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Céline已死:一個時代的悲哀

今天一覺醒來,收到大學閨蜜接連幾條的微信轟炸。

“你最近還出國嗎?”

“能不能幫我買幾個包,順便退稅。”

“Céline換設計師,以前的包據說要沒有了。”

我這個朋友,並非時尚圈內人,但在文化產業工作,也喜歡看一些現在年輕白領都喜歡的穿搭配飾。

從一月宣布Hedi Slimane接任Céline設計總監,相安無事了8個月後,這位老兄中還是沒忍住,“動”起了上一任設計師Phoebe Philo一手捧火的品牌。和當年他初到YSL如出一轍的“清除前任痕跡”行動,很驚人地這麽快就波及到了國內普通大眾消費群體,隻用了一周時間。

本周一公布的Celine新logo

圖:Vogue UK

從周一宣布要把Céline logo裡字母E上面的音調符號去掉、變成Celine以來,一周時間裡,Hedi Slimane在品牌搞的大動作可遠不止於此。

品牌的官方Instagram账號上,除了用來宣布新logo之外,很早前就已經把此前所有圖片(也就是Phoebe Philo時期的圖片)刪了個乾淨,這是現在的所有po文▼

圖:Instagram @celine

最近的一條po文,也就是上圖裡左上的卡車,是(9月7號)在紐約城裡吃飽太閒的Celine 2019春夏預告廣告大卡車。

動圖:Instagram @celine影片截取

另一邊,上周末開始在威尼斯電影節宣傳新片《一個明星的誕生》的Lady Gaga,不管如何飛速換裝,手上始終提著同一款包包,正式來自即將發布的Hedi Slimane for Celine春夏新系列。

左圖:W Magazine | 右圖:Instagram

當然瞬間就被眼尖的時裝精吐槽:跟Hedi上一任東家聖羅蘭那款經典的Sac de Jour包包,除了臉上一道杠,還有什麽區別嗎?

圖:Ebates

與此同時,“老款Céline經典包包要停產”的傳聞再次在中文社交網絡上瘋傳,這才有了文章開頭我的朋友跟我的那段留言。

不過到底是真是假,現在都還沒有官方宣傳。比如一些公眾號、時尚網站的文章裡,就是引用“國內櫃姐”的口頭“證實”▼

以上2圖:搜狐時尚

無論如何,顯然這麽些年Céline積累起來的龐大粉絲群體,對Celine是不滿意的。在介紹新logo的ins圖片下,畫風是這樣的▼

以上2圖:Instagram @celine

看來真應了那句話:時尚是個圈兒。沒了口音的Celine,跟當年剛跳槽到聖羅蘭就把YSL的第一個字母Y丟掉的Hedi作風,如出一轍,或者說更青出於藍了。

Yves Saint Laurent被Hedi強行變成Saint Laurent Paris的故事,想必大家應該都熟悉。

創始人的大名Yves被刪掉,尾巴上強行加了個“巴黎”,那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圖:StyleFrizz

那時候像Hedi一樣“破X舊”式新設計師還不多,非要跟品牌歷史劃清界限的做派,自然是引起了很多人不滿。直到他在Saint Laurent大秀都出到第好幾季的時候,秀場外還有品牌粉絲穿著“沒有Yves就不是聖羅蘭”的T恤示威。

後來Saint Laurent花了三年時間打官司,才讓這款T恤的創作者Jane Heller把它從自己網站上下架。Hedi甚至因為跟聖羅蘭合作多年的巴黎老牌買手店Colette拒絕停止售賣這款惡搞服裝,而以“賣假貨”為理由中止了品牌和Colette之間多年建立的老朋友關係。

圖:Fashion Law Business

引起這麽大滔天爭議的“改頭換面”之舉,在後來卻成了其他設計師跳槽之後爭相模仿的對象。

比如招募到了Raf Simons之後的Calvin Klein▼

右圖:Wall Street Journal

比如同樣要在這季獻上新任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首秀的Burberry▼

右圖:Hello Magazine

如此一來不難發現,這些大品牌改logo倒是有個共同點:都在把襯線體改成非襯線體,高低不齊的大小寫換成整整齊齊的全大寫;除了CK之外,Burberry還跟當年的Saint Laurent一樣瘋狂強調品牌所在地。

如此一來,改了logo之後的Celine解釋起來也是理直氣壯:品牌logo在更早的30-60年代也沒有口音符號,去掉它看起來還更平衡了!

圖:NSS Magazine

但這不過都是行銷手段,都是明面兒上的說辭。

改logo對於Hedi Slimane而言,跟什麽致敬經典可以說是沒什麽關係。他的目的只有兩個:1) 向所有人宣告“我海漢三回來了”,跟前任劃清關係要的就是徹底;2) 昭示出品牌更商業化的定位和規劃。

Céline已死,活下來的是Celine:這可不是logo裡去掉一個口音符號這麽簡單的事情。

原圖素材:WWD / Hyperbae

劃清界限什麽的,不用多說了。後一個目的,進一步商業化才是最重要的!

