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汽-大眾捷達傳言停產,或成獨立品牌

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琳)近期,網絡流傳一份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簡稱“一汽-大眾”)內部員工座談會主要內容的檔案,其中表明2019年捷達將要停產。同時,傳言2019年一汽-大眾第三品牌或將命名為“捷達”,採用全新品牌Logo,主打經濟型家用車市場。對此,一汽-大眾公關部相關負責人12月24日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目前尚沒有具體資訊,適當時候官方會發布。

捷達被傳停產

一張疑似一汽-大眾的內部員工座談會主要內容的紅頭檔案列印紙讓一汽-大眾的常青樹車型捷達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明年捷達停產”這6個字似乎昭示了從1991年下線但仍活躍至今的捷達車型的命運——停產。

一汽-大眾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並沒有明確否認這一傳聞,隻表明目前還沒有具體資訊。而一位接近一汽-大眾的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明年捷達停產已經基本確認,捷達將更新成一個新品牌。”

除了疑似內部檔案之外,關於捷達停產傳言的還可以從《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新速騰車型下一代項目環評補充公示》窺探出一二。《補充公示》提及了成都工廠改造的內容和規模,表示將改造原有捷達生產線,形成年產30萬輛新速騰下一代車型的生產能力,等量替換原有捷達產能,不新增產能。

在業內人士看來,種種事項似乎說明捷達車型停產已經非常接近事實了,就差一汽-大眾的官方宣傳了。

或成獨立品牌

此前有關於捷達車型停產傳言是因為車市寒冬而導致,但捷達車型11月銷量顯示事實並非如此。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1月捷達車型的銷量為3.23萬輛,1-11月捷達車型累計銷量達到29.1萬輛。從1991年下線至今,捷達車型的累計銷量超過了400萬輛。因此捷達車型停產並不是因為車市寒冬所致,停產原因或是捷達將獨立成為一汽-大眾第三品牌。

今年1月5日,一汽-大眾進行了經營業務變更,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將捷達單獨與大眾、奧迪並列,變更前生產的乘用車只有德國大眾和奧迪ABCD級系列轎車,而變更後生產的乘用車包括大眾、奧迪和捷達系列乘用車。顯然,一汽-大眾對捷達有其他的安排。

在大眾集團2016年財報會上,大眾中國總裁海茲曼曾透露,一汽-大眾將發布除奧迪、大眾外的第三品牌,主攻經濟型家用車市場,換而言之就是廉價車品牌。近日有消息稱,一汽-大眾的第三個全新子品牌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發布,這一品牌或將命名為“捷達”,預計將採用全新品牌Logo。

從目前的資訊可以獲悉,新品牌將圍繞中國市場的需求,最初將投產三款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品牌的產品規劃裡含有轎車和SUV,其中轎車預計為即將停產的捷達,但或將採用全新命名。

新品牌的機遇與挑戰

由單一車型發展成獨立品牌的情況並不常見。捷達的更新源於它多年良好的銷量表現和積累下來的口碑。如果更新為獨立品牌,一汽-大眾可以充分利用捷達的情懷資源,從而得到良好的潛在用戶群體。此外,27年的時間,捷達積澱了口碑和影響力,新品牌具備了易被消費者理解和接受的先天優勢。

然而,今年國內車市呈現負增長,中汽協預測明年開始國內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汽車市場的競爭也將加劇。此時,一汽-大眾全新子品牌問世如何與已在市場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進行競爭,更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難題。

此外,隨著消費者的消費更新,消費者消費趨於理性,主打廉價車型的新品牌能否讓消費者買單依舊是一個問題,能否讓消費者信任其未減配也是一個問題,捷達新品牌必然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業內認為,捷達若獨立成為新品牌,有助於一汽-大眾布局國內低端車市場,但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熾化,能否如願還是未知數。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張冰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