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抵押了全部身家借款,華誼兄弟你還能挺多久?

作者|劉工昌

對中國的影視行業而言,華誼兄弟曾是高聳入雲端的一座大山,沉默中孕育著高貴的莊嚴,今天,當它打破沉默走下雲端後,人們突然看到了一番與想象中不一樣的景象。

華誼股東抵押全部身家

2019年 1月8日晚,華誼兄弟連發9條公告,稱因為實際經營的需要,擬以持有的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娛樂、英雄互娛、東陽浩瀚、華誼影城(蘇州)股權等資產提供質押擔保,向5家銀行申請授信共計25億元,其中平安銀行的授信達到了12億元。

這一次的質押標的包括:

1. 股權抵押:將英雄互娛20.17%的股權,北京華誼兄弟娛樂投資100%的股權、東陽浩瀚65.8%的股權、華誼影城(蘇州)14.29%的股權質押給銀行。

2. 房產抵押:將海口市龍華區觀瀾湖大道1號的三棟別墅,三亞市吉陽區紅樹山谷度假酒店房產抵押給銀行。

3. 應收账款抵押:將下屬10家全資影院未來五年中產生的票房收入質押給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並承諾以上述質押財產產生的現金收入首先作為信託貸款的還款來源。

除此之外,華誼兄弟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忠軍和副董事長王忠磊,王忠軍配偶劉曉梅,王忠磊配偶王曉蓉,和非關聯第三方巨人投資及自然人史玉柱都申請提供連帶擔保責任。

1月23日,華誼兄弟、阿里影業對外發布公告,稱華誼兄弟與阿里影業經過友好協商,基於戰略合作的目的,達成合作意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以下簡稱《戰略協定》)。雙方將在5年內就華誼主控的影視項目、藝人發展、衍生品開發、實景娛樂管道、行銷服務等方面達成合作關係。

同時,發布戰借款協定,表示阿里影業與華誼兄弟達成戰略合作之時,已經同意向華誼兄弟授出7億借款,按中國人民銀行五年期借貸的貸款基準利率(截至公告日期為4.75%)。馬雲的錢並不是那麽好拿,華誼兄弟還要以馮小剛為重要IP的東陽美拉70%的股權和華誼兄弟旗下全資子公司華誼兄弟互娛享有的某投資公司合夥份額收益權作為擔保,並關聯王忠軍、王忠磊及二人妻子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才一個月的時間,華誼兄弟就借了32億。而為了拿到錢,華誼兄弟幾乎把所能質押擔保的資產全部拿出來了。而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將有部分債券到期。

2016年1月28日,華誼兄弟發行了債券“16華誼兄弟MTN001”,發行金額為22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2018年4月9日,又發行了“18華誼兄弟CP001”,發行金額為7億元,發行期限為365天。這兩項債券分別將於2019年1月29日和2019年4月11日到期,合計規模達29億元。

由於面臨較大的債券到期償付壓力,2018年12月24日,信用評級機構中誠國際就決定將華誼兄弟“16華誼兄弟MTN001”及“18華誼兄弟CP001”兩項債項的信用等級列入觀察名單。因為華誼兄弟要在2019年1月和4月總共要償付29億元,而現在的華誼應該是拿不出來這些錢,只能靠借。

不僅這些,華誼兄弟在2018年6月6日發布了《關於股東部分股份質押及解押的公告》。但是這個公告再次引發了華誼危機,華誼兄弟“質押全部股權”、“瘋狂套現”等標題頻繁出現在媒體平台之上。

隨後的6月11日,華誼兄弟即發出澄清公告,截至該公告日,王忠軍共持有華誼兄弟612,229,855股,佔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總股本的22.07%,累計被質押共計523,130,000股,佔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總股本的18.85%;王忠磊先生共持有公司股份171,681,986股,佔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總股本的6.19%,累計被質押共計147,099,999股,佔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總股本的5.30%。質押原因均是個人融資需求,擬用於項目投資及股權投資等。

股權質押確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籌資形態,那麽媒體為什麽會對王忠軍、王忠磊此次的質押行動作出如此激烈的反應呢?實在是6月6日這個時間太過敏感,6月4日,華誼兄弟股價跳空低開之後繼續下跌,後兩天也沒能挽住頹勢。大股東在華誼受挫的關鍵時刻質押股權確實有著不看好華誼公司的嫌疑,這個時間點著實有文章可做。澄清公告也表示,股權的質押不代表王忠軍、王忠磊先生不看好公司未來,也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另外公告也表示,王忠軍、王忠磊自2014年至今未減持過公司股份,不存在拋售所持公司股份套現的行為。2015年11月24日至今,王忠軍、王忠磊先生累計增持金額合計約6.4億元。兩位股東作為華誼兄弟的創始人還是比較注重公司的發展的。(一場“手機風波”引發的華誼危機 2018-06-1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

在被列入信用等級觀察名單敏感時期,華誼兄弟卻把家中能質押的質押都質押,能抵押的都抵押出去了,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錢”字,很難想象,作為普通百姓心中旗下藝人星光熠熠的華誼,竟然缺錢到這種地步,這究竟是怎額回事呢?它還能度過去嗎?

