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勸人戒煙數百年,中國人的嘴巴都要磨破了

■文丨大唐雷音寺 孔如也

《大宅門》片末,生前混事的白家三老太爺通過吃大煙膏子就酒此法就義,於八爺一聲長呼:“三老太爺呀,流芳千古啊!”

大煙可害命,已是共識,那煙呢?

在抽煙被“汙名”化之前,我國國民甚至普遍認為抽煙無害,或者無足輕重。

比如在更早之前,清太宗崇德四年(1639)頒布了禁煙(大煙)的紅頭檔案:“不許栽種,不許吃賣丹白桂。”(滿人稱煙草為丹白桂)

結果不到兩年,屢禁不止,清朝的官僚們監守自盜,清太宗也曾對他的大臣們說:“爾等諸臣在衙門禁止人用煙,至家又私用之,以此推之,凡事不可信矣。”在崇德六年(1641)不得已又頒布了另一部紅頭檔案:“前所定禁煙之令,其種者用者,屢行申飭,近見大臣猶然用之,以致小民效尤不止,故行開禁。凡欲用煙者,惟許人自種而用之,若出邊貨買者處死。”

意思是在抽大煙的路上,州官們放火,又不許人間點燈,索性一並放了,誰愛抽抽去。

這樣放任民眾抽大煙的原因還有一個,《〈紅樓夢〉的滿足習俗》中記載有一段:我國武功,首重習射,不習射之罪, 非煙之可比也。用煙之禁,前因爾等私用,故不能治人。至於射藝,切不可荒廢。

跟之前關於眼鏡的一篇文章同理,滿人重視騎射的程度遠遠高於科舉,天大地大,尚武最大。

在當時統治階級眼中,學習習射的優先級,還要高於禁煙。還有當時的文人雅士將吞雲吐霧禮儀化,講究優雅。在中國嘗試過鴉片的美國作家項美麗說過一句話:“在當時的大家庭中,鴉片與納妾同被視為風流而不下流的雅好。”

從美國人在光緒十五年(1889)帶著“品海”牌香煙到上海試銷,到1891年在天津興辦的“美商老晉隆洋行卷煙廠”成立開始,香煙加美女的廣告套路就深得人心,以致於之後民國時期的香煙牌廣告如潮水般泛濫成災。所有人似乎都忽視了香煙的危害性,大肆鼓吹一種富足、優雅的生活狀態離不開香煙。

在某篇文章裡,後來的民族資本家們大力發展本土煙草業,甚至將之視為強國複興的經濟強心針,“這時的煙草業真可謂於國有利而無害,強我華族志氣。”煙草無害論影響甚廣,倘若你是有錢人,為中國的煙草行業貢獻一份力量,曲線救國也不是不可以。

除了為國獻身,抽煙的文化人標簽也沒斷過。

徐志摩在1925年10月出任《晨報》編輯,1926年1月14日,他編完一篇美國大學教授利卡克的文章——《我所見之牛津大學》後,寫下了《吸煙與文化》一文,徐志摩開門見山說:

牛津是世界上名聲壓倒人的一個學府。牛津的秘密是他的導師製,導師的秘密,按利卡克教授說,是“對準了他的徒弟抽煙”。真的在牛津或康橋地方要找一個不吸煙的學生是很費事的——先生更不用提。學會抽煙,學會沙發上古怪的做法,學會半吞半吐的談話——大學教育就夠格了。

利卡克想要辦學堂,有一個興工動土的優先級,即:我如果有錢,第一件事就是造一間吸煙室,再次是造圖書館,最後有錢沒處花的時候,再造課堂。利卡克大概認為,牛津出走的那些政治家、學者、詩人、藝術家、科學家,都是被煙熏出來的。

當然,在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抽煙有害健康已然被下了公論,從可能存在的、香煙經銷商們宣傳的香煙(香豔)式美好生活到被“汙名”化始末,為普羅大眾灌輸吸煙有害健康的公式,可謂難煞了一幫人。

如何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國人普及呢?唯有通俗易懂、人人能唱的歌曲小調。

1902年,沈心工在日本東京留學,他借鑒日本歌曲《手戲》曲調填詞創作了他的處女作《男兒第一志氣高》,歌詞如下:

男兒第一志氣高,年紀不妨小。

哥哥弟弟手相招,來做兵隊操。

兵官拿著指揮刀,小兵放槍炮。

龍旗一面飄飄,銅鼓咚咚咚咚敲。

一操再操日日操,操到身體好。

將來打仗立功勞,男兒志氣高。

這首朗朗上口的歌作為一首“學堂樂歌”,在1904年風靡全國,“學堂樂歌”是當時力主“師夷長技以製夷”從日本搬來的音樂教育課。作為啟蒙年代的歌聲,“學堂樂歌”被賦予了一項為國民開智的崇高使命,《男兒第一志氣高》是第一首學堂樂歌。

