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亂吃藥對肝臟的損害你了解過嗎?

肝炎分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兩種,急性肝炎指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種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全身性急性傳染病。病理學上以急性肝細胞壞死和炎症反應為特點。主要臨床表現以乏力、精神不振、肝部疼痛、食慾減退、噁心、討厭油膩、肝部腫大及肝功能異常為主,部分患者出現發熱癥狀。

老百姓不甚了解藥肝。超過九百種藥物被發現具有肝毒性,藥物性肝病發病與用藥直接關聯。有時,藥物性肝炎臨床癥狀不典型,與用藥有直接或者間接引起。用藥後,出現代謝異常、過敏,提示潛伏期變異性高,患者可能出現食慾不佳、全身乏力、黃疸甚至肝衰竭;用藥後,還與用藥劑量有關。

例如,常見引起藥物肝損傷有長期服用抗結核藥物,導致藥物性肝炎發生;此外,解熱鎮痛葯、麻醉藥、降尿酸葯、抗生素、中草藥、抗癲癇葯等均能夠引起肝功能異常。我們過去常以為,中草藥無毒無副作用,而事實不是如此。中草藥佔藥物性肝損傷比重較高。

長期服用中草藥 也要及時檢查肝功能

知道西藥有副作用的人比較多,卻不一定會了解中草藥同樣可以損傷肝臟,引起肝炎。同時,除了中草藥、西藥還有一些補藥或保健品,也可以引起藥物性肝炎。當日常服用某種藥物時,應及時檢查肝功能,通過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直觀了解肝臟是否有炎症。

如果及時發現並停服藥物,多數病人是可以短期恢復正常水準的。番茄醫生提醒,平時對食療、保健等食物,應區分清到底是葯,還是保健品。認真看清藥品說明,如禁忌人群、藥物不良反應等,謹慎用藥就可以減少藥物性肝炎發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