一方面,logo的調整本身就是在迎合時尚界以外零售行業的扁平化趨勢:連星巴克的logo都在簡化簡化再簡化,Celine還要那麻煩的法式口音幹啥?

就連teaser性質的一個新品背影大片,都渾身叫囂著Hedi還在聖羅蘭期間那些黑白鋒利的品牌大片的乾淨利索,才不想要哼哼唧唧的法式小女人▼

左圖:Refinery29 | 右圖:Love Magazine

而另一方面,卡車車身廣告宣傳,更是昭示了Hedi真正的想法:他要的Celine不再是那個從骨子裡優雅到全身上下的法式時尚,他要的是披著法式外衣的美式商業至上內核。

別忘了,沒當設計師的那幾年,Hedi可是以攝影師的身份在洛杉磯泡著的,那才是他的文化故鄉。

2015年巴黎街頭的Céline門市

圖:Vogue UK

Phoebe Philo時期的Céline,確實是改變了整整一代女性對於自己穿著的定位和習慣。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她執掌品牌的最後這幾年,在瘋狂商業行銷的Chanel以及Dior們的窮追猛打下,Céline的商業生存太空狹窄了不少

粉絲多歸多,如果轉化不成逆天購買力,那就不是品牌想要的。可惜的是在LVMH眼裡,喜歡Phoebe的粉絲裡,手裡緊俏的設計類學生和看熱鬧的網友,比例還是太高了,留給貴婦們的太空不夠大。

Phoebe Philo | 圖:Vogue UK

LVMH把Hedi從開雲旗下的聖羅蘭挖到了自己手中的Celine來,要的就是倆字:收益。畢竟在他執掌聖羅蘭的那幾年,罵他設計如同天價版Zara的人有多狠,聖羅蘭的銷售額就漲得有多快。

在開雲自己2016年公布的公開財報裡,聖羅蘭銷售額4年漲了25.5%,是集團另一大金雞母Gucci漲幅的整整兩倍。

圖:Kering官網

想想也對:畢竟話題度等於曝光度啊!

Hedi Slimane賣的到底是什麽?自從他離開Dior Homme沉寂一段時間,再回歸之後,商人屬性就已經徹底擠佔了他所剩無幾的設計師身份。現在的他,對粉絲而言賣的是自己的“設計師名氣”,對品牌方而言賣的是自己的“吸金招牌”。

如果說當年的海盜爺跟麥昆是設計師界的Gisele Bündchen,靠才能撐起了自己的商業侵略性;那麽Hedi就是現在設計界的Gigi Hadid或者Kendall Jenner,玩的還是那套靠個人光環的網紅經濟。

圖:Vogue US

說到底,讓那個老Céline隨著Phoebe的離去一起埋葬,Hedi其實什麽都沒做錯:他只是順應了品牌和市場的需求而已。

一個很現實的道理:現在的Celine換掉logo的圖片下瘋狂表達自己不忿的網友越多,到時候出錢買Hedi Slimane for Celine的瘋狂粉絲就越起勁;兩三年之後,LVMH的財報上說不定又是Celine的天下。

LVMH就更沒有錯了:賺錢有什麽不對的?

Hedi當年在聖羅蘭的第一個女裝系列

圖:Daily Beast

可是,沒有任何人做錯什麽,那誰來救救這個同質化越來越高的時尚界呢?

從Celine有限曝光的圖片看,最新這季2019春夏成衣,估計就是聖羅蘭時期Hedi設計大同小異的改版。這樣的情形,在最近5年的時尚界太常見了。

比如越來越像當年仙仙的Valentino的Dior,自然是因為挖來了Maria Grazia Chiuri▼

圖:Fashion Network UK

當了多年Nicolas Ghesquière左膀右臂的Natacha Ramsay-Levi,一旦“扶正”成了Chloé的創意總監,Chloé這麽多年來的浪漫少女風就消失殆盡了,剩下的都宛如複刻版Louis Vuitton。

圖:Washington Post

什麽,你說你覺得這兩季在商場櫥窗裡看到Calvin Klein跟Raf Simons的男裝單品總是分不清?

別擔心自己“衣盲”,這隻不過是Raf Simons本人的偷懶小花招罷了,反正一套設計理念喂飽兩個品牌,憑什麽要折磨自己跟當年的麥昆一樣,非要讓Givenchy跟自己的McQueen有所不同啊?

以上2圖:Vogue

其實,變的不是設計師,而是買衣服的人們。

很早之前,時尚是體現自己“不同”的方式。

而現在,時尚是標榜自己“和某某一致”的手段。

什麽火,大家就都搶著買。

卡戴珊的屁股大,於是臀部假體生意全美吃香。

蘋果的iPhone好用,於是人手一隻愛瘋。

只是這把野火,現在燒到了時尚界而已。

也許,這就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 END -

作者 | 維克多

編輯 | 維克多

圖片除標注外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