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戰挽救了英法聯軍的48小時,為何德軍會突然停止進攻?

如果阿道夫.希特勒知道他延誤了最佳戰機,那麽一定會暴跳如雷。歷史不容改變,假若不是幸存了這33萬英法聯軍,那麽二戰的結果還不得而知。也幸虧希特勒猶豫了48小時,才讓盟軍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馬奇諾防線形同虛設,英法聯軍被迫在敦刻爾克準備撤退

法國修造12年的防線,只在德國開始進攻數天內就失去了作用。由於經費問題,加上比利時不同意在其邊境上修建邊境,所以法比邊境防禦相對薄弱。1940年5月,德國7個裝甲師出現在法國比利時邊境阿登高地。

阿登高地地勢險要,不利於行軍,法國沒想到德國的坦克能穿過這裡,至此,馬奇諾防線徹底失去了作用。在德國第18軍團、第6軍團、第4軍團強大的攻勢下,英法聯軍只能向後撤退。德國主力裝甲部隊在繞到英法聯軍側翼,形成了包圍態勢。

英法聯軍三面被圍,一面是海,真是徹底的“背水一戰”了,被逼無奈,英法聯軍邊戰邊退,隨即退到了小港口敦刻爾克。在德國的強大攻勢下,聯軍無法抵擋,丘吉爾命令所有能調集的船隻駛向敦刻爾克,來挽救危機中的聯軍。

德國在臨門一腳時,竟然停了下來

1940年5月24日,古德裡安的裝甲兵團已經開進到離敦刻爾克海岸線20英裡位置,就像足球運動帶球逼近球門,只剩臨門一腳,就可以進球了。然而此時古德裡安卻收到希特勒命令,停止進軍。

一戰之後,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喪失了13.5%的領土,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被協約國瓜分,並對其武裝力量進行了大幅度限制。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以內,不得擁有空軍和各式重武器。在希特勒看來這絕對是對德國的極大侮辱,但是在敦刻爾克,希特勒心軟了。

戰機是個很微妙的東西,捕捉他很難,不過一旦失去就可能失去整個天下,比如明代的土木堡之變、薩爾滸之戰。歷朝歷代的戰場的名將們的決定因素,就是能否準確把握戰機。德國總參謀長哈爾德曾強烈反對停止進攻,但是希特勒堅持了他的決定,也讓德國失去了最佳時機。

為何德軍暫停進攻48小時

當時的德國已經佔領的歐洲大片領土,只差英國,因為相隔一個英吉利海峽。在德國的作戰計劃中,並不希望和英國作戰,德國只想逼迫英國和談,畢竟當時的英國還是數一數二的強國,德國不想再多一個強大的敵人。

在之後的戰爭中,英國的海軍和空軍都發揮了很大作用,極大地牽製了德國的作戰計劃,這也是為什麽希特勒不想和英國作戰的原因。希特勒下令停止進攻,也許就是為了緩和和英國的關係,畢竟狗急了還跳牆,何況被逼到絕境的33萬軍隊。

德國嚴明的軍紀,也讓命令順利執行,雖然下屬們都很詫異元首的想法,但都執行了下去。從此我們也能看到,軍紀嚴明的優點,同時期最強的德國軍隊為什麽可以在40天佔領法國。軍紀嚴明也使德國將領沒有人敢反駁元首的命令,就那麽眼睜睜看著英國撤走他計程車兵。

在離海岸線的20英裡,德國A集團軍司令倫德施泰特向希特勒提出暫時進攻的建議。理由是當地地形複雜,河流水渠密布,部隊行進困難。這樣理由實在有些牽強,進攻法國的時候,德國走的是法比邊境的阿登地區。

這個阿登地區有大量森林覆蓋、多沼澤地,地形複雜,極難穿越,但是德國依靠著裝甲部隊順利穿越此地,逼迫英法撤軍。20英裡相當於32公里,按照德軍坦克速度,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到達。地勢問題不應該是德軍暫停進攻的主要原因。

在倫德施泰特建議暫停同時,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也提出了空軍援助的計劃,此時的德軍內部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因為幾乎所有德國人多認為他們贏得了戰爭,而最後佔領敦刻爾克的部隊可以贏得更大的功勞。

戈林的建議並非為了軍隊考慮,大部分是為了搶功,因為德國陸軍風頭太勁,而德國空軍並沒有什麽建樹。希特勒考慮穩定軍隊內部局勢,加上勝局已定,隨即答應了戈林的請求,暫停了進攻,調動空軍支援,從而喪失的最佳戰機。

敦刻爾克的撤退行動,孕育著勝利的曙光

在德國猶豫的時候,英法聯軍開始瘋狂的撤退行動,英國把能用的所有船隻都開到了敦刻爾克港,動員所有力量來挽救英法聯軍。最終到6月4日,英法軍隊33萬人都撤回了英國本土, 雖然他們狼狽不堪,但是畢竟他們活了下來。

也正是這33萬軍隊,成為了後來抵抗軸心國的主要力量,英國保持了實力。對於丘吉爾來說,這次撤退行動更像是一次勝利,而並非失敗,正如丘吉爾所說“我們挫敗了德國消滅英國遠征軍的企圖,這次撤退孕育著勝利!”

參考資料:《二戰啟示錄:真相、衝突與死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