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特斯拉國產電池花落 LG 化學?

8 月 7 日,特斯拉中國官微發出一條上海超級工廠 Gigafactory 3 的建設進度圖。並配文「Tesla 上海超級工廠建設順利,其動工至今僅 7 個月,並預計在 2019 年年底正式投產。」如無意外,國產 Model 3 會在 5 個月內下線。

眾所周知,特斯拉 Model 3 上搭載的 2170 電池是世界上能量密度、充放電能力、循環壽命、成本等綜合表現最強的電池。那麽,特斯拉國產 Model 3 的電池會花落誰家呢?

LG 化學的特斯拉夢

從 2016 年 4 月特斯拉 Model 3 發布起,LG 化學就對特斯拉這條大魚非常熱情。但無論從成本,還是技術角度,松下在圓柱形電池領域的領先優勢都非常明顯。LG 化學始終沒能打入特斯拉供應鏈。

不過,LG 化學仍然表現出了足夠的耐心。下面是 LG 化學的 2170 電池在商業化層面的一些關鍵節點。

2016 年 10 月 4 日,LG 化學宣布與 Faraday Future 達成 2170 動力電池供應協議。

2016 年 12 月 19 日,LG 化學宣布與 Lucid Motors 就 2170 圓柱電池供應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17 年 7 月,LG 化學完成圓柱電池產線調整,第二代 2170 電池具備量產條件。

2018 年 12 月,LG 化學向 Rivian 交付 2925 kWh 的 2170 電池用於後者的研發測試。

為什麽要提 FF、 Lucid Motors 和 Rivian 呢?雖然這三家都是創業公司,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 2170 圓柱電池陣營的玩家。與上述公司的供應協議加上 2017 年 7 月的產線調試和電化學配方改進,可以看出 LG 化學一直沒有放棄對 2170 電池的執念。

LG 化學聯合 Rivian 測試電池

在國產 Model 3 下線倒計時的當下,42HOW 得到消息:過去三年來一直向特斯拉送測樣品,對特斯拉不離不棄的LG 化學,這一次終於有機會打入特斯拉國產供應鏈了。

如果消息屬實,LG 化學中國一定會提前為配合 Model 3 的投產及產能爬坡做供應準備。

事實上,鑒於特斯拉獨特的 NCA(鎳鈷鋁)+ 圓柱技術路線,發現一些蛛絲馬跡並不算難。為什麽這麽說呢?在特斯拉國產之前,NCM(鎳鈷錳)技術路線在國內動力電池領域佔據著絕對主流地位。

相對 NCM,特斯拉主推的 NCA 路線的技術壁壘要高得多。首先是生產設備,NCA 電池的前軀體制備、焙燒工藝對生產設備的要求更加嚴格;其次是生產環境,NCA 高鎳路線的鹼性更高,需要純氧、濕度低於 10% 的嚴苛環境;最後是成本,設備和環境條件抬高了投入成本,進而抬高了進入門檻。

三方面影響下來,國內的 NCA 電池產業鏈成熟度遠遜於 NCM。

從市場的角度,在特斯拉國產前,NCA 電池的受歡迎程度也比 NCM 低得多。這是從電芯到 Pack 層的技術壁壘導致的,不是所有車企都能對管理幾千節圓柱電池舉重若輕。

中國工程院院士、固態電池技術帶頭人陳立泉院士曾經表示:「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在於可能中國車企想用(NCA 圓柱),但未必駕馭得了。特斯拉的整車設計和電池系統控制能力並非大多數中國車企短期內可以模仿和超越。

這樣一來,如果 LG 化學中國過去一年在 NCA + 圓柱領域有什麽大動作,打入特斯拉中國供應鏈的消息可信度也會更高。

2018 年 7 月 18 日,LG 化學宣布向中國南京工廠追加投資 20 億美元,目標在 2023 年底實現 32 GWh/年的產能規模。32 GWh/年是什麽概念呢?特斯拉在美國內華達州的 Gigafactory 1,一期投資設計產能為 35 GWh/年。

LG 發言人表示:「追加投資是為了提前應對不斷增長的電動汽車需求,南京工廠目標明年 10 月(2019 年 10 月)開始運營。」

到這裡,我們得到的信息只有 LG 化學加大了對中國工廠的投資,並且投產時間跟特斯拉國產相近,但是否跟 NCA + 圓柱電池有關呢?繼續往下看。在過去一年裡,LG 中國對 NCA 電池原材料和產業鏈上遊也進行了密集布局。

2018 年 4 月,LG 化學宣布和中國領先的鈷業巨頭華友鈷業達成合作。雙方聯合投資愈 40 億人民幣設立兩家合資公司「華金新能源」和「樂友新能源」。其中生產鋰電三元前軀體的華金由華友鈷業持股 51% 實現控股,而生產三元正極材料的樂友由 LG 化學持股 51%,實現交叉製衡。

2019 年 2 月,樂友無錫工廠正式破土動工,項目計劃 2019 年 12 月完成建設並進行試生產。

從華友鈷業順藤摸瓜,又會發現在 4 月 20 日的時候,華友鈷業發起了對天津巴莫科技的大幅溢價收購。

為什麽要收購巴莫科技?華友鈷業在收購預案中解釋:巴莫科技的產品涵蓋四氧化三鈷、三元前驅體等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的最主要原材料品種。

