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樹IPO背後:站隊阿里 40億買理財產品

  文/新浪財經TMT記者 凌先靜

  寶寶樹赴港IPO搶在了貝貝和蜜芽的前面,成為在線母嬰行業第一股,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一次財務曝光,其2017年營收7.29億,毛利率4.61億元,毛利率63.2%,年內虧損超過9億,經調整淨利潤為1.39億元。  

  這一輪赴港IPO熱潮中,有太多的新經濟公司,也有太多的細分行業第一家,比如今天所要說的母嬰經濟第一梯隊公司寶寶樹,一家母嬰線上平台公司,與貝貝,蜜芽等公司差不多同時起步,但是資本化動作卻領先於對手。

  根據資料,寶寶樹成立於2007年,在長達11年的發展歷史中,共計融資5輪,總計融資金額接近50億元,在最新的一輪也就是PRE-IPO融資中,阿里巴巴獨家戰略領投,共計獲得9.9%的份額,耗資約2.05億美元。

  這也意味著寶寶樹是一家阿里系公司,與阿里達成深度的戰略合作。

  阿里的文化一向以強勢著稱,阿里的投資入股也深刻地改編了寶寶樹的發展節奏,在招股書中寶寶樹披露阿里除了排他性合作協定,還幫助寶寶樹在行銷變現和平台打造上。

  在行銷變現方面,阿里利用淘寶系的行銷和商家資源,幫助寶寶樹的流量變現;而最深刻的改編要數寶寶樹從直營變成第三方平台公司。

  之前寶寶樹一直受媽媽們信賴的重要原因是其直銷模式,直接從原產地採購再零售,避免中間環節出現的品質問題,但是阿里進來之後寶寶樹將會逐漸減少直銷業務,轉而變成平台型公司,走類似於淘寶的路徑。

  這是擴展商業模式或者說企業發展壯大很好的路徑,但也是很危險的路徑,淘寶這樣的第三方平台每年深陷劣質產品的困擾,因為平台型公司無法控制產品品質,這是平台型公司的通病。

  寶寶樹涉及的母嬰行業,尤其經不住低劣商品的襲擊,稍微出一點點問題都會導致公司的元氣大傷,因此從直營轉變成平台,是寶寶樹未來最大的潛在危險之一,如何保證平台上商家的品質將會成為最頭疼的事情。

  頻繁大額的融資還帶來一個好處是,可以有錢大量買理財產品!

  根據資料顯示,寶寶樹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寶寶樹分別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達到3.06億元、32.14億元和5.17億元,並且這些錢大部分都是來自融資款。

  其中2016年達到驚人的32.14億元的額度最主要的是其2016年獲得了複星、好未來等機構的30億元D輪融資。

  所以寶寶樹的套路是融資之後把錢放在銀行裡吃利息。根據資料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寶寶樹的銀行存款收益分別為118.8萬元、408.1萬元和678.7萬元,三年僅獲得利益就超過千萬元,相當於很多初創公司一年的現金流。

  這在創業公司中是十分罕見的。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TMT記者,深度解讀財報、拆解泛娛樂產業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