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季高血壓頻發,記住這3個半分鐘,關鍵時刻能救命!

很多人都知道,清晨起床先喝一杯水,能降低血液黏糊度,防止發生意外。但其實,對於晨起這個「危險時段」,隻做這一點遠遠不夠。

播放GIF

早上6-10點被稱為「高危時段」不是沒有道理的,調查顯示:約40%心肌梗死、29%心臟性猝死在這個時間段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的概率也是其他時段的4倍。

晨起猝死的新聞也比比皆是,都是清晨高血壓在作怪。

現在氣象越來越冷,寒冷刺激血壓上升、波動,尤其是血液方面已經出現問題的人,更容易發生意外。今天,便民君要和大家分享下如何應對「清晨高血壓」,安全過寒。

清晨高血壓沒那麼難對付!

前面說了,清晨是猝死、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發時段,清晨血壓升高是促發心腦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所以,管理清晨血壓是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病的重要手段。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教授,開出了「3個半分鐘」的藥方,用於避免清晨高血壓。

3個半分鐘

清晨醒後在床上平躺半分鐘

半起身在床上坐半分鐘

起身在床沿垂腿坐半分鐘

然後再起身活動

這「3個半分鐘」,可大大減少因腦缺血、心肌梗死或腦中風而猝死的幾率,足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此外,晨起上廁所也要注意,別著急起身:可能會產生體位性低血壓、或是大小便太使勁,都可能引發昏厥或腦血管意外。

早上起來之後先喝一杯溫水,最接近人體體溫的為佳,不會刺激腸胃。早飯也要吃的清淡一點,比如喝粥喝湯,容易吸收,能盡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和營養。

清晨血壓測量方法

晨血壓是指清晨醒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起床後2小時或清晨起床6點~10點間的血壓。

此時段如果家庭血壓測量平均值≥135/85mmHg和(或)診室測量血壓平均值≥140/90mmHg,則可診斷為清晨高血壓。

除了應對「清晨高血壓」以下高血壓問題也要注意!

1

降血壓要會產生依賴?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死亡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其中,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只有46.5%、41.1%、13.8%。存在這種局面,與病人對高血壓認識不夠、用藥上常犯錯是分不開的。

越早將血壓控制在合適水準,越能更好地保護血管,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避免心梗、心衰、中風、腎衰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除了早期的輕度高血壓,可通過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壓達標之外。其他階段的高血壓都應該儘早啟動藥物治療,而且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隨便停葯。

95%以上的高血壓屬於「原發性高血壓」,需要藥物控制,很少存在治癒的情況。

另外,目前,把控制血壓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就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有保健品或是健康儀器宣稱「治癒」高血壓,要小心虛假廣告。保健品無法代替藥物,常規的補充鈣鐵鋅硒維生素是可以的,但是葯不要私自停掉。

2

測血壓的頻次多少為宜?

健康人群,一般建議35歲之後需要定期測量血壓,就算體內沒有任何不適(早期高血壓或持久高血壓不會產生明顯癥狀),每年至少需要測量2~3次血壓。

高血壓病人一定要養成監測血壓並記錄的習慣。血壓不穩定或未達標者每天測量至少3次,連續監測3~5天后再找醫生調整方案,直至穩定達標。已穩定達標者,每天監測一次或每周選一天進行監測即可。


3

打鼾可能是求救信號

夜間打鼾,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再平常不過,但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意義更為重要。如果你是高血壓患者、且出現了異常打鼾,這可能是求救信號,需要警惕發生腦血管意外,危及生命。

來源:安徽醫療便民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