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幼兒園午餐vs中國幼兒園午餐,這差距,媽媽無法淡定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幫媽的同事小劉經常在午飯時玩「失蹤」,在不斷地追問後才了解到,小劉的兒子不喜歡幼兒園的飯菜,小劉心疼孩子,擔心兒子吃不好,開始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聽完小劉的敘述後,頓時引起了在場幾位媽媽們的共鳴,大家反映自家孩子就讀的幼兒園為了避免浪費,經常隻給孩子盛半碗飯,有的孩子吃飯慢,再去盛飯時老師卻說沒有了。大家都覺得幼兒園食堂的大鍋飯就這點不好,每月夥食費不少交,但是衛生問題、營養是否均衡、是否夠吃都影響著孩子的身體發育。

說到這兒,有一位同事在群裡給我們發了一張日本幼兒園的午餐食譜,並為我們講述了日本幼兒園午餐教育是被世界公認的幼兒教育模式。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的午餐質量要比高級餐館要求更高,每頓食物的種類都包括蔬菜、水果、米飯、奶製品。品種豐富多樣、保證營養均衡,蔬果新鮮並且要求純綠色種植。面對喜歡挑食的孩子會有特質的菜單菜單,幼兒園會準備2到3種食譜供孩子們選擇,老師會和孩子們一起吃午飯,以便促進師生們之間的交流。

除此之外,在45分鐘的午餐裡,日本幼兒園在進行著「食品和營養教育」,把食堂放置在學生們的課堂上,學生們會輪流做午餐值日,分別扮演門衛、派餐員和洗碗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讓孩子們親子動手,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深刻體會到自給自足與合作的力量。

甚至一些幼兒園會組織學生們參與種植蔬菜和養殖的活動,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更加近距離的了解植被生長規律,同時培養孩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在飯後,孩子們會主動清晰自己的餐具,並拿出自己攜帶的牙刷和手帕做好個人清潔工作。

近年來,隨著福州、蘭州、蕪湖等地多個幼兒園被爆出使用過期食品事件後,相關部門立即採取了具體的規範舉措。近日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三部門發布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自4月1日起實行,重慶、南昌等各地幼兒園紛紛開啟了「校長陪餐制度」,家長可以不定期到學校進行參觀和監督,對學生們的食品以及食物的來源進行公開,保證孩子們的飲食安全。

《規定》實施以來,得到了家長們的肯定和認可,保證食品安全的同時,學校應該要求食品種類均衡。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學生們正處於身體成長髮育的黃金時期,吃的好吃得飽才能有健康的體魄。

除此之外,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日本幼兒園在吃飯過程中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育兒模式。有很多家長過於追求孩子的文化成績,忽略了對孩子的表達溝通、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古語有雲: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而現在很多父母一手承包了所有的家務,切斷了孩子親近自然,完成家務的多有機會。各種輔導班侵佔孩子所有的時間,我們是不是忽視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很實用的東西呢?看完今天的分享,爸爸媽媽們有什麼想法呢?幫媽想說的是,孩子上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家長就可以全部置身事外,父母和老師雙方的有效溝通和合作才能夠促進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你覺得呢?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