王中軍陽光燦爛的日子

1960年3月,全國人民尚未從三年自然災害的饑荒記憶中擺脫出來,王中軍誕生於北京一所部隊大院裡。他的幼兒時代不僅有同齡人眼饞的“大院食堂1毛錢一份的排骨、1分錢一個的糖三角”,還有更令幾乎所有中國人豔羨的話劇、歌舞、電影可看。要念書時,趕上文革,他去了老家東北,但很快懷揣一個團員證回到北京。回來念初中的王中軍是班上唯一的共青團員,理所應當的成了班長,成了全班40多人的領軍人物,多年後他回憶起這段經歷,仍倍感自豪。

1976年冬天,初中還沒有畢業的他去當兵,成了一名偵察兵,1982年複員,在國家物資總局保衛處上班,主要工作是看大門。再後來他自己主動去上了夜大,有了個文憑,又調到物資出版社,做了美術設計、攝影記者。隨後辭職與人一起創辦《購物指南》,可雜誌卻因沒有刊號,被定為「非法出版物」,隻出了一期就被停刊。

妻子幫他找了設計封面、畫小人書的零活。那時的他一月畫一本連環畫,能掙1000多元錢,在80年代這該算蠻高的收入了。到1987年,王中軍不但買了汽車,竟還有了10多萬元的積蓄,在當時可謂一筆巨款。接下來他又想到去美國弄個文憑,再掙個10萬美金。與妻子商量後,夫妻二人一同前去。

在那裡王中軍一邊攻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的碩士學位,一邊送外賣。一天工作15個小時,“開車送外賣,人家給小費,一塊或者五塊,甚至更少。”1994年,拿到學位的他和妻子帶著10萬美金回國開了家名叫華誼廣告的公司。

華誼一開始的客戶還是一些小雜誌,後來中國銀行全國15000多家網點的標準化規範工程,竟然採用了華誼廣告。不知道王中軍是怎麽拿到這筆大單的,自此以後華誼的服務對象變成了中國石化、國家電力、華夏銀行這些國企巨頭。業務擴大後拉弟弟王中磊進來,哥哥主外,弟弟主內,兄弟公司初見雛形。

1998年,兩人在公司內部組了個華誼兄弟電影辦公室,開始影視投資。在中國電影產業饑寒交迫的那兩年,只有一個人的電影能夠賣出錢來,他叫馮小剛。也就在那時,兄弟倆先後結識了馮小剛,1999年,華誼兄弟與馮小剛簽約,據說當時一年的費用也就是60萬。那年,華誼投拍了三部電影,陳凱歌《荊軻刺秦王》、薑文《鬼子來了》以及馮小剛《沒完沒了》。《荊軻刺秦王》的票房失利,只在國內撈回了200萬票房,薑文的《鬼子來了》甚至慘遭禁映,只有馮小剛的《沒完沒了》稍微賺到一點兒錢。

出師不利的殘酷給了雄心勃勃進軍影視圈的華誼兄弟當頭一棒,他們終於清楚,拍電影是個十足的燒錢的活兒,靠他們原先那點廣告公司轉型的積余,根本撐不了幾日,於是2000年王中軍找來做地產和金融的太合集團,其董事長王偉投2500萬元對華誼兄弟廣告公司進行增資擴容,將公司更名為「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正式設立製片部、發行部、宣傳部、海外部等,完成製片領域的原始擴張。同年,華誼收購了王京花的經紀公司,隨後相繼收購西影發行公司、戰國音樂等,2005年進入電視行業,收購天音傳媒,收編了張紀中。五年時間,華誼兄弟已經實現了從編劇、導演、製作到市場推廣、院線發行等基本完整的生產體系。

具體說來,電影方面,華誼組建了馮小剛、路學長、陸川、滕華濤四個導演工作室,這些導演都與華誼太合簽約,唯一性地為華誼太合投資拍戲。內地的創作者“工作室製”初見端倪。2005年起,華誼陸續與張紀中、吳毅、李波等經驗豐富的製片人簽約,組建七大電視劇工作室。在這個管理體系當中,每個製片人相當於項目經理,一方面自由選擇項目內容,另一方面對項目的投資回報、製作、發行等各個環節負責。一旦出現投資超額、達不到要求的回報率等情況,將受到一定的懲罰,甚至被淘汰。(華誼20年:一部公司史,改變娛樂圈2014-06-0907:41:39來源:搜狐娛樂)

至此,華誼的影視之路正式開啟,隨後投資的作品有電影有《一聲歎息》、《重量級人物》、《刮痧》、《罪證》、《天地英雄》、《我的1919》等,電視劇有金庸武俠劇系列、《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艱難愛情》等爆款作品。

2007年王偉退出,需要資金填上。不久後的一次理事聚會,提出“華誼想引入外部投資人,大家有沒有興趣”。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第一個表示出有興趣。王中軍一看,這可是馬雲。在王偉退出後,馬雲成為華誼的新任投資人。不止如此,馬雲每次到北京,王中軍都會與他“密會”;而王中軍到杭州,則是直接住在馬雲家。一次閑聊中馬雲給王中軍提議“你們現在這麽有名,但你們的行業這麽薄弱,為什麽不利用資本的優勢?”王中磊後來形容這一下恍若“醍醐灌頂”(華誼兄弟發展史大揭秘,一個大院子弟的奮鬥樣本!蓋飯娛樂吳帆)

