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玩手機與不玩手機的孩子,大腦結構有什麼不同?

你的視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你的孩子多大了?

沉迷玩手機嗎? 前兩天朋友向我傾訴。上周末,幾家人帶孩子出去玩了一趟。期間,孩子們人手一個iPad,看得津津有味,朋友女兒在家是沒玩過手機的,所以她不解:「媽媽,為什麼他們要一直玩手機,卻不願意和我玩?」

這時正好朋友有事要忙,她便和女兒說:「怎麼會呢?你和小朋友們一起去看吧。」

那天,一群孩子們都自得其樂,他們大人也玩的盡興開心。沒想到,當天回到家孩子就開始要拿朋友手機,說是一起玩的小夥伴都能玩手機,她也想玩。朋友這才後知後覺,僅僅一天,孩子就迷上了手機。

電子看板,儼然成了新的哄娃神器

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可這就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不僅是朋友,有太多媽媽這樣做了:

孩子鬧著不吃飯的時候;

孩子打擾我們工作的時候;

孩子發脾氣大哭的時候;

.......給孩子一部手機,一個iPad,一切都能搞定。孩子不哭了,自己也能安心忙自己的事情了,一舉兩得。

中國社會科學院(CASS)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顯示,2017年10歲以下中國兒童的觸網比例達到72%,這個比例在2010年僅為56%。據《南華早報》報導,逾90%的中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現在可以通過手機上網,超過64%的小學生擁有自己的手機。然而,「蘋果手機創始人」賈伯斯,生前卻不讓自己的三個孩子玩iPad和手機。他說: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能產品。比爾蓋茨的三個孩子,都是直到14歲才擁有他們自己的手機。英國的查爾斯王子,也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嚴禁智能設備出現在小王子和小公主的育兒室裡。作為手機的設計者和社會領先人物,他們早就比我們先一步看到了手機對孩子的危害。

玩or不玩手機差別有多大?

美國曾發起過一項調查。科學家跟蹤調查了100個孩子,其中有50名經常玩手機,另外50名接觸不到手機。十年後,孩子的變化令人震驚。那些經常玩手機的孩子當中,只有2人考上了大學。那些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當中,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學。其中,還有16個孩子獲得了全額獎學金。這就是玩手機or不玩手機差別!玩手機一時爽,害的卻是孩子一輩子。長期觀看手機等電子看板,還會造成孩子學習能力、注意力的缺失,出現發育遲緩、學習障礙,容易發脾氣,自我約束能力下降等問題。使孩子逐漸失去創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資料顯示,兒童早期螢幕依賴會對大腦發展產生諸多的影響:

1. 影響大腦內部的化學物質分布;

2. 影響大腦的功能性發展;

3. 造成失眠,焦慮,注意力分散等癥狀;

4. 此類兒童將來獲得精神心理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的可能性更大,等等。

在翻閱資料的時候,我還發現之前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項調查研究,這項研究覆蓋了約一萬名兒童。令人不安的是,部分長時間看螢幕的孩子的大腦出現了變化,他們的大腦皮層過早地變薄了。

而大腦皮層變薄正是一個孩子變膚淺的開始,他們會在以後在生活裡難以保持持續專註的注意力,並逐漸失去創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做作業太枯燥了,刷一會視頻再寫吧;這道題好難啊,百度搜一下答案吧。當一個孩子開始偷懶,逃避現實的困難,求助於網路的虛擬快樂的時候,也正是這個孩子廢掉的開始。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公平了,選擇把時間放在什麼地方決定了一個人的出路。

心理學家做過一組實驗,他們讓三組5歲的孩子在紙上畫小人。每天幾乎不看電視的孩子畫的小人最好看,最完整。

每天看電視超過3小時的孩子,畫的小人基本有了人的形狀,但很呆板,不完整。

而看電視內容不被限制的孩子,畫出的小人基本不成人形,要麼缺胳膊要麼斷腿,還有的少脖子。

心理學家得出結論:讓孩子過早、過多地接觸電子產品,會大大損傷孩子大腦發育,影響認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而且,這種傷害日後會很難彌補。

電子看板,已經毒害了太多孩子

地鐵、商場、遊樂園,處處都能看到孩子玩手機刷視頻的身影。隨便打開一個視頻軟體,便充斥著大量的孩子、寵物、網紅畫面,孩子在鏡頭前擦脂抹粉,故作成熟,還有的受此影響,長大後的願望就是想當一名網紅。

圖片@視頻軟體截圖不久前,中國青年報聯合問卷網對1974名受訪家長進行了一項調查。數據調查顯示:

