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益平:中國的金融科技,要小心被“彎道超車”

作者 江曉川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說,中國金融監管架構要更新,要“走在前面,擁抱技術”,理由是過於嚴苛的金融監管可能使得行業落後。

2019年7月2日,在騰訊新聞·原子智庫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舉辦的、主題為“融合·迭新——數字驅動下的金融與消費”的騰訊夏季達沃斯主題夜話上,黃益平發表了這一觀點。

黃益平建議,監管層要擁抱技術,“加密數字貨幣也要思考”,但“如果一直關著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短期是保住金融穩定了。但是如果一直缺席,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黃益平表示,目前的分業監管框架需要更新,因為很多金融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混業經營、金融控股公司”。儘管它們有風險,但與金融科技相結合,“能帶來很多生產力”。

此外,黃益平還建議監管層要“花更大力量來支持金融科技發展的基礎設施,例如通信技術”,並關注大數據的整合和運用,並在“大數據的效率和保護隱私之間取得平衡。

以下是黃益平演講的內容。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關於中國的數字金融行業,這個行業是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催生出來的,應該來說,我們確實做的不錯。

兩周前,我到華盛頓跟IMF做了第二次的閉門研討。拉加德親自來講話。為什麽他們會作為一個國際組織跟我們做年度閉門研討?原因在於中國的數字金融做的比較好。18號研討那一天,拉加德講話直接提到Facebook這件事情。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對中國很多研究者和從業者來說,也是很大的刺激。

我們的問題是,我們過去在一線領域做的不錯。假如說像這樣的國際性加密貨幣成功,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麽?我們能做什麽?我們會處於什麽樣的地位?我覺得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思考的。

我想簡單地跟大家看一下,有兩家機構評選2018年世界金融科技一百強,前十名裡面有好幾個是中國的公司,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我們有一些所謂獨角獸金融科技公司,在全世界來說規模都比較大。但是我們最成功的地方,還不在一些大公司,最成功的是我們的金融科技或數字金融,有非常突出的普惠性。

我們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編制了一個“北京大學普惠金融指數”,把每一個地區的指數都編出來,從2011年到2018年。左邊的圖是2011年,右邊的圖是2018年,簡單來說,大家可以看到右邊圖各個地區之間的顏色相似形越來越高,意義是什麽?七八年時間,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地區性差異在不斷地縮小。

換句話說,原來相對滯後的地區,在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上面正迅猛趕上來,這恰恰是我們想看到的普惠性的方面,數字金融在這方面顯示出了獨特優勢。

我們也做過很多研究,看看這些數字普惠金融對我們的經濟、對經濟發展有什麽作用,我們有很多的實證研究、統計分析,大致來看對創新、創業、支持收入增長,甚至支持收入的公平是有積極意義的,我們有很多實證的分析。為什麽普惠金融做的相對比較好?我一般的看法是三條:

第一條,在傳統的金融領域裡面,一致性的金融政策比較嚴重,政府對金融體系的乾預比較多。一定意義上來說,導致了我們對普惠金融潛在客戶的服務相對不足,最典型的是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這個群體的服務不足,所以普惠金融和數字金融一起受到的歡呼。

我最近去美國,同時參加了一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寫的報告,比較中美之間的移動支付體系。他覺得中國的移動支付做的非常好。美國很多老百姓基本上已經享受到了比較充分的支付服務,拿出信用卡一拍就解決問題,還有其他的原因。在中國支付寶、微信支付起來以前,大多數老百姓是沒有支付手段的,所以這個是一個很重大的區別。

這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也說明今天所取得的這些成績,我覺得最大的優勢、做的最好的地方是普惠金融,我們在一定意義找到了可能的方法,支付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江小涓老師提到了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這兩家銀行每年都是放上千萬的貸款,完全不見面,這其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普惠的方面。

但是我們在數字金融的發展過程當中也碰到不少的問題,這是我們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做的另外一個指數,叫金融科技情緒指數。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公眾對這個行業的看法其實是在起起落落,振蕩非常厲害,當然背後也反應了我們面對的風險,所以我們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今年3月份,一個哈佛大學歷史學家來參加我們的發展高層論壇,我們一起聊天。他跟我說,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非常有意思,非常重要。為什麽重要?他說你看我在美國生活,基本上都是寫支票做支付,我去日本的時候,一般都是用現金做支付。但是我到中國來,當然他沒有支付寶,他也沒有微信支付。他說我看你們整天都是用手機支付,感覺三個國家在支付這方面似乎是處在不同的朝代。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他接下來說了一句話,他是一個歷史學家,不是經濟學家,作為歷史學家,他說他的觀察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最後的決定因素不是軍事力量,而是金融能力。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

