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常打人就是有暴力傾向嗎?找到原因,正確引導孩子才最重要!

生活中,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相同的,其中不乏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暴躁,每次和別的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總愛用小木棍或者手腳攻擊別的孩子,那麼面對這類孩子,父母們要想糾正他們的行為,該怎麼做呢?

事實上,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完美無瑕的,只有經過後天父母的精心雕琢才會變得接近完美,因此,面對這類孩子,父母們首先需要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其次分析孩子為什麼打人的原因,並且在孩子有攻擊行為的時候,及時製止,予以糾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打好預防針:

一、 孩子打人,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愛打人,並不能說這個孩子有問題,只能說是這個孩子的攻擊性較重,容易表露出來,事實上,人類天生都是具有攻擊性的,孩子或多或少具有些攻擊行為是很正常的,不過作為父母教會孩子改變這個行為也是很重要的,畢竟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如果兩歲以下的孩子和同齡兒童玩耍時,喜歡追著其他孩子打,那麼我們就說這個孩子具有攻擊性,為什麼會這樣呢?兩歲的孩子心智一般都不成熟,不太能理解別人的感受,總以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所以容易流露出攻擊性,不過這是孩子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孩子為了能夠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對其他孩子進行推、打等行為,甚至有些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東西,選擇攻擊其他孩子,防止其他孩子搶奪自己的東西。

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來說,這種攻擊別人的行為會逐漸的減弱,直至消失,因為此時,大部分的孩子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體會到別人的感受,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是錯誤的,不過孩子的自我控制和理性思維還沒有完全的成熟,前額葉也遠遠沒有發育成熟,還不能像成年人那樣深思熟慮,因此可能還會發生打人罵人等攻擊行為。所以說孩子打人,並不是說孩子就具有暴力傾向。

二、 孩子打人,父母們該怎麼辦?

上面說到,孩子打人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和理性思維還沒有完全成熟而導致的攻擊行為,但這並不意味著,當孩子發生攻擊別的孩子的行為時,父母們視而不見,任其為之,那麼父母們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當發現孩子正在攻擊別的孩子時,父母們要做的就是立即製止,強行帶孩子離開現場,一定要果斷,然後父母們再帶離開現場後,先不要因此打罵孩子,等孩子冷靜下來後,再進行教育,不過這個教育不是說讓父母打罵孩子,而是要幫助孩子理清一下為什麼打別人的過程,而後,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在打人過程中自己做錯了什麼,這樣的話不僅能讓孩子不再受製於情緒的控制,而且還能有助於孩子的成長,當然,等將孩子冷靜下後,父母們別忘了帶著孩子去給對方道個歉。

孩子之所以被稱之為孩子,是因為他們還小,需要土壤發展,父母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良好的土壤,讓孩子茁壯成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