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趕著大年三十港股上市 貓眼上市首日即“破發”

趕在農歷狗年最後一天,頂著“在線票務第一股”光環的貓眼娛樂終於成功將自己送上了資本市場。

2019年2月4日,定位一站式互聯網娛樂服務平台貓眼娛樂在香港掛牌上市,開盤價14.82港元,但很快跌破發行價。截止今日中午休市,貓眼娛樂的股價定格在14.64港元,總市值超過160億港元。

對於上市首日表現,貓眼娛樂CEO鄭志昊公開表示,雖然去年新股表現遜色,但貓眼是集中於長期價值創造的公司,不會擔心短期市場的波動。將與貓眼娛樂的基石投資者包括IMAX中國、小米展開合作。

公開資訊顯示,貓眼微影在2017年9月由貓眼和微影時代合並而成,投資者包括光線傳媒、騰訊以及美團點評等。

事實上,貓眼最早是美團內部孵化出來的項目,最終做成了極具體量的電影票在線售票平台。

2016年4月,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通過內部郵件宣布分拆貓眼電影業務,成為一家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

緊接著的2016年5月,光線傳媒發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光線控股以1.76億光線傳媒股份和8億元現金換取貓眼電影38.4%的股權,同時光線傳媒以15.83億元現金購買貓眼電影19%的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光線控股和光線傳媒合計持有貓眼電影57.4%的股權。

2017年8月,光線控股又以人民幣約17.76億元的對價購買了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貓眼文化 19.73%的股權,貓眼整體估值約為人民幣 9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貓眼一度被王興視為美團點評“送出去”的典型。

“我們(美團)既有拿進來的,也有送出去的。貓眼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貓眼是我們2012年完全從內部孵化的項目,然後它一步步地發展,成為最大的電影票售票平台,後面我們認為它要進一步往前發展,就不能隻停留在票務商,還需要跟上遊資源合作。所以我們在選擇讓貓眼獨立,讓光線成為貓眼的股東。”王興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這樣解釋道。

光線傳媒所發公告中的數據顯示,貓眼2016年度營業收入約為10.32億元,虧損數字從 5.11 億元減少到 1.09 億元。到了2017年5月,光線曾對外宣布貓眼已經扭虧為盈,在2017年的前5個月營收10.32億,盈利了7313萬。

微影時代前身是微信電影票。在2013年底時,其還只是在微信上線電影票業務,但是5個月後微影時代正式成立。其股權方包括騰訊、萬達集團、華人文化控股、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

2017年9月27日,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其參股公司微影時代的電影票及演出票業務將以約40億的估值並入貓眼。交易完成後,光線系在新公司貓眼微影中的佔股將超過50%,成為第一大股東,合並後更名為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貓眼的招股書顯示,光線及其關聯方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80%;騰訊持股比例為16.27%;美團為8.56%。他們既是貓眼最重要的股東,也是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認為,在“三巨頭”的支持下,貓眼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流量和內容資源優勢。憑借與光線、騰訊的合作,貓眼得以將光線傳媒、企鵝影業、騰訊影業的影視資源收入囊中,還手握包括微信錢包、QQ 錢包在內的多個專用入口,並享有電影、現場演出及體育賽事等方面的獨家導流。同時,通過與美團點評的戰略合作,貓眼成為美團App及大眾點評App娛樂票務管道的獨家商業合作夥伴。

但是過於依賴外部入口的貓眼娛樂同時也面臨著用戶流失的風險。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貓眼平台平均月活躍用戶僅有680萬來自自有應用程式,來自微信及QQ應用程式、美團及大眾點評應用程式分別為5560萬、7220萬。在線電影票務服務的交易用戶數目,740萬來自貓眼自有應用程式,來自微信及QQ應用程式、美團及大眾點評應用程式分別為4090萬、7230萬。

陳禮騰的觀點是,一旦貓眼在騰訊及美團平台上服務作出調整或無法使用,則可能無法留住現有用戶或吸引新用戶,從而面臨用戶增速下滑,而如何形成自己穩定的用戶群成為貓眼娛樂未來不得不考慮的關鍵問題。

此外,貓眼娛樂急於IPO,也普遍被市場解讀為與其吃緊的現金流有著重要的關係。

其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產生的虧損淨額分別為12.96、5.08及7.61億元人民幣,而於截至2017年及2018年9月30日止9個月分別為人民幣1.52及1.44億元人民幣。

招股書還顯示,貓眼的銷售及行銷開支從2015-2018年前九個月年分別為15.2億元、10.3億元、14.2億元、17.2億元。而這正是造成貓眼多年虧損的最主要原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