2009年10月30日上午,華誼上市,開盤迎來大漲,股價最高達到90元。截止到當天收盤,華誼兄弟的股價為70.81元,較發行價上漲了147.8%,馮小剛、張紀中和黃曉明三個明星股東也隨之躋身億萬富翁行列。按照當時馮小剛的持股比例計算,他的身價超過了2億元人民幣。當年這個數字可是天價,看著漲停板上的數字,馮小剛不顧現場主持人的暗示,激動地對記者表示:“我會在這個公司乾到底,我會跟著王中軍乾到底。”。

雖然上市,外面風光一時,但華誼2009年財務數據並不好看。由於還等不得馮小剛的票房支持,那年上演的其他電影《拉貝日記》、《追影》等都悄無聲息,談不上什麽票房,只有高群書、陳國富導演的《風聲》叫好又叫座,為這家上市公司年底的漂亮數據注入一劑強心劑。

但華誼通過這場氣勢浩大的上市,幾乎得到了它想要的一切。首先華誼首先通過上市,手裡直接多出了12億元的現金,免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資金煩惱。同時通過股東構成中明星來造勢,以氣勢排場蓋過業績本身。更重要的是,上市在極大擴展了企業名氣的同時,通過上市時一系列複雜且關聯性極強的舉措,將分散卻極為寶貴的影視資源集中在自己門下,順便打通了更為廣闊的政商人脈,而正是這些為華誼日後的發展創造了令人難以想象的便利。

“目前公司股東中全部是自然人股東,沒有一個財務投資者。”王中軍介紹。馬雲、江南春、譚智和魯偉鼎(魯冠球之子)、丁立國(有鋼鐵大王之稱的德龍控股主席)等企業家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入股。“擁有這些戰略投資者的入股是公司發展之幸事,他們沒有對公司提出什麽短期要求,而是著眼於公司長期的戰略。”王中軍說。

李華兵分析,華誼通過鎖定股權可以長期鎖定稀缺資源。據了解,在投資界,以股權的形式鎖定核心演員和員工具有實際效果。“過去更多靠關係,現在更多靠利益和長期機制。”李華兵的意思是,這樣做對影視公司的重要基礎——藝人來講是通過股權而不僅僅是通過普通酬勞建立關係,不是把藝人隻當演藝機器。這具有好的代表意義。(華誼上市:風聲大作2009年10月17日 中國經營報 王佳)

華誼兄弟前董秘胡明說的更煽情,“股權關係就是血緣關係,在明星成為股東之後,他的身份轉換了,他變得更關心公司和經濟。他是在為自己賣命、打拚。”

但是,這個如意算盤並不如意,所謂的血脈關係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影視重量級人物的提款機

黃曉明2007年簽約華誼兄弟,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2010年黃曉明下半年就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此前後賣光了華誼兄弟股票。馮小剛、李冰冰等華誼兄弟的股東也和黃曉明一樣,在股價高漲時選擇清倉走人。(尤其是被王中軍當太上皇進貢的華誼靈魂人物馮小剛,也很快將手裡的股票套現了兩個多億,為此徐帆還曾抱怨,光交稅就交了4000萬。)

所謂股權關係像血脈關係的說法,在其他行業或許適應,在影視行業並不靈,影視行業立項和用工都非常靈活,很難捆綁,明星像氧氣一樣活躍,靠不斷變換角色和劇組產生價值。(《環球人物》財·發現:明星持股亂象A股成了他們的提款機2016-05-16)

這些人的做派不能不讓人想起那句老話:戲子無義。在利益面前,那些稱兄道弟的商人更是如此。

華誼兄弟的十大股東裡,除了王中軍、王中磊兄弟,還有騰訊、平安保險等。在公司上市期間,王中軍、王中磊、張紀中、馮小剛、江南春等人,都通過減持獲得不菲收益,網友戲稱華誼兄弟為“重量級人物提款機”。

據choice數據統計,華誼兄弟上市年以來,華誼兄弟大股東、高管合計套現32億元。而對所有股民的分紅只有8.5億元。

2013年8月19日舉辦的說明會上公司董秘胡明表示,本次減持為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所進行,後期將還會減持一部分。胡明表示,王中軍本次減持主要是因為孩子工作、個人理財、投資新項目所致,投資的新項目後期將會再注入到上市公司。

2013年11月26日,馬雲減持其中的300萬股,套現9012萬元,相比原始投資的935.24萬元,獲益達8.64倍,扣除現金分紅後的盈利為16.31倍。剩餘的2464.8萬股則為零成本,以2010年11月29日30.6元收盤價計算,市值為7.54億元。若匯總2764.8萬股的盈利,市值加套現總額達8.44億元,原始投資獲益為89.28倍,扣除現金分紅後浮盈161.21倍,此次交易完成後,馬雲從華誼兄弟獲利已超200倍。

