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上要數伏,三伏天小心這4種病!

夏季,大家最為關心的就是什麼時候進入燒烤模式?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期,身體因為氣溫的變化,比較容易出現不適。所以,三伏天養生保健尤為重要。

三伏天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2018年入伏是哪一天

2018年入伏的時間是2018年7月17日, 2018年8月25日末伏結束,一共40天。

2018年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2018年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2018年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入伏之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

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氣象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乾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

這樣的氣象,如果不注意防暑降溫,就會很容易生病。所以,三伏天要警惕這些病:

1

中暑

高溫氣象裡,最為常見的病就是中暑。導致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受陽光直接暴曬,處於高溫、悶熱且通風條件差的室內,在人群擁擠的悶熱環境中。

如果一旦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噁心、口渴以及大量出汗等癥狀,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身邊的人如果因中暑而暈倒,可將其挪到陰涼處,鬆開或脫掉其衣服,用冷濕的毛巾敷在頭上,擦拭身體,以及扇扇子幫其降溫。如果癥狀嚴重,必須及時送到醫院,以免出現生命危險。

2

心腦血管疾病

氣象炎熱,人體為了散熱會擴張體表血管,血液集中於體表,造成心臟大腦血液供應減少,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應。

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嚴格按照要求服藥。心腦血管患者應避免過度疲累,飲食要清淡,多吃新鮮蔬菜,可進行適當運動。

3

腸胃病

三伏氣象溫高、濕度大,食物易腐敗變質,再加上不少人貪食直接從冰箱取出的冷飲、水果、飯菜等,夏季成了急性腸胃炎發作的高峰期。

在高溫酷暑天更應該將就食物衛生,做飯時飯量最好以一次吃完為準;剩飯、剩菜即使是放在冰箱,也不能放到第二天;瓜果等生冷食物應使用流動水沖洗。

4

感冒發燒

三伏天裡,大家都不想出門,就一直想待在冷氣機屋裡。這樣雖然是涼快了,但是感冒、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會悄悄找上門。

冷氣機溫度不要太低,室內外溫差別超過8℃。從炎熱的外邊進屋後,也不要對著冷氣機直接吹冷風,以免受涼。

5

皮膚病

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病有:一是與太陽暴曬有關的,如患上日光性皮炎,或者原有慢性光敏性皮炎的,經暴曬會複發。二是與炎熱出汗有關的,如濕疹、皮炎;三是與衣服不透氣有關,如花斑蘚、痱子、毛囊炎、股癬等。

為了避免夏季出現皮膚病,要減少陽光照射,如打遮陽傘、穿長袖薄衫、塗防曬霜等。另外,要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做好個人衛生。

播放GIF

三伏天裡,除了要注意這些疾病之外,還應重視飲食的調節。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所以伏天裡飲食有很多講究,一起來看:

1、不宜吃燥熱食物

在夏天不宜吃過多能夠引起燥熱的食物,例如櫻桃、荔枝,這些吃多了易導致身體燥熱的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使得胃口變差,飲食無欲。

2、注意祛除濕氣

夏天炎熱,很多人會貪食寒涼食物,而由於夏季多雨悶熱,吃過寒涼食物之後,體內的寒氣散發不出去,就會容易導致人體被濕氣侵蝕,因此,在三伏天期間,飲食要注意排出濕氣,多吃一些能夠幫助體內濕氣發散的食物。

我們常見的可以幫助身體排濕的食物是有很多的,像是薏米、紅豆、綠豆等食物,都是很不錯的排濕食物。

3、應以開胃為主

在夏日的高溫氣象下,很多人都很容易沒有食慾,吃不下飯。只是,如果三伏天飲食量太少,身體熱量補充太少的話,是很容易導致中暑的。

除了這些,夏天大量出汗的時候,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哦。

送福利!

下載名醫匯APP,0元顧問專家!本欄目專家都是各三甲醫院婦產科、兒科方面臨床專家,在女性常規疾病婦保問題、兒科疾病保健育兒方面都有豐富經驗(每位都有真實用戶顧問記錄查詢),在春季伊始,特免費為女性朋友、寶媽們、小寶寶們送愛心顧問活動,如要聆聽專家解答,請快快下載APP——名醫匯,女性母嬰健康問診音影片社區!

你可能還想看這些:

1、

2、

3、

4、

199元/年

全年享受 7X14H無限次圖文/語音免費顧問;

全月享受1次/月專家直播講座互動服務;

特享北京地區三甲醫院任意科室綠通就醫優惠服務;

全月享受>20次健康科普精品內容推送;

定期體驗品牌婦幼健康用品服務;

小童健康CHealth

兒童健康

乾貨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