提起最多的要數在銀河證券擔任經紀業務總部總經理期間,市場化引入大量行銷人員。之前銀河證券的人員老化很嚴重,也因此錯失了2007年前後行銷團隊加銀證通的業務模式的紅利。他當時引進的人才後來不少成為銀河證券現在的骨乾,隻不過他待的時間不長,影響到後來才慢慢體現。”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資深經紀業務人士說。

  四年中泰,探索經紀業務線上化轉型

  公開資料顯示,黃華自2014年9月加盟齊魯證券,(2015年9月更名為中泰證券),擔任副總裁、經紀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分管經紀、資產託管業務,2016年7月前還分管資訊技術、研究所、櫃台市場。

  黃華最為市場熟知的,是其在經紀業務互聯網金融轉型方面的探索。2015年他組建電商分公司,推動分支機構參與互聯網管道客戶引流,並組建IT自主開發團隊。2015年以來,中泰證券IT開發已自主完成極速交易櫃台、定製化PB系統、大數據平台、中泰齊富通APP、中泰智投等系統。

  2016年中泰齊富通APP上線,黃華提出通過齊富通問答模塊構建交流場景、我的微店模塊構建線上行銷服務一體化,我的錢包模塊實現績效考核的線上化的發展思路,希望通過2-3年時間,實現020服務一體化,從而實現向互聯網券商的轉型。2017年,黃華以推動業務線上化為目標,提出“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業務發展思路,推動投顧業務線上化、產品銷售線上化和互聯網+運營流程集中。

  “可以說,黃華總讓更多同行開始關注中泰。此前,大家更多認為中泰證券是山東一個以傳統線下經紀業務為主路徑的券商,這兩年中泰證券也展示了它多個創新領域的布局。”中泰證券一名內部員工告訴券商中國記者。

  接近黃華的人士認為,黃華在中泰最大的業績其實是幫助中泰實現了IT自主研發團隊的搭建,彌補了IT短板,在APP研發、XTP系統(全市場唯一券商全自主研發極速交易系統)、大數據分析等方面行業領先,將零售業務轉為金融科技驅動。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17年度證券公司資訊系統投入金額排名可以體現中泰證券的科技投入力度。2017年中泰證券投入金額為3.55億元,排名第七。在其之上的,都是業內金融科技投入遙遙領先的大券商。從一至六名分別為,國泰君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中信建投和平安證券。

  中泰證券2017年年報顯示,至2017年末,齊富通APP 下載量 690 多萬次,月活躍量 235 萬。易觀2018年7月的數據顯示,中泰齊富通月活躍人數為291.67萬,排名第八。

  黃華分管的經紀業務屬於中泰證券的傳統優勢板塊。協會近日公布2018年上半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排名(單體公司口徑)中,中泰證券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1.89億元,在131家證券公司中排名第16位,淨利潤為4.96億元,排名第22位。而上半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為10.17億元,排名第11位。

  中泰證券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1-12 月公司股基市場份額 2.3931%,較 2016 年提升 1.57%,行業排名第 11 位。券商中國記者獲得的交易所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泰證券股基交易額為1.42兆元,市佔率為2.42%,行業排名第12位。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起,黃華還曾分管研究所業務,自2016年7月中泰證券引進原海通證券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後,黃華不再分管研究所。黃華分管研究所期間組建市場化機構銷售交易團隊,整合研究、零售、投行、資管等資源加強公募基金服務,研究所席位分倉市場佔比從2014年的1.3%增長到2016年上半年的3.2%,2015年席位分倉收入3.1億元,2016年上半年年收入逆勢上漲,達到1.28億元。

  員工印象:“勤奮,愛思考,沒架子”

  “勤奮、思考、沒架子”是接近黃華的員工給出的最多的評價。

  “黃華總一點架子都沒有,很好親近,沒有長官的距離感,我有時候還向他請教讀什麽書。”一名中泰證券員工說。

  這位員工還告訴記者,黃華非常勤奮和熱於思考,每周都會基於市場熱點做千字總結,分享給同事。

  今年6月,在國泰君安和山西證券聯合主辦2018年互聯網證券業務研討會上,黃華的演講已經透露了他對銀行財富管理模式的想法。以下分享黃華演講的部分內容:

