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年賭約終於落幕!董明珠贏了雷軍,能贏下未來嗎?

近日,隨著格力2018年全年年報的公布,格力小米“五年賭約”終於落幕。財報顯示,格力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981億元,同比增長33.61%;2018年小米集團營業額為1749億元。格力在營收方面力挫小米,拿下“賭局”。

數字上的勝負只是表象,格力和小米背後為公司產業轉型做的努力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所在。當賭約落幕,我們又可以從他們的年報裡讀出哪些信息呢?

回望2013年至2018年,格力在營收方面一直力壓小米。不過,雙方在營業收入金額上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從打賭當年將近900億元縮小至2018年的200多億元。成立於格力1991年的格力電器於2012年突破了營收千億大關,而2010年誕生的小米隻用了8年便達到這個目標。

格力和小米的營收之路並非坦途。雙方在2015年紛紛經歷營收增長為負的“陰影”。但在2017年,小米實現了高達68%的營收增速。相比之下,格力37%的增速則略顯遜色。2018年,雙方營收差距僅有230億元。

這5年裡,以手機起家的小米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體系,孵化、投資了超過210家生態鏈公司。小米稱自己走的是硬體、新零售、互聯網服務的“鐵人三項”模式。

而以空調業務聞名的格力電器試圖摘掉“空調”的標簽,宣稱自己正在從“中國製造”轉型為“中國創造”,發展包括智能裝備、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新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力求完善產業布局的格力和小米紛紛進軍對方的“地盤”——格力發布了“色界手機”,而小米也做起了空調。不過,從格力的主要營收業務佔比看來,佔據大頭的依舊是空調製造老本行,其智能產業的規模非常小。

小米的轉型似乎看起來更顯著,為了強調小米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 從2015年到2018年,小米將其手機業務的營收佔比從80.4%壓縮至65.1%。

雖然從這五年的營收成績看,小米營收略遜一籌,但是在過去五年裡,小米經歷了營收破千億、增速超過300%、赴港上市等歷史性的跨越,逐漸打造起了產品線豐富的物聯網;格力也積極研發芯片和能源車,從“中國製造”轉型為“中國創造”。格力小米五年賭約以外的競爭,也許才是最大看頭。

策劃/騰訊科技 馬炯慧 孫實

製作/數可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