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看見 | 國家經濟崩潰有多恐怖?看看委內瑞拉就知道了!

在我國拿一部有電有網的手機就可以基本滿足衣食住行的今天,你能想象背著1000億紙幣去買一個麵包的生活是什麽樣子的嗎?你能想象為一卷衛生紙支付數百萬,但實際價值約為0.40美元嗎?再或者你能想象去飯店,只是一頓飯的工夫,飯後比飯前結账價格就翻一番是什麽概念嗎?

這就是正經歷著惡性通貨膨脹的人們的現實生活,也是國家為了經濟規模印刷了太多錢的結果。

在經濟學上,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 簡稱"惡性通脹",或"超通脹",是一種不能控制的通貨膨脹,在物價急速上漲的情況下,使貨幣很快失去價值。

據現時國際會計標準第29號,惡性通脹具有四項特徵:

(1)公眾不願持有現金,寧可把金錢投放在外國貨幣或非貨幣資產。

(2)公眾利用外國貨幣,結算自己本國貨幣的資產。

(3)信貸是按借款期內的消費力損耗計算,即使該時期不長久。

(4)利率、工資、物價與物價指數掛鉤,而3年累積通脹在100%以上。

這種惡性通貨膨脹對於民眾可以說是一種“噩夢”,而委內瑞拉正處於這樣的噩夢之下,一位生活在委內瑞拉的網友對於國內惡性通貨膨脹的現狀是這樣述說的:“我現在正生活在這個地獄,有人可以帶我離開這裡嗎?”

委內瑞拉的經濟背景

作為曾經南美最富有的國家,委內瑞拉如何會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噩夢呢?我們從該國的經濟背景看一看,這樣你就會發現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已經沒有想象中那麽樂觀。在經濟領域,委內瑞拉現在面臨著嚴重的民生問題。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儘管委內瑞拉並不處於戰爭狀態,而且還掌控著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量之一,但超過3000萬委內瑞拉人表示他們不能夠獲得充分的食物,大多數人也缺乏有保障的水電供應,基本的藥物供應很久之前就無法維持了。

委內瑞拉商務部副主席Ricardo Cusanno曾表示,委內瑞拉85%的公司都在某種程度上處於停產狀態。由於糖嚴重短缺,連可樂都停止了生產。委內瑞拉衛生間用品嚴重短缺,許多委內瑞拉人稱大家排隊幾個小時購買一些基本的衛生間用品,結果只是拿到黑市上去賣更高的價格。牙膏、香皂、廁紙、洗發水,這些東西都很難買到。

據報導,首都加拉加斯和其他城市的部分地方成為了法外之地,謀殺事件高企。每天有多達5000人逃離這個國家,形成西半球歷史上最大的難民潮。在過去一年,在馬杜羅政府監督下的石油產量又下降了30%,拖欠了500億美元的債務。

委內瑞拉惡性通脹的現狀究竟有多嚴重?

受危機影響的委內瑞拉目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的控制之下,這是自2007年9月以來津巴布韋惡性通脹事件以來最嚴重的情況。到去年年底,通貨膨脹率一度被預測很可能會達到1,000,000/%以上,而這已經是政府試圖通過削減本國貨幣玻利瓦爾的5個“零”並引入新票據來遏製通脹後的結果了。

去年8月,馬杜羅將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爾上減少了5個“零”,並將貨幣重新命名為“主權玻利瓦爾”。此後,物價雖然看起來更合理,但不到三個月,被掩蓋的問題很快原形畢露。有一段時間,會有混合的票據在市面上流通,導致商品真實價格陷入混亂,並使商品交易成為噩夢。這樣的噩夢特別是對於沒有銀行账戶的貧窮委內瑞拉人,因為這些人被迫攜帶大量現金來購買最基本的家用物品。

面對惡性通貨膨脹的噩夢,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實施了一連串措施,以期遏製通膨惡化。不過目前看來,收效甚微,情況似乎難見好轉。

在經歷了新一輪物價飆升後,委內瑞拉的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驚人的149,900%。

如果你覺得上面這麽多“0”看著仍然不夠直觀,那麽就跟著委內瑞拉攝影師Carlos Garcia Rawlins的攝影頭感受一下吧。這位攝影師拍攝了胡蘿卜等蔬果和衛生紙等基本生活物品的照片,以及購買它們所需的現金。這些圖像已經足夠令人震驚,它們顯示了玻利瓦爾這種國家貨幣的價值,生動地說明了惡性通貨膨脹給這個曾經富裕的國家帶來的嚴重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圖片顯示的價格是拍攝照片的時間這些商品的價格,由於該國貨幣情況非常不穩定,分分鐘都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一隻2.4公斤的雞=14,600,000玻利瓦爾=2.22美元)

(1個衛生紙卷=2,600,000玻利瓦爾=0.40美元)

那些沒有銀行账戶的人不得不隨身攜帶大量現金來購買最基本的家用商品。

(一公斤胡蘿卜=3,000,000玻利瓦爾=0.46美元)

(一包衛生巾=3,500,000個玻利瓦爾=0.53美元)

看過了這些照片,感覺到觸目驚心了嗎?面對這樣的情況,有國外網友評論說:“想象一下,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你花在肥皂上的錢相當於你二三十年前在公寓或別墅上花的錢。這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傷和許多人生命般的損失。”

