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端午節到了 中醫教你自製中藥香囊

原標題:端午節到了 中醫教你自製中藥香囊

特邀專家 張曉強

山西省中醫院風濕病科主治醫師,山西省第二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國學及古中醫實踐者,推崇古源中醫、本質中醫。中華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山西省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中醫藥學會老年病學會委員,山西省醫師協會免疫分會委員。主持或參與完成多項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專業性學術論文20餘篇。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人民就有佩戴香囊的習俗。《禮記·內則》記載:「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香囊)以示敬意。後來香囊成為端午節饋贈佳品,也成為相戀之人定情信物。如納蘭性德有雲:「珠衱佩囊三合字,寶釵攏髻兩分心。」《紅樓夢》中有一回也寫道:黛玉誤以為寶玉將她送的香囊送與了別人,使起性子來,連正繡的一個也要剪掉,一針一線都是情意,寶玉哪裡捨得送人,卻是恐人搶走了貼身戴著,可見情深意重。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用絲線纏成。古人多在端午節時,將藥物或其粗末裝在特別的囊狀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際處或裝入貼身衣袋內,或掛在床帳或車輦以防治某些疾病。香囊不僅有精美的絲製品,還有用金銀等貴重金屬精心打造的,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倭角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腰圓形、方勝形等等,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系有結出百結的繫繩絲線彩絛或珠寶流蘇,百結諧音百吉,蘊含著美好的心願。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等。《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在我國,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等習俗。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魑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抵抗力較弱的孩子帶來疾病與災難,所以要在五月端午佩戴香囊消災防毒。

香囊中的中草藥可預防疾病

古時山西境內: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裝有中藥材或粗末,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聚香凝神、避邪驅瘟老少皆宜。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藥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具有芳香避穢、祛濕化濁、理氣殺蟲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這些藥物之所以有芳香氣味,是由於其含有大量揮發物質,這些揮發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節傳統香囊中的中草藥還可以預防夏季常見傳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濕疹,且對防蚊驅蟲有很好的作用。

釆用佩戴香囊辟疫的方法在中醫中被稱為「香佩法」,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它可以「治未病」,即在疾病過程中要主動採取措施,防變於先,控制疾病的發生。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說:「禍始於微,危因於易,能預此者,謂之治未病,不能預此者,謂之治已病。知命者,其謹於微而已矣」。清代吳師機著名外治法大家在《理瀹駢文》指出:「外治者氣血流通即是補,不葯補亦可。其中用藥味,必得氣味倶濃者方能得力」。而香葯能夠「率領群葯開結行滯,直達病所,俾行攻決,無不如志,一歸於氣血流通,而病自已」,「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亦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外治法與內治法只是給葯的途徑和給葯的方法不同而已,治病的原理並無二致,內服藥經口腔進入體內,通過臟腑經絡佈於周身,外治法「雖在外,無殊治在內也」。二者治病實有「殊途同歸」之妙。

製作香囊的基本步驟

傳統香囊分三個部分:紙粽子(纏五綵線)、香囊(裝中草藥)、穗子。當然把它們穿起來還要用到綵線和各色珠子。

端午節香包的做法很多,我們隻把基本的步驟演示一下。

先來做紙粽子:

裁一個長紙條,從一頭開始,折一個三角,再折一道,邊緣都要對齊,角也要保持尖尖的,疊得越規矩,做成的紙粽子才好看。大約要折9次。

現在按照折印,把長條紙疊成立體的粽子形。前面疊得規矩,後面就會很容易,盡量讓各個角都尖尖的。最後剪一個三角形的邊,塞進去,紙粽子就完成了。

開始纏線,線頭塞在紙縫裡,輕輕地纏繞,別把線頭拉出來。線經過每個尖角時繞180度,最終線會回到起始點。剩下的工作就是耐心加耐心,一遍一遍地重複繞線,讓每根線都緊密排布,一根挨著一根。線的交叉點自然形成好看的幾何圖案。可以一路纏下去,纏成單色的,如果想做彩色粽子,現在該換線了。原來的線頭塞進紙縫裡,新的線頭也塞進去。不斷換線,最終做成一個好看的彩色紙粽子。

接下來,我們來看做香囊的步驟:材料用綢子頭、布頭都行,剪下一塊長方形,對摺起來,成為方形,將兩邊縫上。注意要把正面放在裡頭。翻過來,就是一個正方形的小布口袋了。

往裡面塞入一半棉花(也可以不塞),加入中草藥或其粗末(我們整理了古代諸多的辟疫香囊的經典藥物,常用的有艾葉、白芷、荷葉、藿香、佩蘭、丁香、薄荷、皂角、桔梗、蒼朮、白朮、菖蒲、川芎、桂枝、良薑、香附、烏葯、鬼箭羽、百部等,它們能起到芳香避穢、祛濕化濁、理氣殺蟲等的作用)。

對摺捏上,讓頂邊和底邊成九十度,就是一個三角小香囊了。用綵線縫上,這縫線也是裝飾,用好看的線。

做穗子及穿串:穗子比較好做,纏一股線就行,一頭纏上,一頭剪開。在穗子的頂頭奉上雙股線,開始穿串了。各種小珠子任意搭配,在紙粽子、香囊、穗子之間都要點綴一些珠子,才夠好看。

一般來說,香囊在上,紙粽子在下,這樣香囊裡的香味可以聞到。切忌填化學香料,淡淡的中藥最管用,不傷人。

張曉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