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校專家看專業”系列人人都懂,還要選擇英語專業嗎?

傳統的英語教學以技能型教育為主,主要目的是掌握語言的交際功能,是一種語言訓練而非語言教育。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與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全民英語水準不斷提高,許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參加了托福考試、中高級口譯考試,這給大學的英語專業教育提出了挑戰,也讓不少考生在填報志願前,產生了疑問:我的英語基礎已經很不錯了,現在人工智能的翻譯水準也在不斷提高,大學還要選擇英語專業嗎?

英語專業不只是學英語的專業

在“人人會講英語”的時代。討論起專業時,很多人會誤將英語專業教育等同於英語語言學習,殊不知,語言學習只是英語教育的一部分。

英語專業的學科屬性為人文學科,其專業內涵非常豐富,包括語言、文學、文化、翻譯以及國別與區域,語言能力的培養只是專業教育的基礎,給學生打開一扇窗,讓他們能夠進入到不同的文化語境中,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學與文化。不僅如此,英語專業還有其時代使命與文化擔當,能夠更好地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理解與溝通,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

以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為例,學生對於英語專業的認可度非常高。上外實行轉專業制度三年來,只有一名學生從英語專業轉出,但每年都有近20名學生申請轉入英語專業。我們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課程體系,除了核心課程,還擁有近70門專業方向選修課,學生不僅要“會語言”,還要“通國家、精領域”。學生在本科學習階段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與能力的提升,更有個人的成長。根據第三方機構對英語專業畢業生的跟蹤調查,英語專業畢業生令用人部門最為滿意的能力包括卓越的外語能力、出眾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出色的溝通能力、突出的學習研究能力以及團隊精神、敬業精神。

英語專業的就業趨向

近年來,隨著英語專業教育理念的探索與實踐,對於專業定位以及人才培養目標都有了新的認識,英語專業就業出現新的趨向,上外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中,每年會有50%左右的學生選擇到國內外高校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習的專業不僅限於語言文學類,還包括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體現出多元的知識結構與開闊的學術視野。

上外英語學院

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主要的就業去向為國家部委(如外交部、新華社、外經貿委)、市政府機構(如市外事辦、市外經貿委)、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出版部門、教育培訓機構等。相對其他專業,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路徑較寬,職業發展潛力很大。

人工智能時代,是否會對英語專業學生造成衝擊?在某種程度上,是的。不過,要擔心英語專業的學生因此找不到工作,還為時過早。事實上,人工智能時代反而對英語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上外英語學院就已經前瞻性地在本科階段開設了“翻譯與技術”課程,應對挑戰,面向未來。此外,“人工智能”中依然有一個“人”在,在要求有創造性、藝術性、嚴謹性的翻譯領域,比如文學翻譯、外交外事翻譯以及法律翻譯等領域,是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因為機器既沒有溫度,也缺少審慎。

人文化的英語專業教育好比鹽溶於水

有志於選擇英語專業的學生,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高校間英語專業的差異性,綜合類高校、師范類高校、理工類高校以及外語類高校等,英語人才培養目標不盡相同。在新文科的時代背景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依靠學校的學科資源與優勢,在夯實專業能力的基礎上,打通文史哲,在人文學科內外實現跨專業學習與發展。

英語學習普及化,但是真正高端的英語專業人才卻不多,正所謂“小才擁擠,大才難覓”。因此如何拓展專業內涵,並在專業性上做到卓越,即語言能力精湛,專業功底扎實,人文學養深厚,國際視野開闊,中西文化融通,這才是回歸人文學科屬性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所需要實現的目標。

朱光潛在其《談文學》中論及“道”時說,“哲學科學所談的是‘道’,文藝所談的仍然是‘道’,所不同者哲學科學的道是抽象的,是從人生世相中抽繹出來的,好比從鹽水中所提出來的鹽;文藝的道是具體的,是含蘊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鹽溶於水,飲者知鹹,卻不辨何者為鹽,何者為水。”人文化的英語專業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呢?它潤物細無聲,就像在水裡加了鹽,喝下去是鹹的,但卻不會分辨出何者為鹽,何者為水。

(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欣。部分文字內容由上觀新聞記者裘雯涵整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