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億元賭約“揭盅”:董明珠與雷軍這五年變得更像對方了

12月12日,是董明珠與雷軍10億元賭約到期的日子。

五年前,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一個頒獎禮上公開發起挑戰——如果五年後小米的營業額超過格力,就請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賠他一塊錢。性格剛烈的董明珠當場回應說,第一這不可能,第二要麽不賭要賭就賭10億元。

這成為互聯網企業向製造業企業發起挑戰的標誌性事件。

要對比2018年的營業額,兩者還要等到明年初。不過,單純對比財務數據已經意義不大,因為小米代表的互聯網模式與格力代表的製造業模式正在深度融合,格力在發展家庭互聯網,小米亦在布局全屋家電。

格力、小米殊途同歸,都瞄準了智能家居。只是格力的模式偏重,小米的模式偏輕。未來,最終誰將勝出?也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董小姐“聯網”思維加強

說來巧合,2013年12月的那場賭約之後,董明珠推動格力電器多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其中,格力做手機,引來外界許多質疑,甚至有人猜測是因為董明珠跟雷軍打賭,一時意氣用事跨界之舉。

董明珠12月12日在自媒體的影片裡再次正面地給予了回應,她的初衷都是為了做好格力的智能家居。2012年,董明珠接任格力電器董事長,當年格力電器的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2013、2014年,格力電器接連兩年每年營收增長200億元,不過2015年受冷氣機業大環境影響,營收回落到千億元。

2015年3月,她在中山大學的一次演講後,突然掏出帶有格力LOGO的手機,一時業界嘩然。對於為什麽做手機,董明珠坦言,格力電器現在開始進軍智能家居,手機與全屋家電產品形成系統,比如洗衣機洗完衣服,通過手機就知道了。手機與家電聯網,形成智能家居。

為了做好手機,格力有自己的研發隊伍,甚至有自己的生產線。“我喜歡搞重資產”,董明珠說。重資產要付出很多,有人擔心沒有回報,但是這對消費者更有保障,品質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不急著要回報”。

今年格力手機已推出三代產品,但市場上仍難見蹤影,只在格力商城少量出售。董明珠坦言,格力手機還沒有真正實現市場銷售,目前格力員工、格力冷氣機安裝工都在用,因格力手機裡有很多工具,方便員工、安裝工與總部對接。“它(格力手機)是系統,要做扎實、做完美,才推向市場。”

智能家居除了以手機為核心的資訊網絡,還有一張能源網絡,儲能是其中的關鍵。正因為此,董明珠兩年前極力推動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無奈遇到機構投資者的反對而終止。

後來,董明珠不甘罷休,以個人名義,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入股銀隆。雖然董明珠最近與銀隆創始人魏銀倉的矛盾公開化,但她仍然對銀隆的前景抱有信心。

董明珠說,銀隆的鈦酸鋰電池,解決了安全問題,高溫低溫不受影響,而且充電快。“未來智能家居,儲能是必備,因為不能斷電。現在全世界還沒有人領先,為什麽我們不能挑戰一下呢?”

最近,董明珠又有驚人之舉。格力電器近日以30億元參與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今後格力電器將變為智能終端製造商聞泰科技的重要股東,並間接參股安世半導體,完善上遊芯片布局。格力電器表示,借此在5G、物聯網時代,實現智能家居、智能裝備、通訊設備等多元業務協調發展。

雷軍更加重視產品和管道

過去五年,董明珠的“聯網”思維增強了,而雷軍則更加重視產品和實體管道。

有意思的是,2015、2016年,無論格力電器還是小米,都經歷過波折,然後它們同時在2017年走出谷底,營業收入攀上新的高峰。小米的重新振作,與雷軍加強供應鏈、實體管道直接相關。

從營收看,小米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收分別為743億元、668.11億元和684.34億元。

立下賭約時,雷軍曾表示,小米的盈利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輕資產。第一,小米沒有工廠,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廠;第二,小米沒有管道、沒有零售店,可以採用互聯網的電商直銷模式;第三小米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產品研發和用戶交流上。

正是這種純互聯網模式的玩法,讓小米摔了跟鬥。

幸好雷軍及時糾偏。2016年,他親自抓小米供應鏈管理,並開始設立小米之家。產品力、管道力提升,讓小米2017年實現翻身,營業收入達1146億元,為小米集團(01810.HK)2018年在香港上市鋪平了路線。

