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諾蘭用非常規敘事還原了一個二戰歷史性轉折點

1940年5月26日,敦刻爾克大撤退開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法聯軍的一次戰略性撤退。德國軍隊在瓦解法國“馬奇諾防線”後包抄英法盟軍,盟軍撤至法國北部港口敦刻爾克。為避免被德軍圍殲,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開啟,從5月26日晚持續到6月4日。這期間,英法盟軍利用各種船隻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實力。

敦刻爾克大撤退被書籍和影像記錄了下來,電影《敦刻爾克》就是這場大撤退的縮影。影片講述了40萬英法聯軍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的故事。

為了真實呈現敦刻爾克大撤退,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花費大量時間閱讀出自於親歷者的一手材料,並聘請編寫過《敦刻爾克:被遺忘的聲音》一書的歷史學家約書亞·列文作為本片歷史顧問。兩人還一同拜訪當年老兵,把老兵敘述的真實故事搬上大銀幕。在創作電影《敦刻爾克》時,為了營造戰爭的緊迫感,諾蘭再次打破常規,採用非線性敘事風格,並將對白的數量壓縮到最低。

《敦刻爾克》將觀眾帶入戰場,以海、陸、空三個不同時空交織的故事結構來展現戰爭的慘烈。視覺效果磅礴大氣,士兵群像精彩,結尾震撼,余味悠長。除此之外,影片中還有觸動心靈的情感細節,對求生的渴望、無私救人的勇氣、為同胞的奉獻,人性中閃亮的光輝都在這場撤退中機甲狂潮出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