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奇帆:滬指今年有望在3000點以上

黃奇帆:上證指數今年有望在3000點以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3月20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經濟每月談上預計,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3%左右,全年GDP增長6.4%左右。黃奇帆還預計,今年A股市場不會大起大落,上證指數有望保持在3000點以上,這有利於改善預期、提升信心,也能緩減股權質押企業的風險。總體而言,他認為,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以及消費、投資、出口都在表現出向好的一面。再加上中央對經濟遇到的困難有充分的考慮,采取了非常充分、有力的措施進行逆周期調控,這些都對經濟基本面形成支撐。

白重恩:地方政府在制定產業政策時應更重視居民的利益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白重恩指出,在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對地方政府的要求是改善普惠的制度環境,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漫長的、艱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未完成之前,可能還要有特惠,不然很多事情很難辦。他表示,希望地方政府在提供特惠的時候,更加重視居民的利益。比如,我們有一些產業政策並沒有把居民的需求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實地方政府應該在制定產業政策的時候更加傾向於居民消費,特別是服務的消費。同時,應該適當地限制地方政府為特惠對象在要素取得方面提供過多優惠的權力,要讓它不能隨心所欲地去為它想支持的項目提供過多資源,因為這樣做往往會帶來一些效率的損失。這並不是發個文件就能做得到的,一定要提供相應的激勵機制。

李迅雷:房價上漲才是拉動消費的真正動力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日前在中泰證券2019年春季策略會上演講時表示,房價上漲才是拉動消費的真正動力。他說,決定消費的主要是居民收入或收入預期,房地產銷售的回落不僅會影響到家電、家具、建築裝璜等消費額增速,也對其他消費帶來明顯的影響。因此,預計今年房地產政策不會更緊,可能還會略有放鬆。此外,李迅雷對消費降級的說法也不以為然,他認為消費仍在升級,但問題在於現在居民收入差距依然還是在拉大。因為中低收入階層消費意願較強烈,消費傾向是比較大的,高收入階層消費傾向會趨弱。如果中低收入階層收入增速趨緩,高收入階層收入增長加快,則不利於消費增長。

伍戈:現階段居民杠杆抬升對消費的帶動仍大於擠出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日前指出,近年來,隨著房價的攀升及抵押貸款理念的興起,我國居民杠杆率明顯上升。在該背景下,近期居民消費增長乏力,尤其是建案、汽車等銷售增速跌跌不休,不禁引發各界對於居民購買力是否由於高債務而透支的擔憂。但事實上,目前的數據卻表明,我國杠杆率增速較快的地區,其消費並不低迷。杠杆率絕對值與消費之間也呈現相似的結果。消費或更受經濟增長等順周期因素影響,現階段居民杠杆抬升對消費的“帶動”效應或大於“擠出”效應。

鞠建東:技術壟斷更值得注意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講席教授鞠建東周四表示,與全球商品市場壟斷相比,技術上的壟斷更值得注意。他指出,目前全球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不匹配。從經濟基礎看,全球貿易、生產、消費已經形成美國、中國、歐洲三足鼎立的結構。從上層建築看,全球貨幣、金融體系、乃至全球治理體系均由美國主導。鞠建東認為,全球需要建設一個競爭而非壟斷的技術市場、高科技產業。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科技行業具有自然壟斷屬性:流量越大、企業規模越大,生產力越高。美國企業佔據高科技行業的核心技術研發與設計,其他國家成為應用市場,這將會形成全球高科技行業的壟斷機構。鞠建東指出,要打破美國的技術市場壟斷,需要歐洲、中國及東亞國家政府堅持高科技行業競爭,而不是全球壟斷下的自由貿易,而三足鼎立的世界經濟結構,有利於形成競爭性高科技產業。

唐大傑:中國應大幅度降低養老保險費率

武漢大學財稅和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唐大傑日前公開撰文指出,養老保險改革的首要任務應是理順目前“統籌等級低——高費率——低遵從度——低覆蓋率——結餘下降”這個惡性循環,應從調整政策的內在邏輯開始。他認為,要提高養老保險收入,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先從提高企業、個人參保的遵從度和覆蓋率著手,而提高遵從度,必應先降低養老保險的費率。低費率可以提高遵從度和覆蓋率,做大養老保險的基礎,達致養老保險基金增收的良性循環。唐大傑表示,在稅務徵收社保的前提下,將養老保險的徵收效率提高20%,如果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企業部分從20%降到6.5%,仍可達到2017年的徵收收入水準,降費率空間巨大。

陸挺:土地、人口、戶籍制度改革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推手

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日前於北京舉辦的“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指出,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企穩復甦。依靠加杠杆的政策空間已經非常小,經濟復甦要寄希望於非傳統政策。陸挺表示,在新一輪復甦過程中,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將更加重要。進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土地、人口、戶籍制度將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推手。房地產、基建還會發揮重要作用,但房地產更多是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參與,這就要靠進一步放開戶籍,推動大城市發展,推動都市圈發展,以中心城市帶動城市群發展的方式來推動本輪經濟復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