華誼兄弟董秘辦人士向記者證實,馬雲減持了所持華誼兄弟300萬股,“是為了改善生活”。首富生活也出現了困難啦。

華誼畢竟是搞影視的,說話都戲份十足,把明目張膽的通過股份撈錢都說的冠冕堂皇,老總減持是為了孩子的工作和理財,首富減持是為了改善生活。

不過與戲子們見好就收不同,2014年11月8日,華誼兄弟公布新一輪定增計劃,融資額為36億元。交易對手包括阿里、騰訊和平安以及中信建投。獲悉,交易完成後,馬雲和騰訊將並列為華誼兄弟第二大股東,平安為第三大股東。看來首富們還是相繼跟入,對華誼不離不棄,仍然選擇了增持。

這些所謂的“戰略投資者”的如此做派也導致了華誼在股市被普通股民所厭棄,華誼基本一直處於下行狀態,截止2019年1月25日,每股僅值4.76元,而股指最高90元,等於跌去94.7%。

股市如此慘淡,讓投身影視這個花錢如流水行當的華誼失去了最為健康的有效的融資管道,被迫想別的辦法來維持經營。

接下來是華誼的經紀業務遭受重創。

上市之前,華誼主打的是影視+藝人經紀業務模式。經紀業務曾經是華誼除了電影之外的最大業務,2009年其招股書顯示,藝人經紀及相關業務收入佔比高達31.1%,收入金額遠高於排名第三的電視劇業務。而比起電影業務的高投入和高風險來,經紀業務的利潤率(毛利)要可觀得多,基本在60%以上,在2013年甚至達到了70%。

2000年底,王京花率旗下40多個藝人,加入華誼兄弟。當時有著內地第一經紀人的王京花帶著40多個藝人加入了華誼,這其中包括了陳道明、劉嘉玲、梁家輝、夏雨等人,直接讓華誼的經紀業務真正實現了遍地開花。

2005年,把范冰冰一手帶起來的王京花突然離開華誼,陳道明、夏雨、胡軍、楊紫瓊等藝人也跟隨王京花轉投到NEC下屬的橙天娛樂,直接給了華誼沉重一擊,不過當時范冰冰2004年因為電影《手機》,拿下了大眾電影百花獎影后,而這部電影,不但給她贏得了獎項,也標誌著范冰冰正式殺入演藝圈,實現了巨大的提升和關注度,名氣也高了,不知是不是出於感恩,她還是選擇繼續留下。但到了2007年,范冰冰與華誼的7年簽約期滿,續約身價沒有談攏,“一姐”寶座無望,范冰冰憤而出走。華誼當家花旦只剩李冰冰、周迅。

進入2010年9月,先後傳出周迅、黃曉明、李冰冰等多名一線藝人合約到期單飛的消息。除周迅與華誼合約到期不再續約外,黃曉明也已經“自立門戶”選擇單乾,李冰冰則以獨立工作室的方式與華誼合作。2011年當家的葛優也走了。這些人的離去,雖然沒有讓華誼垮下,但確實是傷筋動骨。儘管隨後王中磊放話表示:華誼缺了誰都可以!華誼後又簽約姚晨、馮紹峰、Angelababy、張涵予等人,但其經紀風光卻已一去不複返。

2015年10月,華誼兄弟發布重大資產收購計劃,以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此次收購所涉及藝人包括李晨、馮紹峰、楊穎、鄭凱、杜淳、陳赫在內6人。這是典型的空殼收購,實際上,直到華誼發布收購公告時,東陽浩瀚這家公司剛剛成立兩天。

這些“跑男團”明星和華誼簽署對賭協定:承諾到2015年年底,至少完成9000萬元的淨利潤,未來4年,每年遞增15%,5年累計為6.06億。按此協定,就算明星們完成對賭,扣除掉30%的少數股東損益後,華誼的這次並購仍虧損3.32億元。

同樣憑借一紙對賭協定,華誼以高溢價收購了東陽美拉傳媒。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宣布以10.5億人民幣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該公司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持有的70%股權。

對這一系列操作,華誼美其名曰將以此鎖定明星資源和導演創作資源,但實際上,明星們完成5年對賭後,大可抽身退出自立門戶。靠這種收購,真的能長期鎖定明星和導演資源嗎?在長江商學院教授、副院長薛雲奎看來,以高溢價方式收購僅成立幾天的公司,並將所支付的溢價列為商譽資產,這並不符合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也有悖商譽會計的國際慣例或中國準則,華誼兄弟此舉可謂肆意妄為。

實際上,在資本市場“刀尖舔血”,或許是華誼兄弟在主營的電影業務乏力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求生手段。隨著商譽危害輿論的持續發酵,華誼兄弟的每一步險棋都被置於公眾的注視之下。(華誼沒有兄弟 2018-06-1210:05作者:董雨晴來源:AI財經社)

收購幾家明星的殼公司,華誼就付出了20億的成本,但這幾家公司過去幾年業績完成情況呢?

