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測血糖的5個重要細節!這樣采血,成功率提高90%!

氣象一冷,糖友們可犯了難。

在家自測血糖時,常常碰到擠不出、血量不足、采血不成功的情況。出現這些情況該什麼辦呢?

小糖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小竅門!

一采血前保持手部溫暖

手部冰涼加上氣象寒冷,針刺後不容易出血。因此需要增加手部血液循環,為采血創建良好的條件。

(1) 先用溫水清洗雙手。

Q:

天冷時如果沒有溫水,怎麼洗手測血糖?

A:

可以選用無香味的免洗洗手液,但如果手部較臟特別是接觸過含糖物品,還是需要用肥皂及溫水徹底清洗雙手。

(2)將需要采血一側的手臂自然下垂,搓手背10~30秒,或用力甩手幾次,待指尖末梢稍顯紅潤即可。

Q:

如果雙手冰涼,還能測血糖嗎?

A:

對於手部很涼的朋友,可以用40℃的溫水浸泡雙手,待手掌紅潤,感覺手部變暖後采血即可。

【提示】有些年齡較大的朋友如果長期采血困難,建議就醫看是否存在末肢微循環問題,必要時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3) 采血前用酒精消毒時,棉花棒沾取少量酒精,塗抹在采血的局部肌膚,小範圍內即可。以免用量過多,使得酒精在揮發時降低手指的溫度。

二使用需血量少的血糖儀

采血時如果過分用力擠壓,會導致組織液混入血液,引起測量值不準。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更建議使用需血量少的血糖儀,采血針更細,對皮膚損傷更小,痛感也更輕。

【提示】一般較細的采血針有28G、30G,即「前面的數字越大,針越細」。

三找到適合自己的采血深度

每個人手部角質層的厚度不同,因此每個人適宜的采血深度也稍有區別,需要在多次操作、長期的觸感經驗中摸索適合自己的采血力度、深度,以減少疼痛感。

一般的刺入深度為2~3mm。

● 對有些角質層薄的人來說,無需用力就能採到足夠的血量;

● 而對於角質層偏厚的人,則需在采血針下壓時,稍加力度,從指根向指端(采血點)方向慢慢擠壓,以形成血滴。

四選擇血量充足、痛感小的采血點

(1) 無名指、手指兩側

雖然說十個手指都能采血,但很多資料顯示,無名指的痛感相對較輕;且在手指兩側的血管豐富,神經末梢分布較少,痛感小、血量充足。

所以建議在手指兩側、皮膚較薄的位置采血,但不要太靠近指甲、指腹的部位。

【注意】不要一直在同一個部位采血,以免使傷口難以癒合。

(2)力求采血針穩、準

在手握執筆時,要力求筆在采血部位的穩、準。最怕的就是手抖動或猶豫,導致采血針「漂移」,增大創口面積,嚴重的還會引發破潰感染。

建議拿著采血筆的手、握牢指端的手、采血下壓點,三者之間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支撐空間。

五學會釋放緊張感

指端采血屬於創傷性操作,很多朋友在測試前會變得緊張,這樣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上升。建議采血前做好心理調整,放下緊張的心態。

在針扎進皮膚的那一刻,如果實在怕痛不妨喊出來。這樣反而可以釋放緊張感,利於血液流出,也能使血糖值更準確。

冬季氣溫低,血糖波動本身就比較大,再加上不少糖友為了保暖禦寒,食量增加了,運動量也減少了,所以常常導致血糖直線升高卻不自知。

為了更好的把握血糖動態,預防併發症,建議糖友們在冬季測血糖要比其他季節更勤快一些。

一般來說,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應每天監測4-7次,已達到控制目標時可每周監測1-2天,包括空腹及三餐後。

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在開始階段每日至少監測血糖6次,包括空腹,三餐後及睡前和夜間,達到治療目標後每日監測2-4次。

冬氣象候寒冷,穿得多,不少朋友總是懶得去運動,但對於測血糖這件事,萬萬不可偷懶噢~

您今天測血糖了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