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肚子脹不消化,腹瀉難受起來要命,中醫教你這樣做~

首先一起來看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

? 胃口差吃不下飯,像孩子一樣厭食;

? 吃什麼都覺得不消化,堵在肚子裡;

? 經常打嗝、口氣酸臭、噁心、嘔吐;

? 大便很臭,常年腹瀉拉肚子;

? 晚上睡覺不踏實,翻來覆去;

? 身體經常感覺提不起精神來;

? 手腳冰涼、臉色暗黃、身體日漸消瘦。

上面這些小問題你有嗎,如果3條以上可千萬要當心啦!

這也都是你的脾胃在抗議,醫生表示:70%的胃病早期毫無癥狀,生活中很多人有慢性胃炎自己卻不知道,不在乎,一直拖著,當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惡變成胃潰瘍令人疼痛難忍,再嚴重的話,你的胃就徹底廢了,吃進去的營養完全不能吸收,各種疾病反覆發作,經常跑醫院。

所以,中醫講:脾胃不好百病生難長壽。

那麼,有上述情況,
是不是就要去藥店買葯吃呢?

千萬不要病急就亂吃藥。

其實,養護脾胃本身就很難用藥。必須注重內在調理,標本兼治。

中醫認為,能用飲食調理的小毛病盡量不要用藥。最見效、最適合的還是食養!

山楂五物膏

五物合一物

山楂:健脾開胃、消食化滯

麥芽:行氣消食,回乳消脹

淮山:健脾、止瀉、補腎

茯苓:健脾、寧心、祛濕

大棗:益氣養血、補腸胃

秘方中以山楂為主料,據《本草綱目》記載:「山楂可煮汁服,止水痢,消食積,補脾」。山楂熬成膏,沖水服用,有開胃、健脾、消食、化滯等。現代醫學理論同樣證實山楂不僅能增強胃液酸度增進食慾,同時還能活血、降脂,強心降壓。

麥芽主消:促進腸胃蠕動,消除腹脹;

淮山、大棗則主補:根據中老年身體的實際狀況此方在在消食化積的同時,更不忘益氣、補腎、養血養脾胃;

再配合茯苓祛濕,在健脾的同時去除現代人的健康大敵濕氣;

可見,山楂五物膏,不僅解決了積食、不消化、肚子脹等問題,更能養脾胃,中老年人常吃還能強健身體呢。

古方傳承,老人小孩均適用,此配方為醫院做調理腸胃的方子。
按揉漏谷穴

漏谷穴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的功效。對腹脹,腸鳴,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熱,心悲氣逆,小腹脹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氣上頭癲,足踝腫痛,有治療效果。

每天堅持按揉漏谷穴幾分鐘,再注意生活習慣,消化不良等問題就會大而化小,小而化無了。

播放GIF

取穴:

漏谷穴位於小腿內側,取穴時,我們可以先摸到內側的腳踝,腳踝上突出來的骨頭尖就是內踝尖,順著內踝尖向上6寸(即8橫指的距離),在小腿內側骨頭後緣的凹陷中,就是漏谷穴的位置。

方法:

刺激漏谷穴可以採用點按的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住漏谷穴,以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為佳,逐漸用力深按,保持6秒然後鬆開,休息6秒後再深按,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一般點按5到10分鐘。

也可以採用按揉的方法刺激漏谷穴:用大拇指的指腹,按在漏谷穴的位置,然後以穴位為中心,進行旋轉按揉,按壓力度以有酸脹、發熱感為宜,每次按揉100下,每天堅持規律按揉。

艾灸也適合刺激漏谷穴:可以採用溫和灸的方法,將艾條點燃,對準漏谷穴,距離皮膚約2到3厘米,採用由內向外,順時針旋轉灸的方法,每次艾灸10到20分鐘,注意穴位局部皮膚有紅暈即可停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