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鄧亞萍:女性消費是一個體育產業新的增長點

騰訊財經訊 5月26日,在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發起人鄧亞萍表示,女性消費是一個體育產業新的增長點。我們女生有非常好的教育,“她”相對來講就有很強的經濟獨立性,所以“她”的消費就來了。2015年的時候,“她經濟”市場規模發展到2.5兆,到了今年預計是4.5兆,是不可小覷的一個人群。

以下為鄧亞萍講話全文: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我覺得,今天的時間和氣象,好像大家應該都在家裡睡覺才好,我覺得,能來這麽多人,大家一定是為體育而來,為體育的這份熱愛而來,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一點點小小的觀察。前面這麽多重量級的嘉賓有非常多很重要的論述,對於我來講,今天就想分享一下我自己投身於體育產業投資的一點小小的觀察。

我想先講講對體育的理解。“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是毛主席說的話。我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就是:“讓人活的久,活的高興,活的更好”。怎麽論證它呢?我們要看一個研究,這是一位人口學家的研究,普勒斯頓,他發現人的平均壽命和經濟收入是有關聯的,如果我們生活在更富裕的國家或者是富裕一點以後,要比生在稍微窮一點的國家生命要更長久。他的理論對於我們中國是不是能夠支撐呢?我們看一組數據。

這是2000年以來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壽命的發展趨勢。2000年的時候,我們現在分城鎮和農村,因為畢竟還是有城鄉差距的,所以在這個層面上來看,從城鎮來講,2000年是6208塊錢,到2018年的時候就到了3萬9; 2000年的時候壽命平均為71.4歲,到2018年的時候已經上升到76.4歲,當然女性的壽命好像比男性稍微長一點點,這是一個平均值。從這樣的數據來看,我們已經論證了剛才的講述,就是經濟收入的水準能夠延長我們的壽命。

從我們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我們認為,大眾運動消費增長空間巨大。為什麽這樣說?我們現在中國的人口結構是非常合理的:40歲以下的人口為7.2億,其中20歲到39歲的人口達到4.25億人,消費支出最快,中青年是肯消費的,因為他有能力去掙這個錢。私人消費將由當前的4.3兆增長到13.7兆美元,這必然是一個巨大的運動消費市場。

我認為,從我們目前的體育產業的趨勢來看,首先是大眾消費意願開始啟動,大量的人們希望通過運動得到更多的健康和快樂。所以,首先我們認為意願是老百姓的意願,第二因為有了這個意願的推動,政府進一步頒布相應的很多的、有利的政策來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以及它帶動了我們的投資,我相信這個邏輯是比較通順的,金融一定會助力產業的飛速發展。

我們具體看一下政策的扶持。從2011年全民健身計劃,尤其是剛才大家提到的2014年的第46號文件的頒布,即《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乾意見》,這些年是在連續的頒布有利的政策。

再看看我們的融資數量。2015年,因為46號文件是2014年頒布的,所以我們的資本市場一下開始動起來了。大家開始覺得體育產業來了,機會來了。2015年,我們融資的數量是217次,但是對應的數量級才65億,說明是一個相對比較初始的階段,可能更多是天使、種子這一輪。到2018年就不太一樣了,2018年,雖然它整個的融資的數量也增加了148次,金額是204億,從單筆到數據本身總體規模都在往上漲,但是從目前的投資的趨勢來看,大家更趨向於投資更頭部一些的團隊。

同樣我們觀察了這樣的一個現象:女性消費是一個體育產業新的增長點,也許是因為我是女性的關係。但是我們要看一看數據,“她經濟”,女性消費市場的力量。我們自己進一步研究發現“她”的體量還蠻大的,我前不久剛剛到北師大參加一個活動,大家知道現在的中國女性是相當的獨立的。我們女生有非常好的教育,“她”相對來講就有很強的經濟獨立性,所以“她”的消費就來了。2015年的時候,“她經濟”市場規模發展到2.5兆,到了今年預計是4.5兆,是不可小覷的一個人群。

我們具體看看瑜珈這個市場。習練者2014年是一千萬人,到現在是兩千萬人;瑜珈館在2016年的時候是1.4萬家,到2018年是3萬家;市場規模在去年的時候是322億,到2020年預計是468億的市場規模。我可以告訴大家,現在習練瑜珈的人群90%是女性,但整體的滲透率只不過1%而已,絕不可小覷這樣的市場。

目前,在瑜珈行業投資的概況,從2011年到2018年行業的累計投資大概是27筆,總累計金額是6.6億,被投的企業是16家,這跟我們整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是吻合的,因為我們才剛剛開始。

再來看一下健身,健身這個行業也很有意思。女性健身的年支出比男性多,女性是1957元,男性是1684元;會員女性願意加入佔56.2%,男性是43.8%;APP的使用女性是61.6%,男性是38.4%;健身前買好裝備,女性是59.8%,男性是40.2%,所以女性做任何事情喜歡先把自己武裝起來,先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特別的專業,然後再去投身於這個運動,這就是運動消費。

