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蕁麻疹是「吃」出來的?誰還能解救吃貨~

時值深秋,氣象涼爽、乾燥,真真好舒爽,但這樣的氣象也使很多人苦惱,某些高發皮膚病偏愛這個季節,比如說我們常見的蕁麻疹。

蕁麻疹瘙癢紅腫,越抓越癢,發作起來可謂苦不堪言。

如何才能有效緩解蕁麻疹的折磨?鹽城市新東仁皮膚病醫院郭主任根據多年從醫經驗,為我們解密「蕁麻疹」。

為何秋季易發「蕁麻疹」

首先,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由自身免疫機制參與的過敏性皮膚病。其病因複雜,大多數難以明確。病程長短不一,反覆發作,遷延數月,甚至數年。

它主要表現為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紅色或蒼白色風團,劇烈瘙癢,一般4小時內自行消退,最長24小時內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但可一天發作多次。

蕁麻疹持續一周以內或反覆發作 6 周以內,稱為急性蕁麻疹;如果反覆發作1個半月(6周)以上仍未痊癒,即為慢性蕁麻疹。

大約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過一次蕁麻疹,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人群,主要累及成年人,高發年齡為20~40歲,較影響工作年齡段。患者常因劇烈瘙癢而搔抓不止,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及睡眠。

為何在秋季容易複發或加重蕁麻症?

這是因為天涼後,在表陽氣不足,推動力下降,不能順利的將體內的濕邪推出,鬱在體表出現癢;加上秋季的蟲蟻、花粉比較多,季節轉變皮膚又對外界的變化適應能力差,所以容易發病。

「吃」出來的蕁麻疹

食物是蕁麻症最常見的誘發原因,包括動物性蛋白,如魚蝦蟹、牛羊肉、牛奶和蛋類等,以及植物性成分,如草莓、蔥薑蒜和番茄等;一些食物添加劑也可引發蕁麻疹。

其次,藥物也會導致蕁麻疹,比如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破傷風等血清製劑和解熱鎮痛葯等。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感染性因素也容易引發風疹塊。

另外,各種物理性因素如日光、冷、熱、摩擦和壓力等,各種吸入物如動物皮毛、花粉等都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所以蕁麻疹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就應該忌食公雞、鯉魚、鯪魚、深海魚、蝦蟹、牛肉、羊肉、芒果、菠蘿、榴槤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蕁麻疹怎麼治療?且聽中醫論

禤老談到,中醫治療蕁麻疹在於注重整體,通過辨證治療。另外,蕁麻疹是有可能被治癒的,在他的從醫經歷裡,治癒了許多蕁麻疹患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