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師背後的女人,個個都不簡單.....

近現代中國美術史,風雲人物層出不窮,光書畫界就湧現了諸如張大千、李可染、徐悲鴻……這些耳熟能詳的著名書畫家,在他們的盛名背後,似乎都有一個女人在默默地投入,她們的才情在夫君的男性光環所掩蓋。如今,有誰能夠記得住她們的名字與滿腹的才華呢?這些奇女子身上究竟有哪些出眾的氣質,留住了男人的心?她們搞起藝術來,又是多有範兒呢?

1

齊白石夫人胡寶珠

齊白石、胡寶珠

胡寶珠,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的第二任夫人,1919年18歲時嫁給57歲的齊白石,婚後在陪伴白石老人生活的二十多年裡,胡寶琛一直細心照料著丈夫,也貼心地打點著齊白石的書畫生意,為齊白石的創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由於天資聰慧耳濡目染,胡寶珠也成了隱藏在大師身後的一位臨畫高手。

齊白石在看妻子胡寶珠作畫

胡寶珠臨摹齊白石的畫有時竟以假亂真一次,齊白石看到畫桌上一幅群鵝圖,竟以為是自己所作,揮筆署款三存印富翁齊璜作於故都,並連鈐三印過了一天再仔細品味才發覺是夫人的臨摹之作,於是題跋更正:此小幅乃寶姬所臨。

胡寶珠 黃鵝

後來,胡寶珠又作了一幅群蝦圖,拿與丈夫品評白石老人欣賞之餘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者夫人有此成就,構圖著色無不酷似自己的親筆;憂者恐人散布流言蜚語說齊白石作畫有夫人代筆,連借山館出來的畫也不可靠了。

胡寶珠 蝦蟹圖

齊白石題:此幅乃寶珠初學時作,求予書數字,即可令兒女笑存,老夫應之。丙子四月,白石記。鈐印:齊大

胡寶珠作畫原為消遣,她知道丈夫的心事後,從此擱下了畫筆齊白石懷著既感激又內疚的心情在群蝦圖上題跋:此幅乃內人寶珠畫,可與予亂真題畢覺意猶未盡又加題:予使寶珠棄畫,因恐人猜疑替老夫代作時年82歲的齊白石還鄭重地寫上當語兒輩珍藏。

胡寶珠 十七雛圖

胡寶珠 佛手雙鼠圖

齊白石題:此幅乃予繼(屋)室寶珠所畫,惜志不堅,未成而棄,且不永年,殊可感也。老夫八十六歲題記,白石。 鈐印:白石翁、癡思長繩系日 齊良遲題簽條:母親畫佛手櫻桃鼠子,父親題字。四兒良遲藏。

胡寶珠 齊白石 老鼠偷書 本幅齊白石(1864~1957)題:寶珠畫於成都。白石題。

2

李可染夫人鄒佩珠

李可染、鄒佩珠

鄒佩珠(1920.7—2015.5.4)女,浙江杭州人。是當代最早的女雕塑家,著名畫家李可染的夫人。李可染如今的成就與妻子鄒佩珠的努力與付出息息相關,鄒佩珠曾說過:“我從沒有一天停止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努力工作。”這幾乎成為她一生的座右銘,她為他活著,為他奮鬥著,甚至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專心照顧丈夫,為可染裁紙、研墨、補畫、修腳、做鞋、照料起居……直到生命最後結束的時刻。

《夫人鄒佩珠肖像》李可染

1958年鄒佩珠在製作彭雪楓雕像

除卻李可染夫人的身份,鄒佩珠其實個多才多藝的女藝術家,不僅僅在雕刻藝術方面有著很高的成就,在水墨丹青方面更是有著很深的造詣。繪畫方面鄒佩珠老人也有著獨特的創意,1983年她創作的《蝦》被李可染稱讚比他本人畫得還好。

《黃山煙霞》 鄒佩珠 50cm×81cm 紙本水墨 1963年

鄒佩珠 山水畫

3

徐悲鴻夫人廖靜文

廖靜文(1923年4月~2015年6月),1945年與徐悲鴻結婚後,協助徐悲鴻工作並照顧其生活。作為徐悲鴻最後一任妻子,廖靜文是一個為徐悲鴻而生,為徐悲鴻而活的女人,她的生活處處都烙上了徐悲鴻的印跡,可以說悲鴻一直是她生命中的主角。

