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了120萬人,這項活動最有益心理健康!趁周末趕緊約!

《柳葉刀》子刊刊發120萬人研究,揭示運動有益心理健康

集體活動最能釋放壓力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柳葉刀》精神病學分刊最近刊發了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該研究主導者來自牛津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數據樣本來自美國CDC等機構。

該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程度,結合過去不同運動對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風險效果的研究,最終得出了最有性價比的運動方法。

他們在採樣的時候,將精神負擔和精神疾病集中在我們現代人常見的抑鬱、壓力、情緒問題等因素上,將嚴重程度分為自我感覺有上述問題以及被確診過抑鬱障礙。

鍛煉類型方面,他們從這100多萬人的日常生活裡,一共識別出75種運動,並將這些運動分為8大類,分別是團隊運動、騎單車、有氧或者體操運動、跑步或慢跑、娛樂運動或其他、冬季項目或泳池類、散步、其他無法歸類的。

對抑鬱、壓力等精神問題來說,統計結果顯示,無論選什麼類型,鍛煉永遠比不鍛煉好。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身心健康。一個人只有在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眾所周知,運動有利於身心健康,但運動也要講究方式方法,高效率的運動能讓身體保持健康,不恰當的運動反而會損傷健康。那麼,怎樣運動才最能體現性價比呢?

精神受益大

集體活動、騎單車、有氧體操讓人精神愉悅

研究結果顯示,總人群中排在前三名的是:集體活動、騎單車、有氧體操。在抑鬱障礙人群中前兩名沒變,第三名換成了娛樂運動和其他。

娛樂運動其實也是一種團隊體育鍛煉,指的是低強度只是為了玩的籃球足球活動(不需要計分的那種),集體活動本身對抑鬱障礙的治療有幫助。總體來說,文章作者認為對普通人精神健康最有利的,是集體鍛煉、騎單車和有氧體操。

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和工作節奏讓不少人不堪重負、壓力重重。在面對挫折、困難時,很多人無法保持一顆平靜的心,焦慮煩躁甚至抑鬱不時襲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

運動是改善精神狀態的一劑良藥,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有氧運動能顯著幫助人們改善長期的精神健康狀況。

集體活動是眾人參與的一系列運動項目,其不僅有運動量,還有與團隊成員的配合與溝通,這些溝通交流有利於釋放心理壓力,讓精神保持輕鬆健康。騎單車也是一種有氧運動,其能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使人心胸開朗、精神愉快。

有氧健身操是融體操、音樂、舞蹈於一體的追求人體健康與美的運動項目,因此,健身操具有體育、舞蹈、音樂、美育等多種社會文化功能,人的壓力也容易在運動中得到釋放。

身體受益大

揮拍運動、游泳等有氧運動對增強身體素質作用大

2016 年英國發表了一項樣本量 8 萬人,追蹤時間 10 年的研究,主要是尋找不同種類體育鍛煉和全因死亡率的關係。第一名是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其實也包括在《柳葉刀》研究的第一大類中。它的降低全因死亡率水準最猛,達到 47%。第二名是游泳,第三名是有氧運動。

揮拍運動對身體健康大有益處,以羽毛球為例,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需要前場、後場的快速移動,左右靈活轉身和中場大力殺球等,這些都需要羽毛球運動者有較好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靈敏性等素質。長期進行羽毛球鍛煉,可使心跳強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

所以,經常參與羽毛球健身運動可以增強四肢活動能力,改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無氧供能的能力,起到增進健康、抗病防衰、調節精神的作用。

游泳能鍛煉肌肉,尤其是胸肌和呼吸肌,從而可以提高呼吸功能。所以對於一些患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說,游泳可以有效緩解呼吸道疾病。游泳使身體的血液循環達到一種均衡狀態,可以促進循環代謝,增強心臟功能。游泳對腿部關節有一定舒緩作用,能使腿部關節更好地放鬆。

身心受益大

揮拍類的球類運動和有氧體操對身心都有益

從英國的研究不難看出,揮拍類的球類運動和有氧體操是身心方面都受益最大的運動。游泳對身體的好處很大,但降低精神負擔和解決精神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騎單車反過來,對精神健康幫助很大,而身體鍛煉方面,收益相對靠後。

揮拍類球類運動和有氧體操適合大多數人選擇,其都屬於有氧運動,在調節身體健康的同時,能讓人保持心理上的愉悅。

最佳運動量

每次鍛煉時間應在45~60分鐘

有些人認為鍛煉得越久越好,運動多多益善。《柳葉刀》的研究發現,這個想法是錯的。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精神衛生科副主任醫師張瀅介紹,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但長期運動過量卻會損害健康。

過度運動會使關節部位骨骼磨損加快,增加心臟負擔。運動成癮者一旦停止鍛煉,會出現抑鬱、焦慮、易怒、肌肉痙攣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導致心理障礙、社交困難。

研究顯示,從時間長度來說,每次鍛煉的最佳時長應該在45~60分鐘之間,少於45分鐘,效果減弱;大於60分鐘,沒有更高收益,而且還會產生負效應。

娛樂運動只有在60分鐘後能產生收益,騎單車在60分鐘後能勉強維持收益,其他的有氧體操、散步、跑步等均會在60分鐘之後產生負效應。

從頻次來說,也不用天天練,一周3~5天、每天1次收益最大。和持續時間一樣,少於和超出都容易獲得負收益。所有運動裡只有散步的頻次可以稍高一點,最多一周6天。

美國運動生理學家莫爾豪斯稱:「運動應當在順乎自然和圓形平面的方式下進行。」為健康而進行的鍛煉,應當是輕鬆愉快的、容易做到的、充滿樂趣和豐富多彩的,人們才願意堅持實行。

在健身方面,疲勞和痛苦都是不必要的,要輕輕鬆鬆地漸次增加活動量。正確的鍛煉方法是運動量由小到大,動作由簡單到複雜。比如跑步,剛開始要跑得慢些、距離短些,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再逐漸增加跑步的速度和距離。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編輯 || 燕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