抓住上市機遇,雷軍奮起直追。小米2018年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已達到508.46億元,相比格力電器的577.23億元,差距已經不到69億元。加上上半年的業績,小米2018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達到1305億元,而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的營業收入為1487億元,格力電器領先182億元。

考慮到小米今年第三季的收入同比增速達到49.1%,而格力電器前三季的收入增速為34.11%(在家電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已屬不易),預計2018年全年小米與格力的營收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董明珠最近已公開表示,格力電器今年2000億元營收的目標基本實現,估計這仍將略高於小米的營收。

不過,五年前,格力的營收約是小米的四倍,如今兩者幾乎“叮當馬頭(粵語形容難分伯仲)”,而且小米3392.21億港元的市值已超過格力電器(2186.12億元人民幣)。

從這個角度看,就算小米今年營收沒超過格力,也不能說雷軍就是輸家。

上個月,雷軍在三季報發布後表示,“我們堅持的一系列策略,如強化高端市場表現、加速新零售管道建設、重點投入AI(人工智能)研發與應用等在這一季展露成果,而一系列小米的新業務,如中國智能手機端之外的互聯網變現、IoT(物聯網)產品走向全球市場、進軍白色家電等剛剛起步,這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實體、虛擬經濟融合加快

正如董明珠堅持讓格力做手機和家庭互聯網、雷軍不單做小米智能電視還要順勢做冷氣機等白色家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融合正在加快,未來將沒有單純的製造企業和單純的互聯網企業。

從格力電器2017年1500億元、2018年前三季1487億元的營業收入結構看,冷氣機仍然佔八成的份額,生活電器、智能裝備等多元業務貢獻余下兩成收入。而從小米2018年第三季的營收結構看,手機收入近349.8億元,佔其營收近七成;IoT與生活消費品收入108億元,約佔其營收的兩成;互聯網服務收入47.3億元,約佔其營收的近一成。

受房地產市場調控影響,家電業近年的增長速度不斷放緩。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格力電器如何打破冷氣機業“天花板”的瓶頸。儘管她反覆強調,冷氣機業市場潛力無限,只要不斷堅持技術創新。但是她的行動表明,格力不願隻當冷氣機企業,正在向全球型工業集團邁進。

智能家居是董明珠心向往之的事業,所以格力除了冷氣機,還在推出冰箱、洗衣機及電飯煲等一系列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手機將是激活這些家電聯網功能的關鍵一步棋。董明珠說,未來冰箱裡的雞蛋放了幾天,手機也能告訴你。基於聯網功能,格力將可以在這些互聯家電上發展許多增值服務。

這正是雷軍目前積極去做的,可以說他已先行一步。比如,小米推出的智能電飯煲,家裡做了飯,下班路上的家人就可以從手機上收到資訊。

之前,小米還曾與美的冷氣機合作推出美米冷氣機,希望實現手機與冷氣機的良性互動,後來效果不盡如人意。畢竟兩個企業有各自的利益,都不願把用戶價值拱手相讓。今年,小米正式推出自家的冷氣機,並打出1999元的低價,就是希望加快跑馬圈地。

小米推出智能家電硬體,著眼點不在硬體,而是在於構建一張家庭互聯網。打比方說,用戶挨在椅子上,椅子上的傳感器感知到用戶的健康指數,自動提醒台燈調節光亮度。小米要通過聯網,來挖掘其中的服務價值。但是,如果你的硬體品質不過硬,用戶會持續購買和使用嗎?

可靠的品質、良好的口碑,支撐產品的溢價,正是格力擅長的。所以,格力電器的淨利潤大幅高於小米,今年前三季格力電器的淨利潤達211.2億元,而小米今年前三季經調整利潤約為67億元,格力淨利潤是小米的三倍多。格力家用冷氣機的均價在業內幾乎最高,小米手機仍努力向高端轉型。

奧維雲網(AVC)董事長文建平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與小米的較勁,是在中國製造業裡,兩個資源稟賦和發展模式完全不同的企業之間的PK。它們都有很好的代表性,並分別代表了傳統的經典製造業和經典的互聯網企業。單看數據誰大誰小已經意義不大,反過來我在這期間,看到的是它們互相學習和互相借鑒的空間。也就是說,互聯網企業和經典製造業企業之間,都會逐漸面臨共同的煩惱。他們更應該做的是坐下來,好好研究和借鑒對方的經驗,並互相促進。這或許是這場賭局最重要的地方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