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她丈夫是總統、兒子是總統,為何病重時卻選擇不再治療?

▲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左)、芭芭拉·布希(中)、美國第43任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右)

他們全身插滿管子,與各種監視儀器連在一起,照顧他們的則是一些陌生人。

近日,美國前總統小布希92歲的母親(芭芭拉·布希)去世,在她去世前,就決定不再治療,回家靜養。然而,丈夫是總統,兒子也是總統,完全不差錢,美國醫療水準也很高,為什麼要選擇放棄治療?這關乎「死亡品質」。

有些絕症患者寧願死在家中,被家人和朋友的愛環繞著。然而絕大多數還是在醫院裡度過最後的時光。他們全身插滿管子,與各種監視儀器連在一起,照顧他們的則是一些陌生人,肉體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1

這是一個80歲的老人,他險些因為腦出血丟了性命。

他的家屬說:「不論如何,一定要讓他活著!」

4個鐘頭的全力搶救後,他活了下來,不過被氣管插管了。

有一根粗長的管子,從口腔直到支氣管,連向呼吸機。呼吸機不停地發出沉悶的氣流聲,一下下地把人造空氣打進他的肺部。

後來,他腫了起來,頭部像是吹大了的氣球,各種管道的繩子在他的身上上勒出了一道道的印子。更糟糕的是,他的氣道出血,這使他需要更加頻繁地清理氣道。每次抽吸時,護士用一根很長的管子伸進他的鼻腔,進入氣管,在負壓的吸引下,只見血塊和血性分泌物被吸出來。

這個過程很痛苦,只見他皺著眉,拚命地想躲開伸進去的管子。可是,每天反覆地清理,卻還能抽吸出很多。

醫生問家屬:「拖下去還是放棄?拖下去不一定是對他好。」

過了十天,老人去世了。醫生沒能拯救他,只是幫他延長了一點生命。可是,承受了非人的痛苦,這延長的十天值得嗎?

我們不禁思考,如果這位老人能表達出來,他願意要這延長的十天嗎?這十天裡,老人家絲毫沒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權力,生命的意義何在?

如果能預知他活得如此痛苦,家屬還願意「有創搶救」嗎?即使已經看到他備受折磨了,為何還不願放棄?難道,讓他活著,便以為是愛他?到了生命的最後,家屬在明知無葯可治,為何一定要讓他痛苦的死去?難道也是因為愛他?如果是愛,這未免有些無知和自私了。

無知,是因為家屬不知道這樣會使他更加痛苦,失去尊嚴地度過生命的最後幾天;自私,是因為他們不顧忌他的痛苦,違背他的意願,堅持認為「讓他活著就是愛他」。

2

死亡是每個人必修課至今我們還沒學會如何「謝幕」

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它是我們此生的終點,也是我們的歸宿,至今我們還沒學會如何「謝幕」!

可是,當死亡來臨時,我們都努力抗爭著。但是,死亡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事實,縱使有千萬個不願意也必須去面對它。死亡的方式也有千萬種,關鍵的問題是,當我們知道死亡已經逼近時,我們能否有自己的選擇,有尊嚴的死去。

遺憾的是,就這一點來說,我們的國家,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做得並不好。

此前,經濟學人智庫對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後,發布了《2015年度死亡品質指數》報告:英國位居全球第1,中國大陸排名第71,排倒數第10名。

3

不得「好死」可能是被我們忽略的幸福難題

「科技發展到今天,醫生面對最大的問題不是病人如何活下去,而是如何安詳死掉。」

1999年,巴金先生重病入院治療。一番搶救後,他終於保住了性命,但鼻子裡從此插上了胃管,進食通過胃管,一天分6次打入胃裡。胃管至少兩個月就得換一次,長長的管子從鼻子裡直通到胃,每次換管子時他都被嗆得滿臉通紅。長期插管,嘴合不攏,巴金下巴脫了臼。只好把氣管切開,用呼吸機維持呼吸。

巴金想放棄這種生不如死的治療,可是他沒有了選擇的權利,因為家屬和長官都不同意。每一個愛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哪怕是昏迷著,哪怕是靠呼吸機,但只要機器上顯示還有心跳就好。就這樣,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他說:「長壽是對我的折磨。」

4

當醫生自己身患絕症時去選擇了最少的治療

美國是癌症治療水準最高的國家,當美國醫生自己面對癌症侵襲時,他們又是如何面對和選擇的呢?

2011年,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穆尤睿,發表了一篇轟動美國的文章——《醫生選擇如何離開人間?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但那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方式》。文章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幾年前,我的導師查理,經手術探查證實患了胰腺癌。負責給他做手術的醫生是美國頂級專家,但查理卻絲毫不為之所動。第二天他就出院了,再沒邁進醫院一步。

他用最少的藥物和治療來控制病情,然後將精力放在了享受最後的時光上,餘下的日子過得非常快樂。」穆尤睿發現,其實不只是查理,很多美國醫生遭遇絕症後都作出了這樣的選擇,「醫生們不遺餘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當醫生自己身患絕症時,他們選擇的不是最昂貴的葯和最先進的手術,而是選擇了最少的治療。」

為了避免這種噩夢的發生,很多美國醫生重病後會在脖上掛一個「不要搶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時不要被搶救,有的醫生甚至把這句話紋在了身上。「這樣"被活著』,除了痛苦,毫無意義。」於是他們在人生最後關頭,集體選擇了生命品質.

最後,何謂死亡品質?就是指病患的最後生命品質。英國等國外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得分呢?當面對不可逆轉、藥石無效的絕症時,英國醫生一般建議和採取的是緩和治療。何謂緩和治療?就是當一個人身患絕症,任何治療都無法阻止這一過程時,便採取緩和療法來減緩病痛癥狀,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讓生命的最後一程走得完滿有尊嚴。」

尼采說:「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但願每一個人看完這篇文章的人都懂得生的意義的同時,也能學會試著去理解死亡的意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