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患者血小板降低用藥建議及飲食護理

血小板降低是常見的化療副作用。這是因為很多化療藥物具有很強的骨髓毒性會導致血小板下降,與化療藥物、劑量、療程,以及患者體質等因素也有關係。

血小板減少常會出現的癥狀是最常規最典型現象有身體有紫癜。還有鼻子、口腔、牙齦等部位出血;輕微的碰觸即可導致身體淤血;有便血的現象(一般是內部出血導致),伴隨腹痛頭痛等;長期出血必然導致皮膚暗黃,精神萎靡不振等.

針對化療引起的血小板降低大家要注意一下幾點:

1.血象檢查

化療期間及化療後應加強觀察,一般化療結束後3天檢查血象;當發現血小板降低達II度(血小板計數<75×109/L)或以下時,應該及時動態了解血象情況,必要時每天檢查血象

2.停用引起血小板減少藥物

血小板降低達二級或以上,停用化療葯或可能引血小板減少的各種藥物及治療

3.日常活動

避免劇烈運動,避免肢體與硬物碰撞,預防跌倒。刷牙等動作盡量輕柔。

應注意多休息,避免勞累;避免情緒緊張,保持愉快心情。

避免使腹部壓力增加的活動,如手拎重物、咳嗽、噴嚏、下蹲、彎腰搬重物等,大便不順暢時,不要用力排便。

4.飲食

宜清淡、富於營養易消化飲食,忌肥甘厚膩;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

5.細胞因子的應用

當發現血小板降低達三級(血小板計數<50×109/L)或以下時,應使用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升高血小板水準。

主要包括:

(1)血小板生成素(TPO,特比澳,1.5萬U或者2萬U皮下注射每天一次,一般需5-7天),是新發現的造血生長因子,可特異的作用於巨核造血系統,對化療葯和放療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均能明顯減輕血小板減少程度和時程,加速血小板恢復,減少血小板輸注;

(2)重組白細胞介素-11(巨和粒、特爾康、吉巨芬,3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一般需5-7天):促進巨噬細胞和血小板的生成,主要用於化療後容易發生嚴重血小板減少症的惡性腫瘤病人,防止嚴重出血性疾病的發生。

5.血小板輸注

對預防和治療因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種最常用、有效的治療方法,並可降低放療和化療後血小板減少導致出血的病死率,當發現血小板降低達四級(血小板計數<25×109/L)或者血小板計數<20×109/L時,應考慮行血小板輸注治療,同時應絕對臥床。

6.中藥治療

預防:花生衣(花生紅皮)煮湯喝、或者血凝糖漿對血小板降低有一定預防作用。

治療:

升血湯:太子參、茯苓、白朮、益氣健脾取其四君子湯之義,配合當歸、山甲、雞血藤行血、補血、通絡舒筋、推陳出新。

五紅湯:由枸杞、紅棗、紅豆、紅皮花生米、紅糖組成。既可補虛,又能止血,提升血小板,如果患者伴噁心、嘔吐等化療後的副反應,還可以在五紅湯裡加入生薑,因為生薑是「嘔家聖葯」,可以明顯減輕嘔吐的反應。

7.日常護理

應穿柔軟、棉質內衣褲,避免皮膚傷口,使用軟質毛牙刷,避免牙齦出血,避免進食粗糙、堅硬的食物,用油脂塗局部以防口、鼻粘膜乾裂引起出血。同時,應注意觀察有無皮下出血,出現的部位、時間,有無消化道及呼吸道出血。

最後,如果出現較嚴重的出血癥狀或持續較長時間仍不能止血,請聯繫您的主治醫生或者直接返院複診,進行相關治療(主要是止血、輸血小板、輸新鮮冰凍血漿等)。

印塔健康,拓展生命無限可能!

更多資訊關注公號【yintaguoji】,加入我們正能量戰友群!

讓癌症治療少一些彎路,多一些溫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