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票即將再次登陸香港 離岸人民幣匯率再增“定海神針”

中國人民銀行6月11日早間表示,為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將於6月下旬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

在離岸市場發行央票主要有利於對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進行逆周期調節,維護整個市場的穩定,特別是有助於打擊做空和套利行為。從過往經驗來看,央行在香港發行央票可以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

此前幾天,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逼近6.96。6月11日,上述央票即將發行消息發出後的一個小時內,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200多個基點,目前維持在6.93附近。6月11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8930,較上一交易日貶值5個基點,下午4時30分,在岸人民幣收盤價報6.9138,較上一交易日升值194個基點。

最近一段時間,受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增加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5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2.6%。近一個月以來,央行官員多次發聲穩定外匯市場預期,指出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將繼續為人民幣匯率提供根本支撐,並表示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已經兩次成功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分別為2月13日和5月15日,兩次發行規模均為200億元人民幣。從發行情況看,離岸市場眾多投資者踴躍認購,市場反應積極。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從近期央行多次在離岸市場發行央票等措施來看,央行的目標為從宏觀審慎逆周期調節的角度維護人民幣有效匯率的基本穩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結束了對中國第四條款磋商並表示,並不鼓勵以匯率作為工具應對貿易摩擦。IMF亞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肯尼思·康表示,通過多種方式對人民幣匯率評估發現,2018年,人民幣匯率表現與中國的政策目標和基本面是一致的,沒有估值過高,也沒有估值過低。最近幾年,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也在加強,基於市場的匯率機制對中國是有利的,這樣也可以讓貨幣政策有更多回旋余地,所以,IMF也鼓勵中國經濟繼續改革,加強對外溝通,保證匯率的靈活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目前人民幣所出現的貶值很明顯來自外部衝擊,中美貿易摩擦是最主要的因素。這種情況下,也是最好發揮匯率彈性作用的時候。讓浮動匯率機制能夠更好發揮它的彈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來阻隔外部對內部經濟的衝擊,這樣內部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空間就會更大,可以更加自主地根據國內的需求和供給情況推行相關政策,不會受到外部衝擊過多的製約,顯然,這對於國內來說是有好處的。

“人民幣匯率有彈性、有韌性,有其重要的宏觀意義,是中國經濟在外部衝擊面前具備更強韌性的前提條件。”謝亞軒認為,提升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率帶來以下五個方面的積極影響:匯率彈性提升有助於分化單邊的匯率貶值預期;匯率的靈活調整有助於緩解國際資本外流的壓力;人民幣匯率的靈活調整有助於反向溢出效應的發揮;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提升有助於加強國際間貨幣政策協調;人民幣匯率彈性提升有助於改善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對於人民幣匯率長期趨勢,連平表示,從目前來看,中國經濟基本面仍然良好;國際收支狀況保持順差,出現大幅逆差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總體來看,宏觀經濟運行能夠基本保持平穩態勢,不必擔憂人民幣出現大幅度貶值的狀況。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面對國內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政策面已經可以更加成熟、有針對性地來應對。經過最近幾年對於資本項目和資本流動的管理完善,應該說經驗越來越豐富。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出現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連平說。

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李國輝

編輯:王佳

轉載請注明來源

下載金融時報客戶端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