巴莫科技的主要客戶裡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動力電池供應商。但巧就巧在,力神電池、LG 化學也都是巴莫科技的核心客戶,而這兩家公司是國內 NCA 高鎳 811 陣營為數不多的玩家。在被華友收購前,巴莫的 NCA 產品已經實現了商業化,完成了與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配套。只是產能規模有限,大約 300 噸/年。

那麽,怎麽證明 LG 化學有意在中國部署圓柱電池產線呢?這是 LG 化學自己說的——

2019 年 1 月 10 日,LG 化學宣布向南京工廠再次追加 1.2 兆韓元(10.7 億美元),根據投資協議,將有 6000 億韓元用於圓柱形電池的生產。

根據 Elon Musk 之前的說法,上海工廠的電芯供應「將由包括松下在內的幾家電池供應商本土化供應」。那也就是說,LG 化學不會是獨家供應商,但很可能會是多家供應商之一。

如何看待 LG 化學?

如果只看上文,LG 化學簽下的汽車 OEM 似乎高度集中在創業公司陣營。實際上,現代起亞、通用、雷諾、福特、日產、沃爾沃、吉利全部都是 LG 化學的客戶。如果這種「報菜名」的形式說服力不夠的話,下面還有更直觀的解釋。

截至目前已經投產的大型車企的純電動車,搭載了 LG 化學動力電池的有雪佛蘭 Bolt、日產 Leaf Plus、奔馳 EQC、奧迪 e-tron、捷豹 I-PACE 甚至即將上市的保時捷 Taycan......簡而言之,北美動力電池市場基本由特斯拉松下做大,中國基本由寧德時代比亞迪控局,除此之外的歐洲大部,LG 化學包攬了絕大多數訂單。

事實上,和華友鈷業的合資只是 LG 化學全球範圍火力全開的冰山一角。電池部門在 2018 年 23% 的營收佔比遠未達到 LG 化學管理層的要求。LG 董事會的計劃是,到 2024 年電池部門的營收要從當下的 6.5 兆韓元增長到 31 兆,年化增長率 79%。

除了在中國的大力部署,LG 化學在過去一年裡和加拿大鋰礦公司 Nemaska Lithium、江西贛鋒鋰業、韓國電池陽極生產商 GS E&C、韓國硫酸鎳公司 Chemco、鈷業公司 Cobalt Blue 連續簽約,對電池原材料供應鏈進行了大範圍的密集部署。

聊回 LG 化學和特斯拉,前面所說的打入特斯拉供應鏈並不完全準確,LG 化學實際上是重返特斯拉供應鏈。

在 2018 年 Q2 的特斯拉財報會議上,特斯拉 CEO Elon Musk 透露囿於 2170 電池的產能地獄,特斯拉能源牆 Powerpall 正在使用 LG 化學供應的電池。

除了能源產品,LG 化學和特斯拉還有更深的、基於動力電池的淵源。

2014 年 12 月,特斯拉上線了其首款跑車 Roadster 的 3.0 版本升級包。該升級包把 Roadster 的電池組從出廠的 53 kWh 升級到了 80 kWh,續航也從 400 km 提升至 640 km。這裡的 80 kWh 大電池,就是來自 LG 化學的 18650 電芯。

從 18650 到 2170 乃至電池行業的明天,LG 化學都有著嚴密的研發-測試-商業化規劃。

2018 年 5 月,LG 化學高管 Chung Ho-Young 接受媒體採訪,披露了 LG 化學的技術進度表。對於 LG 化學的拿手好戲軟包路線,LG 化學下一步將從 NCM 622 切換為 712(鎳鈷錳佔比7:1:2), NCM 712 將於未來兩到三年間實現大規模量產。

而對於圓柱技術路線,LG 化學已經實現了 NCM 811 電芯的量產。對於 NCA 2170 電池,LG 化學正在做最後的產品測試。

在 2020 年,LG 化學將在鎳鈷錳電池中摻入氧化鋁(NCMA 四元電池),使得鎳含量逼近 90%,同時進一步降低鈷含量。這種四元鋰電池將實現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改善充放電性能的多維度平衡。

原材料-三元前軀體-正極材料-動力電池,LG 化學的思路非常清晰。

除了產業鏈端的廣泛布局,在研發和組織層面,LG 化學計劃新增 1.3 兆韓元用於前沿技術的研發,將研發團隊規模從 5,500 人增加至 6,200 人。「我們將重新研究各個業務,通過出售表現不佳的業務部門、合資以及收購來建立能力,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真正的全球參與者。」LG 化學 CEO Shin Hak-cheol 說。

全球參與繞不開中國,對於中國市場,Shin Hak-cheol 的態度非常積極:「我們聽說中國的補貼問題(針對本土動力電池企業的政策性資源傾斜)將在明年得到解決,中國市場將會比現在表現更好。」

特斯拉國產 Model 3,可能是 LG 化學重返中國的第一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