在2016年,除了馮導擦線完成業績承諾,其他兩家都不達標。(春草自青雪球)

左衝右突去電影化

2016年底,馮小剛導演親自下場炮轟萬達,指出萬達給《我不是潘金蓮》排片量過低。在全國市場份額第一的萬達院線面前,極為依賴電影業務收入的華誼在當年遭到了萬達的排片排擠,《我不是潘金蓮》在全國其它院線平均排片40%以上的情況下,萬達僅給出了10.9%的排片率,同樣由華誼出品的影片《陸垚知馬俐》也遇到此情況。

馮小剛如此大動肝火,其根源不在於萬達的傲慢,而是華誼暴露了其發行管道劣勢的致命缺陷。

對於影視公司而言,產品在影院的排片量直接關係著影片的最終票房,並且院線和影院要進行票房分账,而華誼當時在全國僅有18家影院。

其實從2002年華誼就開始影院投資,但到2012年歷經10年時間,華誼總共才投入運營了11家影院。且歷經十年數年,從未走出虧損局面。

從管道布局上看:業內幾大院線公司掌控著70%以上的票房,新加入的華誼缺乏競爭力,屢屢出現虧損。從先天優勢上看:成立於2005年的萬達院線,可以依靠捆綁商業地產共同發展的運營模式,持續實現自身的高增長:平均收入是行業的2倍,盈利是行業的3倍。而在軟體硬體上,華誼短期內的技術條件下已沒有提升空間。而萬達跟其他前十院線、地方性院線在品牌、配套、經驗等諸多方面則優勢明顯。2013年財報顯示,華誼49家關聯公司半數虧損,多是影院。(炮轟萬達、醉心副業,華誼兄弟遭遇中年危機?2017年09月06日品途網)

由於萬達在院線方面的壓倒性優勢,使得絕大多數電影拍片都得跟它商量,而華誼偏偏又因挖了萬達的牆角而導致兩家公司幾乎反目為仇。

萬達歷史上最成功影片之一是《鬼失敗之尋龍訣》,其主要操盤手即是葉寧。同時,由萬達控股,聯合大地、金逸、橫店等院線組建的五洲電影公司也在葉寧麾下,對萬達而言,說葉寧是萬達電影業務的心髒也不為過。2016年2月,葉寧辭去了萬達相關職務,不足一月,便宣布擔任華誼兄弟副總裁、華誼兄弟影業總經理職務。(華誼沒有兄弟 2018-06-1210:05作者:董雨晴來源:AI財經社)

華誼如此做派對萬達而言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老鋼炮發飆炮轟萬達排片歧視時,萬達公子立刻站出來針鋒相對,雙方唾沫四濺,令看客大飽耳福。馮小剛逞一時之快,卻給日後華誼電影發展埋下了嚴重的隱患,華誼本身院線數量嚴重不足,其票房收入十分依賴萬達的恩賜,但現在雙方舊恨未銷,再添新仇,這無疑使得極為依賴電影業務的華誼日後必將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

《一九四二》是2013年賀歲影片的先鋒,也是馮小剛積澱19年的“圓夢之作”。這部影片自播出以後,好評不斷,但從票房上來說,僅收3.7億,對比2.2億的製作成本和3000萬的宣傳費,總計高達2.5億的投資,片方只能收回1.5億,虧損達1億。這個虧損甚至導致華誼股價連續暴跌,總虧損估計達3億以上。

《一九四二》票房的慘敗使得從業多年的王中軍開始反思,在工業化體系尚未建立的中國,電影產品不確定性太強,一個公司把所有行為捆在一部電影上顯得幼稚。

於是2014年公司成立20周年的時候,華誼的“去電影化策略”正式落實,它宣布“新三駕馬車”戰略,將其傳統的影視+藝人經紀業務模式分為三大板塊:影視娛樂板塊、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和互聯網娛樂板塊,進行電影全產業鏈多板塊運營。具體說來,就是以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為代表的影視娛樂板塊;以電影公社、文化城、主題公園等業務為代表的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板塊;以遊戲、新媒體、粉絲社區等業務為代表的互聯網娛樂板塊。

這裡我們先看互聯網娛樂版塊。

華誼兄弟是國內最早布局互聯網娛樂領域的綜合性娛樂集團。2010年華誼兄弟入股掌趣科技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後為華誼帶來高額回報;2013年華誼兄弟合並手遊領域內市場佔有率僅次於騰訊的銀漢科技,並結合自身優勢娛樂資源助推其手遊新作上市推廣,以銀漢科技為代表的手遊業務已成為華誼兄弟新的業績增長點。

2014年8月27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華誼兄弟和騰訊公司召開聯合發布會,宣布雙方共同打造的O2O娛樂社交平台“星影聯盟”正式發布,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表示,星影聯盟正式發布,是華誼在探索粉絲經濟、實現將注意力向商業價值方面轉化邁開的重要一步,“華誼擁有很強的影視內容、明星資源;騰訊則擁有海量用戶群,雙方此次合作,是優勢互補的天作之合。”

2015年,華誼兄弟旗下控股子公司華誼創星獲批掛牌新三板。華誼創星致力於構建以粉絲用戶為核心,內容IP為基礎的“娛樂+”生態系統,提供連通多屏終端的內容產品及相關服務,以及線上線下全方位的粉絲經濟娛樂服務。其與騰訊手機QQ合作推出的星粉互動產品“星影聯盟”,目前用戶已超過1.5億,並已與400位合作藝人、150部影視作品和150家國內外知名影視娛樂機構達成合作。

2016年,華誼兄弟入股電競市場領軍企業英雄互娛並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至此,華誼兄弟已在遊戲行業打通“研發-發行-電競”的完整鏈條。(華誼攜手騰訊發布O2O娛樂社交平台“星影聯盟”2014年08月28日08:47來源:經濟觀察網記者楊陽)

