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技快遞丨阿司匹林或可降低卵巢癌風險

科研進展

1、高脂飲食可促進攝護腺癌進程發展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研究人員對攝護腺癌小鼠模型進行研究,發現高脂飲食(HFD)可加速攝護腺腫瘤生長,增加骨髓來源的抑製性細胞(MDSC)比例及M2/M1巨噬細胞比值。塞來昔布(非甾體類抗炎葯)可抑製腫瘤生長,降低局部MDSC以及M2/M1巨噬細胞的比例。另外,HFD誘導的腫瘤生長與攝護腺巨噬細胞分泌的IL-6相關,IL-6受體的磷酸化信號傳導可激活轉錄激活因子pSTAT3陽性腫瘤細胞。使用抗IL-6受體抗體可抑製高脂飲食餵養小鼠的腫瘤生長,減少局部MDSC及pSTAT陽性細胞的比例。因此,HFD通過小鼠中IL6 / pSTAT3信號通路增加MDSC並加速攝護腺癌腫瘤生長。該機制可能存在於肥胖的攝護腺癌患者中,IL6介導的炎症或可作為攝護腺癌的治療靶標。

2、口腔菌群與口腔鱗狀細胞癌進程相關

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癌症,是台灣男性中第四大惡性腫瘤。《Front Microbiol》,台灣長庚大學研究人員選取197名不同分期的OSCC患者及51名健康個體進行16S rRNA V3V4擴增子測序,分析口腔菌群並鑒定與OSCC相關的細菌生物標誌物。結果發現,4期患者的口腔菌群群落複雜性顯著高於健康對照;1期到4期,口腔菌群會隨癌症進程發生動態變化。梭桿菌門的豐度會隨疾病進展顯著增加,健康對照(2.98%)到OSCC 1期(4.35%),到4期(7.92%)。在屬水準上,梭桿菌屬的豐度增加,而鏈球菌屬、嗜血桿菌屬、卟啉單胞菌屬及放線菌屬的豐度隨癌症進展而下降。該研究提供了口腔癌進展期間口腔細菌群落變化的證據,並提出了使用細菌作為OSCC診斷標誌物的可能性。

3、兩項研究顯示:阿司匹林或可降低卵巢癌風險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Moffitt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採集了全世界13個研究項目的數據,包含超75萬名女性,記錄其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體抗炎葯的情況。長期隨訪中,超3500名女性被確診患有卵巢癌。結果顯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10%卵巢癌的發生風險。第二項研究,《The Lancet Oncology》,夏威夷大學檀香山分校和Moffitt癌症中心研究人員採集近1000名已被確診為卵巢癌的女性患者的數據,發現服用阿司匹林以及其他非甾體抗炎葯的女性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30%。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兩項研究都依賴於回顧性、觀察性數據,因此無法明確因果關係,只能確定兩者有關聯。

4、孕婦或可通過改變飲食預防後代自閉症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弗吉尼亞大學醫學研究人員研究表明,母親體內的微生物組,決定其後代患自閉症和其他神經發育障礙疾病的風險,但可以通過飲食、益生菌補充劑或糞便移植來輕鬆地改變微生物組。這項工作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即通過準媽媽或可通過改變飲食預防自閉症。

產業及政策動態

1、GSK與23andMe達成合作,基於人類遺傳學資訊共同開發新葯靶標

GSK和23andMe公布一項為期四年的獨家合作,將在人類遺傳學基礎上研發創新藥物和潛在療法。此外,GSK還對23andMe進行3億美元的股權投資。該合作將結合23andMe大規模遺傳資源和先進的數據科學技術,以及GSK在科學醫學知識以及商業化專業知識上的優勢來共同開發新葯靶標。具體合作項目包括:改進藥物靶標選擇,以發現更安全、更有效的「精準」藥物;鑒定可能對靶向治療做出反應的患者亞組;更有效的招募患者進行臨床研究。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