再來看一下跑步。現在特別特別熱,各種跑。在2015年的時候女性跑步裝備同比增長超過男性,耐吉在2020年他們的目標女性產品線的營收要達到111億美元,佔總營收的1/5,相當的驚人。

第三點,體育空間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根基。這組數據剛才前面咱們的文化產業上其實也有講到,我想給大家看一下,在文化產業這塊尤其是影視為例。設施的研究是消費增長的基礎,就是說它的銀幕數和票房收入是正相關的關係。為什麽拿它來講?因為對於我們體育來講是有借鑒意義的。

體育我們也是認為需要這樣的通道,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需要更多的運動空間,大家都到大馬路上去跑步嗎,去走路嗎,這不健康,也很危險。所以,我們認為首先是運動空間,第二是運動人口,第三是運動習慣,最後才是運動消費。沒有這麽些東西以後沒有運動消費,或者很難有運動消費。

再來看看目前大眾的運動空間的供給情況。根據46號文件,要求到2025年達到人均平均運動場地是兩平米。我們現在是什麽狀況呢?2020年要到1.8,2013年是1.46,17年1.66,對應美國和日本,美國人均16,日本是19,所以我們差距蠻大,當然我們人多。

給大家講一個小的案例:我們在河南鄭州有一個調研,如果說拿鄭州這樣的城市來比,一千萬人口,我們公開數據全口徑的統計人均運動場地是1.52平米,但是,如果刨出去一些不怎麽對外開放的,可能不足一平米,所以現狀就是這樣。

我們的運動場地到底在哪?運動場地可以說,中小學、大學、學校這個系統佔據50%,我們體育系統才佔多少?5%。所以,現在的問題在哪?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國有的大型綜合的場館,像鳥巢、水立方這樣的大型場館不是給老百姓運動的地方。很多城市,絕大多數的城市的標配我們叫“一場兩館”,但是“一場兩館”是大型的賽事、大型的文化活動使用。所以它不適合對於普通老百姓開放市場運營,而且它運營成本是很高的。

另一方面我們的教育系統運動場地,已經佔了50%,但是教育活動是為學生們來開放的,學生的比賽,學生的體育課,以及學校內的文化活動等等,所以顯然它現在的開放量對公眾的開放量是非常少的。還有一個學校安全的問題,這是絕大多數學校們特別擔心的問題。

第三個方面,目前民營場館大多比較小,而且有時候比較偏遠、也不是很專業。可能離的最近的就是我們的健身房了,大家在上班的CBD、一些核心區能夠看到一些健身房。

所以,我們這樣的一些場館狀態,目前真的是沒有辦法觸達,沒法讓我們滿足普通百姓的運動的需求。

我們試圖用我們這支基金嘗試創建一個新的運動的空間、新的模式,這是我們已經在河南鄭州投的一個項目,想利用公園的綠地打造就近、就便、小而美的大眾運動空間。重點搭建專業的運營管理團隊,充分發揮運動員、教練員以及相關的體育專家的作用,大力推廣專業的運動課程,形成獨特的場館運營內容。

其實整體來講我們很缺市場上很專業的人士,給予專業的指導和課程。舉個小例子,也是我身邊發生的。我的同學從歐美回來,他的孩子希望上游泳課,今後可能還要再回到美國去。但是他沒有辦法通過網絡上找一個可信的老師,他問我說能不能幫他推薦一個教練,坦率來講別的教練我也不認識,我隻認識奧運冠軍,所以我就給他推薦了一個奧運冠軍開的俱樂部,游泳俱樂部,幫他請了一個受過相當專業訓練的、層級比較高的游泳俱樂部的教練,沒練多長時間,孩子成績就往上跑,特別開心,這是一個案例。

還有一個羽毛球的案例。我的一個同學是加拿大的,孩子暑期回到中國來,想打羽毛球。我仍然一樣,普通的羽毛球教練我也不認識,我就給他推薦了一個世界冠軍開的俱樂部,也是一樣,回去以後就橫掃一片。

這樣的需求其實是一種機會,這個機會恰恰對應的什麽呢?大家知道,退役的運動員的轉型是很難的,但是現在社會這樣的專業需求是有的,誰搭建這樣的平台?我們可以做這樣的平台搭建者,所以這個場館就是這樣的一種嘗試。

目前情況怎麽樣呢?我們是4月1號試運營,到現在一個多月而已,目前總接待人數是5萬人,“五一長假”這幾天就超過了1萬多,在三號那天達到了峰值是三千多人。所以說,這樣的場館其實還是蠻受大家歡迎的。我們其實是共同找到一個路徑,一個解決方案,來幫助大家解決市場的痛點和社會的痛點。

最後,中國體育產業的曙光已現,大家一起加油,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