除了為丈夫著書撰寫了一本26萬字的長篇傳記《徐悲鴻的一生》之外,每次接受採訪和出席講座,廖靜文都飽含深情,娓娓道來,為弘揚徐悲鴻藝術精神不遺余力,為記述徐悲鴻與20世紀中國美術這個重要篇章做出了特殊的貢獻。生活中的廖靜文是極慈祥的女人,她文雅、高貴,也喜歡畫畫寫字。

廖靜文 奔馬圖

廖靜文 紅春人家

4

謝稚柳夫人陳佩秋

謝稚柳、陳佩秋

陳佩秋(1922-),字健碧,著名國畫大師謝稚柳先生夫人,其筆下的作品,無論重彩工筆,還是潑墨寫意,都別具風韻。

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畫壇,夫婦兩人旗鼓相當,並肩稱雄,謝稚柳是一位崇尚實際的傳統畫家,而陳佩秋的特點則在於超越傳統,尤其善於將工筆和寫意有機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晚年,她更是破除古法,開創了彩墨結合的中國畫新風。

謝稚柳陳佩秋夫婦在共同作畫

據說,陳佩秋個性倔強,她的名言是:“老頭子是老頭子,我是我。”她不願沾其先生的名聲。有一次,有位主持人稱其為謝太太,令她拂袖而去。一生傲骨如此,也難怪她被稱為畫壇“女飛將”。

陳佩秋作品

5

張伯駒夫人潘素

張伯駒與夫人潘素

潘素(1915—1992),原名潘妃,清朝著名的狀元宰相潘世恩的後代,著名收藏家、書畫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

張大千稱讚潘素的繪畫:“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升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

潘素《大好河山圖》

潘素 梅菊壽石 立軸 設色紙本

潘素《萬裡春光》

潘素《松嶺重峰》

潘素《湖山初雪》

6

吳湖帆夫人潘靜淑

吳湖帆、潘靜淑

吳湖帆,二十世紀中國畫壇重要畫家,書畫鑒定家。作為一位集繪畫、鑒賞、收藏於一身的顯赫人物,其妻子自然也是知書達理。潘靜淑是位富貴人家的千金,她既無金玉紈綺之好,又不喜應酬,從小就在深深庭院接受傳統的淑女教育,讀書習字,吟詩作畫。

吳氏夫婦是包辦婚姻,吳湖帆7歲,潘靜淑5歲就定下的娃娃親。情人眼裡出西施,潘雖長得並不出色,但她卻是吳湖帆的一生摯愛。步入婚姻殿堂後,倆人的生活更是是充滿情趣與快樂的,“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潘靜淑也喜歡畫畫,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每日徜徉在吳家深深的庭院裡,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潘靜淑《彩蝶紛飛》

潘靜淑《後園仙眷圖》

潘靜淑 花卉

7

吳作人夫人蕭淑芳

1946年吳作人與蕭淑芳新婚留念

蕭淑芳(1911~2005),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吳作人的愛妻。1948年6月,在北平,在兩人共同的恩師徐悲鴻先生的見證下,吳作人與蕭淑芳喜結良緣。那年,吳作人四十歲,蕭淑芳三十七歲。

蕭淑芳 供養菩薩(臨摹麥積山004洞)1953年

蕭淑芳以花卉畫作,享名於世,兼擅風景、靜物、肖像等繪畫。其作高邁行雲,漸至化境。

蕭淑芳 花卉

8

劉力上夫人俞致貞

劉力上、俞致貞夫婦

俞致貞(1915—1995)和劉力上(1916年—)同為國畫大師張大千入室弟子,是一對畫壇伉儷。若論名氣,恐怕這位夫人已經超越了劉力上。

從他們的作品中,我們時常能看到兩方閑章,一方是“畫裡齊眉”,一方是“相得益彰”,夫婦齊眉舉案入畫中,真可謂如魚得水,相得益彰,是為畫界美談。

俞致貞 工筆花鳥

書畫界從不缺少浪漫,夫妻書畫家更不在少數,這些神仙眷侶因筆墨丹青在一起,連同本人的作品一起,被世人津津樂道。

他們的故事恰恰說明:

真正的愛情是,

時光靜好,與君語的如膠似漆;

