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囉嗦的父母:掏心掏肺,為什麼總得不到孩子的認可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小主人公傑瑞和哥哥湯姆每天放學回家都要被爸爸媽媽還有奶奶「高頻率說教」,傑瑞通過旁白說出了孩子們共同的心聲:大人經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都是他們自己講,自己爽,而我們通常都是假裝在聽。我們到底有沒有聽進去,他們不管,只要他們有講,就算了。你看我們被他們淹死,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大人說那麼多話,為什麼不明白,多了就很難消化的道理呢?

電影描繪的是家庭中很普遍的現象。父母對同一問題不斷說教,就是一種單調的刺激,孩子慢慢會關閉自己的耳朵,你的話就像背景噪音,孩子充耳不聞。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長此以往會封閉內心不願和父母溝通,甚至出現逆反心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說白了,就是你太囉嗦!

01

在囉嗦中長大的孩子會怎樣?

帶女兒逛花鳥市場,女兒見著各色各樣的花鳥,高興地手舞足蹈,一陣逛奔後汗流浹背,頭髮也濕漉漉地貼滿了臉頰。

看她滿頭大汗,我翻出包裡的皮筋,想幫她把頭髮紮起。向來不愛紮頭髮的女兒,見我拿出皮筋,一溜煙地跑走了,我追在後面使勁喊:「快點過來。」

我越追,她跑得越興奮,在她看來,這更像是在玩賽跑遊戲。

兩個人繞著花市中的鋪面跑了兩圈,最後我敗了,皮筋被老老實實放回包裡。

女兒雖贏了,但贏得一點也不爽快。

後來的閑逛中,我不停地給女兒更換汗巾,還不忘責怪她拒絕把頭髮綁起來。

喋喋不休地碎碎念惹惱了女兒,她沖我咆哮:「媽媽,你別說我了!」

同行的朋友也提醒說:「對啊,你老說綁頭髮,我都快受不了了。」

被大朋友小朋友這麼一說,我才恍然醒悟,這一路,我像隻蚊子一樣,不停地在孩子和朋友面前,嗡嗡嗡地叫,如果換做是我早就忍受不了了。

02

過度囉嗦,會失去孩子的尊重

父母過度囉嗦,有時會失去孩子的尊重。

在家庭裡,父母是受人尊敬的。而有一種父母,逐漸失去了孩子對自己的敬愛,那就是囉嗦的父母。

認識一位媽媽,她說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相處,總覺得自己出力不討好。

她說孩子有個習慣,每天回家就把自己臥室的門順手關上。本來她還不能理解孩子的這種「自閉」行為,後來才發現,孩子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聽聽收音機,收拾收拾衣物,甚至發發獃,都不願從屋裡出來,因為耳邊沒有媽媽的碎碎念,孩子覺得這樣很舒服。

是啊,本以為自己想多說兩句是為了孩子好,可在孩子們看來,囉嗦的父母即使掏了心,也還得不到孩子的認可。這是為什麼呢?父母太囉嗦,孩子的心理可能就會從原來的內疚不安到反感討厭再到無視麻木狀態,最後被「逼急」了,還會出現「我偏要這樣」,「我偏不讓你如願」的逆反心理和行為。因此,時間過長、內容過多或教育方式單調重複等不良教育手段,均可引起孩子的超限效應。

那麼,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到底該如何避免超限效應,達到有效溝通呢?

1.指令清晰明確、現實可行

有些時候,不少父母在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往往不停地抱怨孩子,絮絮叨叨,不良情緒宣洩完了,親子關係也僵了,孩子又沒聽明白你到底要他做什麼。比如: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一小時能完成經常兩小時還沒做好。媽媽對此很有意見:「我都說了多少遍了,做作業就做作業,不要東摸西想。」緊接著媽媽走進房間:「你看你,書桌上亂糟糟,又是雜誌,又是手機,能不分心嗎?趕緊把東西收拾好。」看到孩子撅起了嘴巴,媽媽走出房間前不忘又說一遍:「少喝點水,不然半小時上一次廁所,真不知道你到底用沒用心!哎!」。孩子這會兒卻更不耐煩了,做作業效率怎麼可能高呢。

媽媽這些指令,一件又一件,絮絮叨叨,並沒有很清楚的說明要讓孩子做什麼。正確的做法是,明確告訴孩子:「我希望你把桌面清理乾淨,給你一小時時間專心完成作業,完成後你才可以走出房間做其他事。我相信你能做到的。」指令中包含時間、任務和你對他的期待,清晰明確,現實可行。

2.運用「我—資訊」模式與孩子溝通

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父母最有效的做法是就事論事,指出他的錯誤行為。不可東拉西扯翻舊帳,輕易評判孩子行為,亂貼標籤。比如:孩子測驗成績不太好,回家沒敢告訴你,在你追問後才告訴了你。你知道了立馬來氣:「你看看你,哪件事情做的好。做作業拖拖拉拉的還沒改正,現在又學會隱瞞成績,你不僅懶,而且還不求上進!」你想想看,孩子聽了你這些話能心平氣和的和你說話嗎?

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你其實可以運用「我—資訊」模式與孩子溝通,效果會更好。

①描述孩子的行為:孩子,今天的測驗成績你回來沒有主動告訴我。

②說出你的感受:我感到很不開心,因為你剝奪了我作為爸爸/媽媽的知情權。當然,我也感到疑惑,是什麼原因你不願意告訴我?是不是覺得我會罵你,或者對你毫無幫助地嘮叨一通?

③表達你的需求:我希望爸爸/媽媽在你心中是一個可以求助的人。孩子,請你能讓我知道你的情況,並給我幫助你的機會。

「我—資訊」溝通模式由描述孩子的行為+說出你的感受+表達你的需求三個部分組成,由於「我—資訊」是平和的、坦誠的,所以它會促使孩子也同樣坦誠地回應父母,有效避免了案例中破壞性的親子溝通。

3.示範正確行為,給孩子成長時間

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說:「如果父母能夠少說多行動,與孩子之間75%的問題很可能都會消失」。

相信孩子並不想故意犯錯來惹怒父母或為難挑戰父母,很可能只是他不知道或者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好。所以家長在指出孩子錯誤行為的同時,更應該示範正確的做法,並且幫助孩子掌握正確行為的能力。

比如對那些亂花零用錢的孩子來說,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自控能力弱,難以抵禦外界的誘惑,或者他還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消費行為,這些能力都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家長不斷地培養和引導,而且要給孩子足夠的「重複」成長時間。

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有了「留白」,會有更多的想像太空和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父母在平時與孩子的交談中,要「點到為止」,適當地留點「空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這樣,孩子會敞開心扉,與你為友。

由此可見,我們如果希望自己說的話能夠起作用,不能長時間簡單重複相同的話語,而是要從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方式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運用以上三個有效溝通的小貼士,說不定,你很快就能真正體驗到「一語千金」的威力,享受到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趕緊試試吧!

關注——親子苑地

與您一起分享不一樣的育兒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