早期的學堂樂歌流行舊曲填詞,辛亥革命時,仿照《男兒第一志氣高》由華航琛重新填詞的另一首廣為傳唱的歌曲名為《戒煙歌》,專門勸誡煙民朋友戒煙以及讓廣大的青少年同志愛護身體、遠離煙草。

紙煙紙煙,害人不淺。

精神錢財,損傷勝鴉片。

勸同胞快快戒吸紙卷煙;

紙煙不吸,空氣清新人不厭。

紙煙不吸,名譽保全誰敢輕賤?

紙煙不吸,民壯國強樂永年!

將吸煙比之吸大煙,甚至猶有過之。在後世人眼中,這首頗似打油小調的歌甚至入圍了近代著名救亡歌曲的目錄。這首歌產生的大背景是1911年發生在上海的禁戒紙煙大會,然而上海起義成功後,仁人志士們整日應酬,陷入了政治活動的社交圈子,又吸上了卷煙,甚為熱鬧的禁紙煙運動隻不到一年,就複歸了風平浪靜,人們還是該唱唱、該抽抽。

這是我國最早的戒煙歌曲,也是辛亥革命的紀念品。191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的有識之士,為了慶祝辛亥革命的勝利,出版了一本《共和國民唱歌集》,收錄了這首流行的《戒煙歌》,於上世紀80年代,在南京的第二歷史檔案館整理史冊時重新現世,揭開了歷史的塵埃。

與《戒煙歌》同期,社會名流金蔚文也作了一首《戒煙小調》,將之印成傳單,隨街發放,還有輔導員專門傳授這首歌的唱法,“一時書場戲館,人人盡聞。”我未查證到這首歌的歌詞,但找到了擔任過上海革命軍外交總代表伍廷芳的秘書朱文炳創作的紀實民歌小調——《海上光複竹枝詞》。

《海上光複竹枝詞》載有一段《戒煙小調》的分發情況:“最表同情金蔚文,編成小調滿街分。書場戲館鹹投遍,演唱教人耳盡聞。”朱文炳也是個文人,1909年曾寫過《海上竹枝詞》,看筆風,與戒煙運動時的紀實手類似,比如他專門寫的“十裡洋場”:“照相申江幾十家,門前羅列盡嬌娃。沒人一去留真相,付與多情滿路誇。”

單是1912年,他寫了五百首七絕,說是七絕,其實就是前文的民歌小調——《海上光複竹枝詞》。五百首七絕中,有一首是直接罵人的:“有人口插一支斜,或是香煙或雪茄。縱未逢人當面罵,自低人格醜難遮。”

如果說其他一些小調是勸誡國人遠離煙草的,這首七絕就是直截了當地開噴:“又抽煙呢?賤貨!”一點沒有勸學的意思,著實很傷人。

可誰讓中國人就是好煙呢?至於委婉點的勸誡,也有。在《徐向前回憶錄》中,有一首戒煙小調,當時很流行,說的是大煙:

工農呀,弟兄呀,靜聲聽呀哈,唱一個歌兒給你聽,其中有原因呀,嗯嗯呀,其中有原因呀。

洋煙呀,本是呀,大毒品呀哈,軍閥弄來害人民,不讓我翻身呀,嗯嗯呀,不讓我翻身呀。

川北呀,窮人呀,受他騙呀哈,吸上一付大煙癮,田地賣乾淨呀,嗯嗯呀,田地賣乾淨呀自從呀,吸上呀,洋煙癮呀哈,別人工作我不行,煙癮發死人呀,嗯嗯呀,煙癮發死人呀。

大煙呀,害處呀,說不盡呀哈,不戒大煙活不成,它和軍閥不能分呀,嗯嗯呀,就是大敵人呀。

不戒呀,大煙呀,就是死呀哈,戒了大煙身體壯,一齊去打仗呀,嗯嗯呀,一齊去打仗呀。

政府呀,發下呀,戒煙丸呀哈,不傷身體不化錢,戒煙不為難呀,嗯嗯呀,戒煙不為難呀。

不戒呀,大煙呀,人討厭呀哈,戒了煙癮人人敬,全家都喜歡呀,嗯嗯呀,全家都喜歡呀。

當然,對於抽大煙的煙鬼們來說,直接開噴估計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為大煙,打從頭起就沒少迎戰過唇槍舌劍,所以啊,硬的不行,只能來軟的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