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上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掙錢養家,又能陪孩子長大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文|千江月兒 來源 |千江月草堂(ID:qianjiangyuecaotang)

這是一次令我心酸的跟讀者之間的微信對話。

她問我:你說,我是天天給孩子打電話好呢?還是不要天天打?

我說:如果可以,當然最好天天有聯繫。

我問:為什麼不把孩子帶在身邊?

她說:我們是最底層的農民工,想陪孩子,就掙不到錢;想掙錢,就沒時間陪孩子。

隔著螢幕,那種心酸,擋不住的,一下子瀰漫開來。

1

我回復這條微信時,正在校門外等待散學的二妞。

彼時,正是黃昏,孩子們如倦鳥投林,嘰嘰喳喳,歡快的奔向守候在校門口的爸爸媽媽,然後說笑著,一起走上回家的路。

這樣的畫面,溫馨甜蜜,充滿了暖暖的情意。

而這條微信中所說的女兒,清晨黃昏,卻只能一個人,獨自走十幾裡山路,去上學放學。

身體的苦,可以消散;心裡的苦,卻日積月累。

《離騷》中有寫:悲莫悲兮,生別離

生別離,生生別離,有多痛?

其實除了當事人,我們都無法有更深切的體會。

但作為一個母親,我能想像得出那個留守在家鄉,日夜盼望媽媽歸的孩子,有多可憐。我也能體諒這個在外打拚,卻時刻思念著女兒的媽媽,會有多進退兩難。

為了掙得一份生活,原本應該日夜相守的一對母女,卻只能忍受這樣悲傷的分離,刻骨的思念。

2

這世上啊,總是會有一些不公平,總是會有一些孩子,比其他孩子品嚐到更多的,關於離別的淒苦。

小小年紀,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中撒嬌,享受著父母日夜的陪伴時,他們,卻只能咬著牙,被迫的,去適應沒有父母在的日子。

父母長期的缺位、親情嚴重的缺失,使他們的童年,少年,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充滿色彩和甜蜜。

對於年少的他們來說,父母的愛,是海市蜃樓,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但,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每一個思念爸爸媽媽的夜晚,是悲傷的;

每一個來自爸爸媽媽的電話問候,是空洞的;

每一回看見別人母子父女牽手而行,是羨慕的。

同樣悲傷空洞羨慕的,還有他們遠在他鄉掙錢的父母。

出身寒微,為了做個盡責任的父母,既要能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又要給於精神上、心理上的滿足,難免進退兩難。

所以,他們只能違心的,被迫的,選擇把孩子留給年邁的父母,去往他鄉打拚。

然而,沒有父母陪伴成長的孩子,物質再好,註定都是是疏離的、孤獨的,悲傷的,和充滿不安全感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些因為留守而產生的負面影響,還會逐年加深。

我常想:這世上,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掙錢養家,又能陪伴孩子長大呢?

也許有,但對於必須要謀生的父母來說,恐怕沒有。

3

2017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就曾顯示:按照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生4000萬的總數進行估算,處於留守狀態的學生總數就達到了2300萬人。

也就是說,中國農村中小學群體中,一半以上,都是留守兒童。

每一個冰冷的數據的背面,都是一個孩子的眼淚和盼望,也是一對父母的無奈和悲傷。

想起許久前,曾在知乎上看到一篇關於留守孩子經歷長帖,上面有寫到:

有一次我爸媽說要回來看我。

從得知消息的那天起,我就坐在院子裡望著馬路上的大巴車。

當我察覺到大巴車好像速度慢下來的時候,我就屏息凝神,而當它從我面前駛過,我內心又布滿失望。

然而,沒走幾步,它好像停了下來,我又重新燃起希望。

但是最後卻發現,下車的並不是父母。

對一個孩子來說,這種情緒和精神的折磨,是痛苦的,殘忍的。

4

我並不是想說,面對這樣的生存困境,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的,不是。

每個人的出身,環境,家庭,促使他做出的一些決定,都是有道理的。

我想說的是:親愛的家長,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到。

生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漫長。

我們與孩子一起的時間也沒有那麼漫長。

孩子的成長速度是又快又很短的!

快到你才看清孩子童年的模樣,而他早以長成了翩翩少年;

短到你才還想著他第一次如何站起來,而他早已是疾步如風了。

.....

孩子總是一天一天成長,然後也會離開我們。

如果可能,那就儘可能的,選擇把孩子帶在身邊。

孩子的成長很快,十來年而已。

你就當這十來年,你是來世間遊玩一遭的,別去想要掙得更多,得到更多,孩子的成長好,才是真的好。

錢,稍稍夠用就行,孩子的成長,更重要。

如果不能,那也要天天有聯繫,多多告訴孩子,你是愛他的,關心他的,時刻想著念著他的。

盡量的,在有限的條件裡,多抽時間,常回家看看孩子。

5

有些事,是做了才知道有沒有時間,是不是很難的。

二妞有個同學的爸爸,在上海工作,為了孩子,他每個星期五晚上都會趕回來,陪孩子渡過一個快樂的雙休。

然後星期天晚上再趕回去。

十年,無論什麼事,都不曾中斷。

因為他堅持雙休日不加班,多少年都沒有得到升遷,但他說,他並不後悔,因為,孩子就是他此生最好的成績。

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顧此,難免會失彼。

養孩子、工作、家庭,在人每天的時間裡,是佔有不同比重的。

是人都想事事可以完美:工作出色,掙錢多多;孩子乖巧,聰明優秀;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不,從來不可能達到的。

作為父母、作為子女、作為員工,我們需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真正的需要,做好明智的取捨,並心甘情願接受這種取捨,帶來的壓力。

那些既能掙錢養家,又能陪伴孩子長大的神話,不過是古老的天方夜譚。

陪伴孩子當然重要,沒有錢當然好像也不行。

但人生,總是要有取捨,要有失得的。

不是嗎?

--------En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