92.1%的受訪家長覺得青少年沉迷短視頻的現象普遍,

70.6%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沉迷短視頻會對學習生活提不起興趣,

66.3%的受訪家長擔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視頻內容。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已經有太多的事實印證了我們的擔心。前段時間,國外一個小男孩因沉迷玩手機而猝死,震驚了國人。

圖片@微博七八歲的男孩舉著菜刀跟爺爺對峙,叫囂著「不給錢就砍死你們」。究其原因,是他迷上了一款需要花錢的手機遊戲,而爺爺不給他錢。心理學家說:過度讓孩子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對孩子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大有損害,孩子會出現焦慮、抑鬱、暴躁、冷漠、自閉、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為。

誠然,手機作為一個我們和外界交流的媒介,已經越來越成為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大人尚且需要努力剋製自己,不成為手機的奴隸,更何況心智還沒發展成熟,尚缺乏自製力的孩子呢?

父母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首先要明確的是,讓孩子生活在脫離手機等電子看板的真空中生活這是不現實的,手機是把雙刃劍,關鍵是父母如何引導孩子使用。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了最新的電子看板使用時間指導和建議:

18個月以下的兒童

1. 嚴格限制數字設備的使用。2. 極個別例外情況:比如和家庭視頻聊天的場景。

18-24個月的兒童

可以選擇性的陪伴孩子使用數字設備,但需要遵循以下原則:1. 選擇高質量的內容。2. 和兒童一起使用數字設備。

3. 避免兒童單獨使用數字設備。

2-5歲的兒童

1. 每天不超過 1 小時的螢幕設備使用時間。2. 選擇互動性強、非暴力、教育性強、社會性更強的內容。3. 在使用過程中盡量陪伴兒童一起觀看。4. 為兒童找到其它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替代活動。

6歲以上兒童

1. 對數字設備的使用制定持續連貫、前後一致的要求,每天使用電子看板時間不超過2小時。

2. 保證不影響到孩子睡眠、身體活動和其它必要健康活動。

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已經有太多的事實印證了我們的擔心。除了以上提到的,家長還應和孩子一起規劃每天的數字設備使用規則,比如不允許在吃飯的時候和坐車上的時候用;再比如,禁止在臥室使用等。

一位哲學家說過:「要想除掉曠野裡的雜草,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種上莊稼。」同樣,要想讓孩子遠離手機等電子看板不再沉迷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腦科學家洪蘭也建議:當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被培養好後,再接觸動態的電子屏才好。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個小方法,我們可以和孩子做一個「我喜歡做的事情」清單,比如1、一家人一起玩桌遊2、出去和小朋友玩3、讀繪本/講故事4、看場電影5、全家一起去散步

6、遊樂場

當孩子想玩手機的時候父母可以試著用這些孩子喜歡的事和他交換,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玩桌遊來代替玩手機行不行?媽媽給你講一個故事來代替玩手機好不好?我相信,相比於手機冷冰冰的陪伴,孩子會更喜歡父母真實溫暖的懷抱。只是有些父母忽略了孩子,把孩子「推」給了手機。就如《少年說》上一位小男孩哭著控訴的那樣:「我覺得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求求你們放下手機,多陪陪我!

圖片@秒拍當孩子說出「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時,可想而知他的內心是多麼渴望爸爸媽媽能多陪陪他啊。科學家認為,父母在孩子嬰兒期陪伴越多,跟他說的話越多,孩子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就越發達,智商更高,語言能力更強,社交能力也更強。所以各位家長們,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吧。下面這張圖片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左邊的孩子和媽媽一起看書,右邊的孩子卻和媽媽一起看手機。兩位小朋友以後的人生必然是不同的走向。父母是孩子天然的模仿對象,你滿嘴髒話目中無人,孩子不會口吐芝蘭彬彬有禮;你懶散懦弱不知進取,孩子不會勤奮讀書力爭上遊;你視手機如命沉迷其中,孩子定不會養成目不窺園專註認真的好習慣。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沉迷手機,看似是孩子的問題,實則是父母的缺位。一部手機,看似微不足道,卻藏著做父母的哲學,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最後,想邀請大家做一個小調查,掃描下方二維碼哦!

參考文獻:10 Reasons Why Handheld Devices Should Be Banned for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2Effects of Mobile Phones on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Health: A Commentary Lennart Hardell O€rebro University加入Parents父母成長社群讓家庭生活更智慧有趣!

添加小助手微信13027279630

創意策劃 / Parents全媒體中心

寫手招募

如果你是愛分享的媽媽或爸爸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成為我們的特約作者

在看一下,給孩子更好的愛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