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操德智:生酮飲食在癲癇治療中的神經保護作用

癲癇是腦細胞群異常的超同步化放電而引發的發作性的、突然的、暫時的腦功能紊亂,其發病機制主要與離子通道、神經遞質和神經細胞損傷等相關。19世紀90年代以來,生酮飲食已成為有效治療癲癇的方法之一。生酮飲食是一種營養均衡的以脂肪為主的飲食,已被FDA認證並列為控制兒童頑固性癲癇的醫療食品。

他擅長癲癇、腦癱、抽動症、精神發育遲緩等小兒神經系統常見病及疑難病的診治,他的醫德仁心、精湛醫術幫助無數的兒童恢復健康。他是深圳市兒童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操德智博士。

生酮飲食是一種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飲食方法,特徵為用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成為機體的主要能量來源。其中,機體90%的能量來自脂肪代謝,而10%來自糖和蛋白質代謝,可直接引發酮體、脂肪酸升高以及糖酵解減少等全身性變化,通過調控離子通道的開放和關閉,調節興奮性和抑製性神經遞質的平衡,增加能量代謝、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和促進神經細胞再生等方式發揮抗癲癇作用。

今天,本文將為大家介紹操主任關於生酮飲食在癲癇治療中對於神經保護作用的論述。

生酮飲食對線粒體的保護作用

癲癇最常見的神經細胞變化為神經元脫失和膠質增生。生酮飲食可通過增加能量儲備、抗氧化、抗細胞死亡以及促進神經再生等途徑保護和修復神經細胞。

對線粒體能量代謝的影響

癲癇發作可引起線粒體的一系列改變,如呼吸鏈功能障礙、結構改變、電子傳遞鏈中溢出電子導致的氧自由基負荷增多,導致腦內其他癲癇灶擴增易感性的提高。

生酮飲食可以顯著改善能量代謝和線粒體酶的基因水準,不僅有抗驚厥作用,還加強了氧化磷酸化作用。磷酸肌酸水準的增高,提示線粒體細胞內能量儲備的增加。對能量代謝失調的修復可能是生酮飲食發揮抗癲癇作用的途徑。

抗氧化作用

生酮飲食治療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增加線粒體水解偶聯蛋白(UCP)的活性並減少海馬區活性氧(ROS)的形成。UCP活性的增強可增加線粒體ATP產量,釋放更多熱能。此外,酮體可通過誘導在ROS代謝和活性中非常重要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來達到減少ROS產生的目的,從而提供更多高效能量原料,改善線粒體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神經元抵抗有害代謝的能力,避免神經元死亡。

細胞保護作用

生酮飲食可防止多種類型的細胞死亡,並促進神經再生,如在谷氨酸受體激動劑或興奮毒素海人藻酸刺激下,通過減少caspase-3,從而阻止細胞凋亡或死亡。Caspase-3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在癲癇和腦缺血等多種腦損傷引起的神經元細胞凋亡中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在細胞死亡過程中,神經元經過興奮性神經遞質作用後可引起遊離鈣離子內流,最終導致癲癇條件下的細胞死亡。而鈣結合蛋白由於可減緩細胞內鈣離子的負載量,減少鈣離子的流失,從而在對抗細胞死亡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生酮飲食則可以增加鈣結合蛋白的數量。

改變腸道菌群

Elaine Hsiao教授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生酮飲食可快速改變小鼠的腸道菌群,在經過抗生素處理後,生酮飲食失去了癲癇保護作用。研究人員們分離出了普通小鼠在生酮飲食後迅速繁衍的兩類細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和Parabacteroides,並發現它們共同使用後足以提高小鼠發生癲癇的電刺激閾值。這些實驗清楚地表明了腸道菌群與癲癇保護之間的因果關係。這些微生物的富集會改變γ-谷氨醯轉肽酶的活性,從而增加大腦中GABA與谷氨酸的比值。前者對神經元有抑製作用,而後者則有刺激作用。因此當GABA-谷氨酸的比值上升後,癲癇更不容易發作。

生酮飲食需要家長精心的護理與配合,其療效通常需要治療1-3個月後才能完全體現。因此,在進行生酮治療時,不宜過早下定論而終結治療。

生酮飲食為臨床治療小兒癲癇提供了一種新途徑,其費用低廉、療效可靠、安全性高,在難治性癲癇治療中,對於癲癇的控制要優於抗癲癇藥物。目前,如何優化生酮飲食配方、如何使生酮飲食實現片劑化以及如何簡化生酮飲食實行過程,仍需進一步研究。

維兒康希望,每一位癲癇患兒都能得到科學的治療,合理的護理,以及社會的關愛與幫助。讓維兒康與社會公眾攜手,幫助癲癇患兒群體,幫助他們一起努力、一起成長,不拋棄,不放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