但是與合作雙方嘴上宣揚的美好願景相比,這個互聯網娛樂版塊真能兌現還是遙遠且不可預知的事,對於急需真金白銀的華誼來說,真從這裡得到的好處卻是與其主業八竿子不相乾的遊戲業務投資。

2010年,華誼兄弟以1.48億入股掌趣科技,佔比22%,成為第二大股東。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隨後華誼兄弟便開啟出售股權賺取投資收益的“大業”。

當初僅用1.48億的成本,4年間出售獲利接近20億人民幣,到目前,華誼兄弟仍然握有掌趣科技3869.25萬股,市值3.42億,在可預見的未來,華誼兄弟可能會繼續出售掌趣來調節慘淡的財務數據。(作者:春草自青來源:雪球)

華誼兄弟自2011年開始布局實景娛樂,主要產品形態包括:電影小鎮、電影世界和文化城。2015年,華誼兄弟實景娛樂蘇州、深圳項目開工,海口觀瀾湖項目二期完工,鄭州電影小鎮已奠基開工。其中,位於海口的觀瀾湖華誼馮小剛電影公社開業一周年,遊客已經破百萬,並且吸引了全球擁有10億觀眾的法國《城市之間》節目入駐。2017年的遊客數量便突破200多萬人次。

2018年7月,華誼兄弟旗下首家,也是中國第一家自主IP打造的主題樂園——蘇州電影世界,正式開業。開業幾個月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說在國慶假日,電影世界總遊客量也突破了20萬。據華誼官網介紹,在全國華誼布局了18個實景娛樂項目。

當時,阿里、騰訊、平安三大巨頭看好華誼兄弟未來的發展戰略,同時入股華誼兄弟,在2014和2015年兩年華誼兄弟的淨利潤超過了10億元達到了頂峰。

王中磊曾表示實景娛樂項目未來每年會為華誼貢獻180億美元的收入。然而,華誼兄弟年報顯示,2017年,其在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實現業務收入2.58億元,僅佔全部營業收入的6.5%,與180億美元相差甚遠。(從去電影化到重回電影,華誼兄弟能否憑借阿里的7億借款逆風翻盤第一製片人百家號01-27)

再看看這幾年華誼三大板塊整體運營情況:

我們看到,支撐著華誼艱難運行的仍然主要依靠其傳統的影視娛樂,而互聯網娛樂能佔一席之地,恐怕主要還是投資遊戲業務低進高賣的結果,至於被寄予厚望的品牌授權及服務,也就是實景娛樂,不僅沒為華誼帶來真正所期盼的營收,反而帶來了沉重的債務負擔,有媒體估計,華誼在文旅地產方面的投資大概花了500多億,從華誼的盤子看,它根本不可能拿出這麽多錢,但不管怎說,作為以商業地產為核心的萬達都被其文旅行業的折騰弄得元氣大傷,以影視輕資產為主業的華誼要想撬動這根杠杆,成功的可能性依然十分渺茫。

華誼兄弟蘇州電影世界采取的是《非誠勿擾》、《集結號》、《狄仁傑》、《太極》等四部電影元素,2018年7月開業頭幾個月還有點新鮮感,日後呢?要知道,題材的可複製性並不大,內容形式對於90後人群的吸引力也實在有限。如果實景娛樂不成功,帶來重資產模式下的折舊等費用將進一步蠶食華誼兄弟的利潤。

“迪士尼之所以能在樂園業務上有巨大的回報,根本原因在於它在影視內容上的積累,包括盧卡斯影業、漫威影業、皮克斯在內的多個IP生產方。”一位電影公司實景娛樂業務負責人告訴AI財經社,最早介入實景娛樂的華誼目前在IP儲備上正面臨著一些問題:僅靠馮小剛一人很難撐起接下來在全國即將開業的多個電影小鎮、電影世界項目等,獨木難支。(華誼沒有兄弟 2018-06-1210:05作者:董雨晴來源:AI財經社)也就是說,華誼除了在電影上依靠馮小剛外,在實景娛樂方面也要靠他來對抗整個迪士尼,還有萬達,可見華誼對馮小剛的依賴不可想象。也許正因為有了這才有了10億買個空殼的事。

無奈之下重回影視

經過四面出擊後的華誼,規模是擴大了,但付出的結果是債台高築,並且主業荒廢。

我們看到,從2009年華誼上市到2017年,其淨利潤瘋長,而扣非淨利潤卻幾乎沒怎麽增長,到2016年甚至出現了下降,2018沒出來,肯定也會如此。這是怎麽回事呢?