細水長流,與君同的相知相守;

繁華落盡,與君老的不離不棄。

好書推薦——芥子園畫譜

芥子園

芥子園是清代著名文學家、出版家李漁的故園,因為《芥子園畫譜》而家喻戶曉。

生活在芥子園中,李漁編輯出版了大量的通俗文學作品。如《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西遊記》、《金瓶梅》等。李漁還在芥子園中創辦家班,也就是家庭戲班,他在園內創作劇本,指導演員排演,隨後赴各地巡回演出。學中國畫必定要臨摹的《芥子園畫譜》,就是在芥子園印行的。

芥子園畫譜的由來

李漁

孫楚樓邊觴月地;孝侯台畔讀書人”。李漁寓居芥子園期間,除了寫作鬻文外,還通過開辦書店、刊刻書籍等來維持家庭生計。

他竭力支持女婿沈心友,與當時名畫家王概、王蓍、王臬等人一起編繪的《芥子園畫傳》,更是聞名遐邇。中國元帥陳毅在為北京《榮寶齋畫譜》的題詞中指出:“近代作畫的不讀《芥子園畫譜》是例外,好像作詩詞的不讀《唐詩三百首》和《白香詞譜》是例外一樣。”

▲清木刻本《芥子園》書影

《芥子園畫傳》畫傳集明清二代中國畫名家的傑作和智慧,歷經二百多年的增補和完善,詳細地講解了中國畫的用筆、寫形、構圖等基本方法,受到眾多學畫者的喜愛。此書也是官吏商賈、文人墨客最熱衷收藏的極品。

此書輾轉到了日本,日本的政界、政府、文化人、庶民深受喜愛。相互借鑒,影響日本的各種行業“紡織、陶瓷、園林、茶道、染繪、手工工藝品等”,加快日本的經濟發展。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

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在臨摹中國李漁的《芥子園》的基礎上,技巧和顏色不斷地創新。

國畫界丹青聖手的搖籃

《芥子園畫譜》成書於清代,自此便風行了300余年,毫不誇張地說:它是藝術名家的搖籃,可以快速培養藝術修養。

《芥子園畫譜》自出版三百多年以來,不斷拓展出新,歷來被世人所推崇,為世人學畫必修之書。在它的啟蒙和熏陶之下,培養和造就了無數的中國畫名家。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從《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稱《芥子園畫譜》為啟蒙之良師,一點也不過分。

郭沫若先生是眾所周知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詩人,然其能畫,則鮮為人知。他尤喜畫蘭花,曾畫蘭贈友人范令棣先生。

他之所以能畫,是因在家塾“綏山館”裡,常描摹《芥子園畫譜》。郭沫若先生曾為其弟郭開運畫的《葵菊圖》題詩道:“不因能傲霜,秋葵亦可仰。我非陶淵明,安能作欣賞。幼時亦能畫,至今手猶庠。願得芥子園,恢復吾伎倆。”郭老如能學畫不輟,早當成名畫壇了。

《芥子園畫譜》施惠畫壇300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謂功德無限。何鏞所言,此書“足以名世,足以壽世”,然也。

從新石器時代在彩陶上描繪紋飾算起,到晚清的繪畫,中國畫已經前後經歷了七千多年的發展。潘天壽曾說:“吾國唐宋以後之繪畫,是綜合文章、詩詞、書法、印章、而成者。其豐富多彩,均非西洋繪畫所能比擬。是非有悠久豐富之文藝史、變化多樣之高深成就,曷克語此。

《芥子園畫譜》

快速進入藝術殿堂的指南

光緒十三年,何鏞在為此書所作後序中寫道:“一病經年,面對此譜,頗得臥遊之樂。”並題聯雲:“盡收城郭歸簷下,全貯湖山在目中。”《芥子園畫譜》匯集各名家畫論,取材精當、論述精辟。

山水卷畫論部分《畫學淺說》首頁,

字大行稀,絕對不用擔心看成近視眼。

書中較為系統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及繪畫、品畫的基本技藝。繪畫基本技巧介紹科學合理,淺顯明了,使初學者易領會、易臨摹。

畫譜內容豐富,薈萃中國歷代著名畫家模仿作品,為中國畫初學者最寶貴之畫譜寶庫。故此畫譜問世三百多年來,風行於畫壇,至今不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