  從全球的眼光來看,商業銀行是全球財富管理業務主力,2016年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10家私人銀行中僅摩根士丹利和高盛2家不是商業銀行。

  在中國的金融機構中,招商銀行是財富管理領域的領先者。他分析,招商銀行采取的是“1+N”的模式,“1”是一位資深、專業、穩定的客戶經理,一對一地服務客戶。“N” 就是指每位客戶經理身後,都有一個資深的“投資顧問和產品專家團隊”做支持。投資顧問編制統一收歸總行私銀部,由總行集中招聘、集中培訓,集中考核。

  他對券商轉型財富管理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全牌照混業經營是財富管理成功的重要基礎條件。

  二是,組建1+N的投顧服務體系,推動業務發展從資管驅動型為主向投顧驅動型轉變,並打造資產配置建議支持平台。

  三是,堅定不移推進財富管理業務O2O模式。

  四是,打造資管+投行產品生產流水線,形成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互惠共贏的局面。

  下一站,變陣中的平安私行

  在零售轉型之路上高歌猛進的平安銀行,其私行部門是黃華下一個主攻之地。但一個或許很難回避的事實是,私行板塊目前還是整個大零售條線上的短板。

  更為重要的是,縱然平安銀行擁有集團綜合金融牌照優勢和交叉銷售管道,在普通零售業務(如信用卡和個人貸款類產品)擁有先天優勢條件,但在私行這一極看重客戶經理職業素養、後台投顧團隊緊密協同、各方資源高度傾斜(如家族信託、子女遊學、稅務法務等)的高端零售客戶深耕領域,以上條件還不足以支撐其“彎道超車”。

  這或許是平安集團內部正在醞釀以平安銀行私行為主軸,財富管理業務大變陣的主要原因。

  記者從可信管道獲悉,不僅僅平安信託的財富管理團隊將並入平安私行;在集團的規劃裡,最理想的情況是:平安集團將所有TO C部分全部並入銀行,包括平安財富寶APP等所有直銷團隊。具體方案最快本月會正式對外公布,並於本月底前正式實施。

  回歸一個基本問題——如何看待變陣中的平安私行?

  事實上,平安銀行近年來從未披露其私人銀行客戶管理規模,隻公布其私行客戶數。最新數據是,截至6月末,平安的私行客戶數為2.5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了9.6%,二季度單季增長了800戶。從數學的角度推算,如果套用私行門檻人均資產600萬這個指標,平安銀行的私行AUM可能至少為1548億元。但真實情況只會比1500億更高,因為其中必然有絕大部分客戶的資產會高於門檻。

  那其他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大概是個什麽情況?26家A股上市行,只有半數披露了具體AUM。除了記者此前報導的招行私行AUM已突破兩兆(其私行客戶門檻為1000萬),提取其他幾家全國性股份行2017年報數據可得,其余幾家股份行均在五千億以下:興業銀行3239.90 億、中信銀行4025億元、浦發銀行3670.78 億、民生銀行3068.79億、光大銀行2853.10 億元。平安銀行的私行AUM大概也是這個檔位。

  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告訴記者,平安銀行的財富管理2.0時代,正從本月大幕拉起。零售板塊一個很大的動作,就是最近比較受矚目的私人銀行布局。

  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告訴記者,該行私人銀行在集團的規劃裡,要加入三個要素:一加入科技實力;二加入集團優勢;三學習優秀同行。

  “我們私行會專門建一隻隊伍,去研究集團的壽險客戶。我們其實已經知道集團龐大優質私行客群,都是誰了。我們要做的 ,是聯合其客戶經理或者業務員,主動出擊,來將其轉化為我們的私行客戶”,蔡新發說。他還透露,平安銀行已經系統組織了私行到信託、第三方財富機構、同業等不同機構去學習,目前正在打造投後管理系統。

  但一個對於平安私行來說算不錯的消息是,其可培養挖掘達標客戶的潛在客群正在以高速擴容——該行截止至六月末的私財客戶數為52.59萬戶,較17年末增長了15.2%,這個速度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是“較為穩健的”。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