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極拳求真溯源之一

■文/太極觀真康偉

太極拳作為一種具備獨特養生效果的傳統武術運動,備受大眾的青睞,而其「四兩撥千斤」、「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神奇技擊功效,更吸引著眾多習練者進行探索。

但人們在鍾愛和追捧太極拳的同時,也不斷被太極拳所困擾。

目前的太極拳,架式形形色色;對太極功法的解釋,也是眾說紛紜。

許多人為了養生祛病練太極,結果練壞了膝關節,練壞了腰。許多人仰慕太極的神奇技擊功效,結果用功數十載,依舊未及「四兩撥千斤」之邊際,充其量也只是在研習力的變化和技巧,「太極推手」也不過是較力和摔跤的翻版而已,至於「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以柔克剛,以小勝大、捨己從人,用意不用力、耄耋能禦眾」等等,則已是空中樓閣,基本上沒人相信它的存在了。

許多人練了數年太極拳,當被問及「什麼是太極?太極拳到底在練什麼?」的時候,竟啞口無言,不知所言了。練太極的不知道「太極」是什麼,不知道每天練拳在練什麼,以上的現象也就自然不足為怪了。那麼太極拳的實質到底是什麼?我們的誤區到底在哪裡?太極拳神奇的養生和技擊功效如何才能得以真正的實現?

陳鑫《太極拳論》中說:「拳名太極,實天機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開合,一絲不假強為,強為者皆非陰陽自然之理,不得名為太極拳。」簡單的幾句話,為太極拳的實質定了性。但我們不能理解的是:什麼是「天機自然之運行」?什麼是「陰陽自然之開合」?什麼樣的「為」又是「強為」?切實搞清了這些概念,真正的太極運動就瞭然於心了。

翻開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自卷首至47頁,未提及拳之任何一招一式,而盡皆河圖、洛書、兩儀、四象、五行、八卦、天乾、地支……等,這些源自《易經》中的概念和圖形,與太極拳又有什麼關係呢?《易經》又在講些什麼,以至於要把它放在書的卷首加以論述?

《易經》開篇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萬物由此而生。」概而言之,《易經》就是闡述宇宙自然界萬事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周而復始、發展變化的根本性規律的學問,並以我們最常見的天地的運行變化現象為範例,向我們揭示出天地億萬年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循環往複的變化現象,其實質是以天為陽和以地為陰的陰陽兩種勢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結果。而天地陰陽不斷作用變化的過程就產生了春、夏、秋、冬四種天氣,這就是天地自然的四象(圖一)。


天地四象的循環變化,化生了世間的萬物,而萬物千差萬別的性質又都可以歸類於天、地、水、火、山、澤、雷、風這八種物質和現象的性質中,紛繁複雜的自然界就是這樣形成、變化和發展的。

了解了天地變化的自然規律後,《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所有萬物的發展和變化與天地運行變化的規律是相同的,都是由兩種勢力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即萬事萬物皆有陰陽,陰陽按自然規律的變化形成了四象,即少陽(陰象陽性)、太陽(陽象陽性)、少陰(陽象陰性)、太陰(陰象陰性),如天地運動的春、夏、秋、冬一樣。

變化中陰陽兩種勢力比例的不同就形成了事物變化的萬形萬性,這就是陰陽自然變化的大的規律,而且永恆不變。

綜上可見,兩儀(即陰陽)是物質生化變化的根本,四象是陰陽變化過程中產生的性質與現象的關係(即性與象的關係),八卦則是事物千變萬化的性質的綜合體現(圖二)。


圖二

從圖中可以看出,陰陽的變化過程還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陰陽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之中,相互作用,往複循環,無始無端。

2.陰極必生陽,陽極必生陰。

3.陰陽的變化過程皆為漸變,而絕無突變。

4.陰陽變化應純乎自然而無任何外力之加損。

因此,符合以上規律的陰陽變化稱之為「天機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開合」,而不符合這種規律的陰陽變化即定性為「強為」,而非自然所為。

那麼「一絲不假強為」即告訴我們一點兒都不能違背這種自然規律。任何拳術運動過程中都會產生諸多的陰陽,如:上下、左右、前後、進退、輕重、大小、動靜、虛實……如果不知道陰陽自然變化的規律,這一對對陰陽運動的過程就只能是「強為」了,打出的拳也就不是太極拳了。

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陳鑫將《易經》的知識放在卷首的原因了,他是在告訴我們,搞清了前面的理,後面拳的練習都是遵循這些原則運行變化的,否則太極拳的「純於自然,陰陽相濟」就是一句空話,即使再苦練也只能是與太極拳之本原背道而馳,太極拳的各種功效自然也就無從談及了。

大多數太極拳的習練者和教授者多陷入了以拳為拳,以法為法的重形不重理的誤區,不斷地在動作如何擺、姿勢如何低、招法如何用、力量如何變上做文章,而這些恰恰是真正的太極拳練習中要扔掉的和放棄的意識和行為方式,只有陰陽變化的自然規律才是太極拳練習中要不斷感悟和不斷揣摩的。

因此陳鑫在《太極拳名義說》中指出:「拳以太極名,古人必有深明於太極之理,而後於全體上下、左右、前後,以手足旋轉運動,發明太極之蘊……後世之人事,不師古,不流於狂妄,即涉於偏倚,而求一與太極之理相吻合,至當卻好者,蓋亦戛戛乎其難矣!」

觀王宗嶽《太極拳論》,開篇即為「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實質上這是在向我們說明,太極拳運動中的千變萬變,都是由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貫穿的。而「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一段,是向我們進一步說明,太極拳功夫體現出來的「虛領頂勁……退之則愈促」等等現象的產生以及「一羽不能加……英雄所向無敵」等神奇的效果,均「由此而及也」,即都是由陰陽變化的規律所及的,此段承接上段「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進一步說明了太極拳產生各種神奇現象的根源還是陰陽自然變化的結果。

正如《太極拳精要》所言:」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教導我們深究陰陽之理,並通過不斷地練習,形成陰陽自然變化之性,最終合於天地自然之道,功即成矣,而不是去追求「如何虛領頂勁,如何氣沉丹田,如何引進落空,如何我順人背」等等現象的東西,這些現象千變萬化,千奇百怪,舉不勝舉,追是追不完的。

不明陰陽之理,這些現象也是不可顯現的。在陰陽自然變化規律這一基本原理上,所有的太極拳都是完全一致的。

那麼,陰陽自然變化的規律在太極拳運動中是如何具體體現的?所謂的兩儀、四象、無極、太極,在我們行拳的過程中又是如何生成和作用的?這些都是太極拳習練者最為關心的實際問題,我們將分期分階段地繼續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待續)

出處:《中華武術》 2013年 第6期 作者:康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