此前,華誼兄弟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至公告披露日累計獲得86,452,751.65元政府補助。公司擬將上述政府補助計入2018年度其他收益83,411,212.36元、計入2017年度其他收益2,251,539.29元,計入遞延收益790,000.00元,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轉入當期損益。

華誼兄弟幾乎每年都會獲得巨額政府補助,尤其是2015年和2017年,補助金額都超過1億元;從2009年倒2018年這10年間,華誼兄弟累計獲得政府補助高達7億元。年報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9.76億元、8.08億元、8.28億元,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02億元、0.93億元、1.27億元。政府補助在淨利潤中佔比分別為10.45%、11.51%、15.34%,佔比逐年增加。

2017年12月20日晚,華誼兄弟公告稱,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浙江局下發的《關於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處罰事由為,華誼兄弟未能對2015年合並報表範圍內兩家子公司的收入來源進行及時、完整地披露,直至2017年10月26日才對上述事項進行補充說明和披露,公司總經理兼副董事長王忠磊對此負有主要責任。

另外就是華誼這些年來華誼兄弟有過大大小小的並購案例多達十多起,資產規模急速膨脹,隨之而來的還有商譽、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金融資產。

不過不停的收購,卻並沒有產生協同效應,僅僅增加了資產規模卻沒有增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扣除與企業經營無關的一切收入與開支後得到的利潤,也就是扣非利潤卻少得可憐,與其龐大的資產比率極不相稱。而它是最能反映企業的真實經營的盈利狀況的,也就是說,這幾年華誼經營狀況在急劇惡化。

長江商學院教授、副院長薛雲奎說,華誼的資金周轉率從2008年的0.74次下降為2016年的0.18次,現金流堪憂。從華誼兄弟的利潤表可知,其銷售收入從上市前的4.09億至2016年的35.03億,增長了8.56倍,平均複合增長率為30.78%。

然而,根據資產負債表,華誼的資產規模從上市前的5.55億增長至2016年的198.53億,增長了35.76倍,平均複合增長率高達56.38%,資產規模增長要遠超過銷售收入增長,華誼的經營管理問題就此突顯。

華誼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華誼兄弟的負債總額為92.4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5.57%,在A股79家文化傳媒公司中位列第14位。從負債結構上看,長期借款為21.78億元,佔總負債的23.56%,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32.84億元,較年初增長272.98%,佔總負債的35.52%。三季報解釋稱主要因中期票據將於一年內到期,重分類為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所致。

這才有了2019王氏兄弟股票質押、銀行借貸以及靠抵押不動產等來找阿里借貸7億的新聞出現,一位影視行業從業人士告訴AI財經社,不論真實原因是什麽,華誼兄弟身處“危險邊緣”已是事實,“華誼股價幾度下跌,距離平倉線肯定不遠了。”前述人士說到。

華誼要想從危險邊緣走出,只有重回電影。但今天做電影與當初形勢已不太一樣。在華誼不務正業四處出擊時,博納影業、光線傳媒、中影集團、北京文化這些公司,都在推出好片,搶奪華誼的影視市場。而靠山雄厚的萬達院線與阿里影業更是虎視眈眈。

2014年華誼的電影事業突然急轉直下,這一年華誼兄弟的電影發行份額僅有2%,遠不及光線、博納、萬達等公司。當年華誼兄弟出品的10部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僅為2.3億,排名41名。

2015年的情況依舊沒有好轉,除了年底的《尋龍訣》算是驚喜,其他電影都表現平平。

在去電影化戰略受挫兩年之後,2015年底,華誼兄弟終於浪子回頭,宣布重新聚焦電影,直到2017年才緩口氣,當年華誼財報顯示,其全年營收達38.71億元,同比增長了10.49%。這一年華誼票房上的成績也好看了許多,憑借著《摔跤吧!爸爸》、《芳華》、《前任3》等爆款拿下了51億的票房。

但2018年又再次被打回原形,在電影方面也沒有出過一個爆款,出品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找到你》、《胖子行動隊》、《雲南蟲谷》、《江湖兒女》、《遇見你真好》,參與了兩部日本電影《小偷家族》、《念念手紀》,及一部美國電影《颶風奇劫》,票房和分账都不及預期。

再對比其他幾個公司,光線有《一出好戲》、《超時空同居》,博納有《紅海行動》、《無雙》,萬達有《唐人街探案2》,北京文化(000802)有《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新麗傳媒有《羞羞的鐵拳》,相比之下,華誼兄弟的業績實在是落寞得多。更慘的是,華誼兄弟從今年春節檔退出,沒有一部主控或參投電影,這似乎是一代影視巨頭最落寞的時刻。

電影票房的下滑也直接影響了華誼兄弟的財務問題。根據三季報顯示,華誼兄弟在2018年1-9月份實現約為31.83億元,同比增長31.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3.28億元,同比下滑了45.38%。從第三季度的整體業績來看,除了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之外,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同比上一年同期出現大幅下滑。

毫無疑問,與2016相比,華誼的2018可能更慘。

華誼要想順利存活下去,首先必須完成與阿里7億對賭協定。

2019年華誼兄弟主要出品的電影還有《八佰》、《手機2》。華誼兄弟在互動平台透露,目前《八佰》已經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周星馳與田羽生共同執導的《美人魚2》、田羽生新作《偉大的願望》也完成殺青進入後製階段,瀧田洋二郎指導的《聞煙》已經開機。此前,華誼公布的馮小剛導演的建國70周年新片也在籌備中。此外手遊IP改編、陳坤主演的電影《陰陽師》、陸川執導的電影《749局》等電影都有望於2019年陸續上映。

僅以近兩年華誼的產出水準而言,5年10部主控電影,似乎並沒有太大壓力。不過,王中磊明白,品牌才是華誼的價值,內容仍然是核心。王中磊在接受《時代周報》“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特別報導”專訪時說道,“在這20多年中,華誼兄弟也做了很多業務板塊,為了使企業生存能力、盈利能力更完善,但最重要的永遠是內容核心。無論何時,企業都要對內容有所敬畏。(華誼兄弟的發展史,引人深思 2018-12-2015:47電影/華誼兄弟/華納)

