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臘月初一至三月初三,故宮博物院邀觀眾“紫禁城裡過大年”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讓傳統的節慶文化鮮活起來,經過9個月的籌備,故宮博物院12月21日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於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門-雁翅樓展廳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表示,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托著人民群眾“回家過年”的美好期盼。此次故宮博物院特舉辦的賀歲大展,以破紀錄的近900件文物展示數量,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的展覽創新形式,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

為期三個月的展覽,

可看可聽可聞可玩

展覽於2019年1月6日開幕,正值陰歷戊戌年臘月初一;閉幕日期選在2019年4月7日,陰歷己亥年三月初三,即遊春踏青的“上巳節”。

此次展覽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文物展覽位於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屆時在宮殿門口會懸掛春聯、門神,在廊廡下裝飾華美宮燈,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丹陛上下樹立高大的天燈、萬壽燈,總共使用仿製品超過1000件。此展可稱為故宮博物院建院以來提用文物最多、展場面積最大的一次展覽。

六大主題展示清宮年俗

展覽分為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

在“祈福迎祥”單元,觀眾朋友們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可謂福氣滿滿。“祭祖行孝”單元中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神主難得一見。眾多材質優良、工藝精美的齋戒牌更是美不勝收。“敦親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後妃分別宴飲的場景。宴桌擺放參照了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膳檔的記載,動用文物超過100件。“勤政親賢”單元重點還原了明窗開筆的場景,將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在展廳搭建了出來,觀眾可一睹“金甌永固杯”的風采。“遊藝行樂”單元展示了過年期間的娛樂活動。展櫃中的《冰嬉圖》描繪了臘月初八太液池冰嬉的場景。展品中有8件精美的戲衣,是難得一見的珍貴戲曲服裝資料。“歡天喜地”則指開放區域內按照清宮舊俗複原的年節裝飾。觀眾只要走進紫禁城,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獲得沉浸式的體驗。

首次複原“天燈”和“萬壽燈”

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後後要使用8000多人次。道光二十年(1840年)這項活動被節儉的皇帝取消。今天,通過研究人員的努力,不但在文獻中查出天燈、萬壽燈的使用方式、歷史沿革和各部分的詳細尺寸,更在庫房中找到了燈身模型、燈聯小樣以及燈杆原件,並成功將它們複原出來,重新樹立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台基上下。

數字沉浸體驗展

“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位於乾清宮東廡,分為冰嬉樂園、門神佑福、花開歲朝、戲幕畫閣、賞燈觀焰、納福迎祥六個部分,依托文物大展,切實落地豐富的互動展現形式,運用科技手段,呈現傳統文化語境下的視覺互動表現力。

“過大年”文化創意研發近百種

目前,與“過大年”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共研發近百種,分為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嬰戲系列、冰嬉系列、賞梅迎春系列、喜福連綿系列及金甌永固系列等。品類涉及賀歲禮盒、紙品書簽、帽飾絲巾、茶器水具、靠墊掛飾、香氛香蠟、手機配飾等。

“中華老字號 故宮過大年”展

以展示全國各地老字號產品為主題的“中華老字號 故宮過大年”展,將在慈寧宮花園、慈寧門外廣場舉辦,來自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安徽、吉林、山西10個省(市)的145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參展,展示傳統小吃、特色美食、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等10余項內容。

編輯:陳 梅

審核:文 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