這些照片只是委內瑞拉人生活現狀冰山一角的縮影,我們簡單列一個基本生活用品的價格表。

一公斤奶酪=7,500,000玻利瓦爾=1.14美元

一1公斤大米=2,500,000玻利瓦爾=0.38美元

一公斤肉=9,500,000玻利瓦爾=1.45美元

一公斤西紅柿=5,000,000玻利瓦爾=0.76美元

一1kg意大利面=2,500,000玻利瓦爾=0.38美元

一塊肥皂=3,500,000玻利瓦爾=0.53美元

一包尿布=8,000,000玻利瓦爾=1.22美元

這些基本吃喝用度加起來就需要幾千萬甚至幾億的玻利瓦爾。這樣的情況難免會引起不滿的聲音。

的確,隨著抗議活動在加拉加斯街頭開始,馬杜羅總統找到解決方案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委內瑞拉惡性通脹並非個例

世界史上有所記載的惡性通貨膨脹大都發生在20世紀。20世紀的惡性通貨膨脹出現在三個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及80年代的債務危機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5個國家奧地利、德國、匈牙利、波蘭和蘇聯陷入惡性通貨膨脹中。1922-1933年間的德國最高通貨膨脹率甚至達到29000%。

另一輪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舊中國、希臘和匈牙利都陷入了貨幣混亂中,它創下了世界史上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的記錄——連續一年多物價平均每月通貨膨脹率達19800%。

第三輪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於20世紀80年代,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秘魯等國的外債危機導致了金融混亂。

雖然惡性通貨膨脹大都發生在20世紀,但委內瑞拉的惡性通脹在本世紀也並非個例,前文提到了2007年津巴布韋惡性通脹事件,也是聞名古今的惡性通脹案例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津巴布韋共和國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津巴布韋是非洲工業較發達的國家,製造業、農業、礦業為經濟三大支柱,津巴布韋以出產優質鱷魚皮而聞名,有"鱷魚之鄉"的譽稱。該國自然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較好,但該國也曾經經歷了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故事要從2006年講起。

2006年,津巴布韋的年通脹率為1042.9%,2007年則衝到10000%以上。到了2008年6月末,津巴布韋貨幣的匯率已跌至1美元兌1000億津巴布韋元,而厚厚一遝紙幣湊夠的1000億卻只能買到一個麵包。

這一年,津巴布韋政府多次推出大面值紙幣,從年初的1000萬面額到5000萬、2.5億。到了8月,政府開始發行第三代津元,新貨幣的1元相等於上一代的100億津元。但這一舉措並未見效,2008年12月4日,政府推出了新版面額為1000萬、5000萬和1億津元三種新鈔;12月12日,推出面額5億的鈔票;12月19日,面額100億的鈔票正式問世。

但從2009年用美元和南非蘭特替代本國貨幣後,該國的通貨膨脹開始逐漸趨於穩定。到了2009年下半年,經濟好轉。商品供應漸趨充裕。貨架上擺滿了商品,即使在偏遠鄉村,人們都可以悠閑購物。每袋麵粉價格不到2美元,且大多為本國產。汽油充足,價格也不高。危機就此逐漸解除。

委內瑞拉惡性通脹原因

一個石油儲備最豐富的國家,卻成為經濟危機最嚴重的地方。究竟是怎麽造成的呢?一度生機勃勃的委內瑞拉,陷入目前的經濟困境,原因顯然是多方面的。從表面看,完全是"成也石油、敗也石油",正是油價的暴跌,導致俄羅斯、尼日利亞等產油國收入銳減、經濟衰退,委內瑞拉自然也不例外。但其他沒有石油財富的拉美國家,境況似乎還好於委內瑞拉。

顯然,將所有原因都歸於石油,石油也會感到無辜。理性探討委內瑞拉經濟危機,其實與不切實際的高福利息息相關。在查韋斯時期,高油價為委內瑞拉帶來巨額財富,政府高福利開支也深得民心,比如在委內瑞拉,汽油近乎免費,但隨著油價的暴跌,政府收入銳減,為彌補財政赤字,委內瑞拉央行不得不開動印鈔機,紙幣發行的泛濫,自然造成通脹的飆升。

貨幣在急劇貶值,民眾收入大幅下降,失業率則不斷抬升,大量資本加速外逃,委內瑞拉不多的外匯儲備很快接近耗乾,這又進一步加劇了貨幣的貶值。對委內瑞拉民眾而言,最要緊的做法,就是盡快把手裡的玻利瓦爾幣花出去,早花一分鐘,損失就少一點。這樣一來,搶購商品自然成為全國性的風潮。

外資不敢進,舊債無力償還,民眾不滿加劇,經濟危機隨即向社會危機轉化。工人罷工和學生示威此起彼伏,反對派和政府摩擦不斷加劇。在危機面前,政府缺乏有效、有力的應對措施,甚至一些措施還進一步加劇了危機。

委內瑞拉的危機是比較極端的,但反映出的一些問題卻相當具有普遍性:不切實際的高福利,往往使經濟不可持續;國家經濟不能多元化,一旦支柱產業陷入困境,整個國家都陷入危機;如果不能克制印錢的衝動,惡性通脹就難以避免。當然,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如果不能讓市場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經濟運行往往會被扭曲,最終的結果則是全面的經濟危機。

總而言之,委內瑞拉的惡性通脹危機是一個複雜的情況,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和探討。危機背後,除了唏噓感慨,引人深思的地方還很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