去年4月份我們北大到英國辦一個海外校慶活動,學習英國的工業革命史,有一個很重要的發現。一位經濟學家發現,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其實是靠金融革命催生的,技術在工業革命發生以前早就已經存在。技術一直沒能轉換成工業革命,原因在於沒有大量廉價的資金幫助轉化。蒸汽機的技術永遠是一個蒸汽機的技術,只有金融革命才能幫助它變成工業革命。

經濟學界一直有個李約瑟之迷,為什麽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我不展開來講,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金融體系不夠發達,所以有沒有技術都很難推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

易綱行長最近一次講話講,未來國際金融的競爭很有可能就是集中在金融科技領域。這個是跟我們前面提到的Facebook提出來的產品,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重要的啟示意義的。

金融科技,我不是說金融科技未來就會決定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結局,但是金融科技會成為一種很重要的國際競爭力的力量。金融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什麽地方?如果金融科技是用的,未來能發揮什麽樣的作用?我們怎麽樣認為它是一種好的金融?我覺得普遍簡單來說有四個方面,這是我個人的理解,不一定是一個百準的說法。

一是能夠支持創新的。因為只有支持創新,這個國家的實力才能變得越來越大。

二是提高金融效率。金融效率的意思就是效率越來越高,但是動員相對便宜、大規模資金的能力越來越大,這是我們產業革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

三是需要維持穩定。你有很高的效率,快速去做這個事情,你搭一個非常大的平台,效率很高了,普惠性很強,但是如果風險控制不住,最後的結局不一定很愉快的。

四是最後的國際競爭可能會體現在國際金融體系當中的競爭,有可能是誰未來會主導這個支付體系?誰會主導未來的儲備貨幣?這個儲備貨幣有可能是美元,也可能就是一種新的加密貨幣,我不知道。但是這是我們未來要關注的。

也許在我們的監管政策需要做一些新的考慮,第一個就是剛才說到的普惠金融做的很好,風險也很多,怎麽樣來平衡?國外國內都有一些經驗,我覺得這個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平衡、創新和穩定之間的關係,這可能是我們未來監管的一個主要要考慮的事情。

另外還有幾個方面我覺得要值得思考的一些事情,第一還是要擁抱新技術,我們移動支付為什麽能夠普及成為今天這樣的一個主流工具?我覺得就是因為智能手機和4G普及以後,就變得成為了可能。

未來5G會給我們的金融科技帶來什麽樣的影響?我個人還沒有想清楚,有一點我是清楚的,我相信它會再一次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金融的業態。我就應該走在前面去擁抱它,甚至包括數字加密貨幣這件事情。如果我們一直關著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短期是保住金融穩定,但是我們五年一直缺席,未來開放有沒有可能Facebook做成、JP摩根做成,我們就沒有機會了,我覺得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我們的監管框架也可能需要再進一步思考。目前來說還是一個分業監管的框架。但是我們這些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基本上都是混業經營、金融控股公司,它會有風險,但合在一起,其實也帶來很多新的生產力。

剛才說到的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為什麽短期內不見面就發上千萬的貸款?原因在於已經有支付、已經有其他平台積累了很多數據,所以相互之間的生產力的提高是一個乘數的效應,完全把它給分開來可能會有其他的問題。但是風險還是要監控的,並不是把它完全放在一起就可以了。

監管部門或政府應該花更大力量支持金融科技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很可能就是通信技術,我們只有把通信技術鋪遍全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才有條件。但同時,也可能是大數據的整合和運用,因為沒有大數據,你是做不了的。同時我們要考慮保護隱私的問題,需要在大數據的效率和保護隱私之間取得平衡,我覺得這非常重要,

我今天提出來的問題是,我們似乎感覺到,我們中國的金融科技暫時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我們的領先主要是在普惠,而不是其他領域。世界各國很多公司的很多操作,有可能是在快速趕上來,甚至在很多領域一步就邁到我們前面去。我們曾經很驕傲地說彎道超車了,但是我們有可能正在被別人彎道超車,我們怎麽樣保持我們持續領先的地位,這是我們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