實際上就備受指責的2018年,華誼電影也並非一無是處。2018年,華誼參與(絕大多數為主投主控)影片國內上映十餘部,香港地區、韓國、北美等亦有多部影片上映。

國內上映的十餘部影片無論是各平台評分,還是業內口碑都為行業翹楚。《狄仁傑3》《找到你》《江湖兒女》頻頻獲獎,引進的《小偷家族》《龍貓》《巴霍巴利王2》也都是獲獎佳片。在國內最能代表市場與專業度的新浪娛樂年度十佳影片評選中,華誼的《狄仁傑3》《江湖兒女》上榜,《小偷家族》獲評唯一年度推薦外語片。

這些如果對一個初起的的影視公司,不用過分擔心財務問題,主要以培養觀眾的口碑與忠誠度,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但問題是今天的華誼最需要的不是這些,而是錢,至於電影的品質與美譽度,目前不是華誼關注的核心。

沒錢花還能挺多久?

現在看來,能幫華誼能解決錢的問題的,只有一個人——馮小剛,但恰恰是這唯一的指望對象,在過去的2018年,又被崔永元補上一刀,傷得不輕,尤其是其力主推出的《手機2》,在崔永元事件的不斷發酵下,它日漸成為一個顯示政治正確的站隊標準,這就使得其票房的未來具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

崔永元炮轟事件並非華誼股價下跌的始作俑者,華誼兄弟在最近幾年其實早已經危機四伏。崔永元的炮轟只不過是將華誼兄弟潛藏的隱患暴露於公眾的關注之下,並且產生了數倍於此前的殺傷力。這是因為市場普遍認為華誼兄弟的核心資產在於其當家導演馮小剛,這其實是一種十分脆弱的盈利模式。

不僅是《手機2》,就是馮小剛本人,在鋪天蓋地的輿論狂風下,其本來面目已變得全非,對於其日後作品,尤其是打著鮮明馮氏喜劇風格的賀歲快餐式作品,在飛速更新換代的90乃至00後面前,究竟還有多少人買账,也要搭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所以文匯報發問,華誼向阿里借款7億,幾乎押上全部身家,還許諾五年拍十部電影,馮小剛你行嗎?品質你保證得了嗎?

這裡要說的是,馮小剛本人對自己總是被輿論綁到票房火山上烤也是不勝其煩。他曾說,在中國導演都拍藝術片時,我拍商業片,在他們都拍商業片時,我想拍藝術片。這才有了《一九四二》的出爐。儘管票房慘敗,但對這個多災多難的而民族而言,它所展示的民族心靈記憶,是靠迎合民粹的所謂主流商業片和主打粉絲市場的青春輕喜劇們捆在一起都無法超越的。但現實的逼仄也使得他無法回歸一個導演本質的良心,只能是硬著頭皮赤膊上陣,為了自己,也為了那個已與自己牢牢捆綁在一起的華誼。

對於華誼兄弟而言,目前最大的危機還在外部信用迅速惡化,這將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使得很多極端的負面事件最終自我實現。隨著公司的公眾關注度越來越高,華誼兄弟的一舉一動都被市場迅速放大,比如近期公司兩位創始人的股權質押,也被解讀為瘋狂套現,甚至被視為即將跑路。

任何一家公司經營都需要良好的外部信用支持,當前華誼兄弟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質疑,這將會從多方面增加公司的經營困境,甚至可能會摧毀公司正常經營的外部環境。如果外界對公司的信心嚴重下降,相關銀行可能會出於風險防範的角度采取資產保全措施,這將會對公司帶來毀滅性打擊。對於華誼兄弟而言,如果不想重蹈樂視網的覆轍,當務之急是盡快消除外界的重重疑慮,重建外界對華誼兄弟的信任。(文:金詩媛華誼兄弟會成為下一個樂視嗎?《三聯生活周刊》2018-06-12)

還有一個隱晦點要說的是,我們以前分析過萬達(點擊“萬達”閱讀全文)的商業模式,在跳出商業地產後的其他商業嘗試大多以失敗告終,其中以院線發行為核心的娛樂產業是其為數不多的能維持生計並略有盈余的產業,所以面對華誼等企業在影視方面尤其是院線發行方面的挑戰,作為此間老大的萬達是絕不會退讓的,而主要靠電影維持生計的華誼,在院線發行方面得罪老大,只能說後果很嚴重。

面對著磐石壓頂的危懸,2018年12月28日,華誼的總裁王中磊發出了致股華誼兄弟全體員工的一封信:

人們遙記,一年前的2018年1月17日,華誼兄弟影業總經理葉寧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2019年,一定是華誼電影的超級大年。可是2019的第一個饕殄盛宴,春節檔,已不見昔日霸主華誼的身影。但願接下來的日子,我們所見葉總所言不虛。

作者|劉工昌貼

編輯|小鬼當家

溫馨提示:

本文引用數據,均為官方數據,或為公開報導,未使用任何內幕消息

近期原創文章

反做空資訊中心

世界那麽大

掃我帶你去看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